原良源钛媒体
钛画报·第46期
▎“侧面的赘肉在掉,我想要人鱼线和马甲线。” 今天你上网锻炼了吗?
钛媒体编辑丨梁媛
规划| 钛媒体内容中心
生产| 钛媒体视觉中心
你是刘耕红女孩/男孩吗?
近日,刘耕宏的毽子功法和龙拳功法火遍网络。 他也成为引发国人新一轮健身热潮的人。 很多人关注他的健身直播锻炼身体,同时喊出“侧面的赘肉都掉下来了,我要人鱼线、马甲线”的口号。
国内健身潮流几经变迁。 过去,郑多燕、周六叶、帕梅拉都点燃了很多人的运动热情。 而体育博主7天粉丝突破1000万,直播观看量破亿。 ,刘耕宏依然是第一。 业内人士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消费者长期宅在家里,更倾向于在家中定期进行健身训练。 这种趋势已逐渐成为主流。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健身人数最多的国家。 2021年的数据显示,每周参加两次以上健身活动的人数将达到3.03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16亿,是美国和欧洲人数的近两倍。
与此同时,健身人群扩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推动居民健身支出增加,我国健身市场规模也保持快速增长。 据中泰证券测算,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7866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147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5%,远高于全球健身市场增速。同期增长7.5%。
健身市场不断扩大的背后,健身行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新一期钛媒体·钛度图报带您一睹刘耕宏推动的在线健身产业现状。 “运动新手”支撑的在线健身行业有哪些机遇和困难?
“体育新人”撑起行业新趋势
如今的健身市场与以往不同。 一方面,患有身材和体重焦虑的人数日益增加。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升级。 越来越多有消费能力的中产以上人群开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消费占比逐年上升。 增加。 在上述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健身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各细分市场快速发展,健身场景逐渐多元化。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支持健身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如《全民健身规划(2021-2025年)》、《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法、《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意见》。 《行业指导意见》《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不断给出指导,为健身行业再添一把“火”。
未来,中国健身市场将持续增长。 据中泰证券测算,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规模将达到3.03亿,中国健身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预计将从2021年的7866亿元增至2026年的147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5%,远高于同期全球健身市场的增速。
然而,COVID-19疫情的爆发给线下健身行业造成了严重挫折,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定期健身训练。 这也是刘耕宏在春夏减肥季迅速在各视频直播平台走红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抖音平台上粉丝超过1万的体育健身创作者超过6万,体育相关内容播放量超过211亿次; 健身视频也是B站和小红书最受欢迎的内容区域之一。 1、Pamela、柳叶眼等网红博主多部健身指导视频观看量过千万。
疫情之下在线健身需求稳定,行业终于有望迎来今年首个在线健身风潮。 2022年2月25日,互联网健身平台不断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香港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 回顾这段历程抖音买热度,可以说,被困在家里的“运动新手”推动了健身行业新一轮的“群雄逐鹿”。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健身行业投融资升温。 2021年融资总额将突破185亿元,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从健身公司投融资轮次分布来看,早期项目仍为主,种子轮、天使轮、Pre-A、A轮和A+轮融资居多。
在线健身盛行,但龙头企业仍为赚钱发愁
尽管在线健身的普及度迅速上升,但从中受益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这一现象从近期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互联网健身平台Keep的财务数据就可以看出。 Keep 2020年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66.9%; 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1.59亿元。 ,同比增长41.3%。 但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06亿元和6.95亿元。
Keep增收不盈利的困境难以解决。 一方面,由于Keep最大的收入来源不是健身,而是“运动配送”,所以愿意为Keep的健身视频和会员服务付费的用户其实并不多。
招股书显示,2019年,Keep订阅者数量为80万,2020年这一数字增至330万。结合活跃用户数据,使用Keep的人中,愿意为Keep内容付费的人不到10%。 。 2020年,Keep来自会员订阅和在线付费内容的收入为3.38亿元,占总收入的30.5%,同比增长123.84%。 2021年前三季度,这部分收入为3.8亿元,同比增长52.61%,占总收入的32.8%。
另一方面,Keep用户付费转化率低于订阅会员增速。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Keep开始在营销上大做文章。 这导致销售和营销费用的投资与平均每月活跃用户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Keep 2020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仅增长2%。 2021年,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至少172%。 月活跃用户增速仅为15.8%。
除了Keep之外,垂直运动平台超级猩猩等平台也推出了自制课程和在线直播。 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抖音等综合内容平台,甚至过去只专注于体育硬件的公司也开始了体育内容的研发。 但除了头部健身博主之外抖音买热度,行业的整体盈利模式还没有像Keep一样形成。
可见,中国健身人群尚未建立线上消费意识。 这一点在京联GymSquare发布的《2020年中国健身行业报告》中也得到了印证。 目前中国在线健身用户的付费数据显示,11-50元/月是最集中的消费区间,占比超过37%; 只有不到30%的用户愿意支付50元/月以上的费用; 此外,11.5%的在线健身用户表示不愿意付费。
在线健身产品很难及时纠正会员的错误行为,用户也很难自行发现优质、科学的健身内容。 此外,大多数平台由于自身限制,难以识别和过滤优质内容。 这些缺点成为现阶段在线健身的主要问题。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庆幸的是,线上运动健身常态化是疫情之下的大势所趋。 健身人群对优质健身产品和食品的购买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在稳定的市场中,企业正在寻找更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也许这只是时间问题。
*数据来源:钛媒体客谷宝、卓视咨询、iiMedia数据中心、国家统计局、Keep招股书、国金证券研究所、三体云、艾瑞咨询、天眼查数据研究院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编辑/梁源,图文/楚言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