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双击播放量网站下单:微博买转发

漫画:朱艾米莉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新在线调查显示,88.2%的受访者拥有微博,但只有38.5%的人相信微博上发布的信息。 50.5%的人对微博信息持谨慎态度,认为可信度一般。 评论员张艺轩写道:“‘微谣言’如果畅通无阻,短期内会影响公众对具体事件的判断,长期来看会削弱公众对微博或互联网的信任。”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让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尤其是微博的迅速崛起,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经过。 在这样的自媒体时代,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便捷,但另一方面,微博也成为了无凭无据的虚假言论广泛传播的“温床”,都是凭空捏造的,或者是自命不凡的。

自媒体时代,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传播者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泰客调查网和雅虎网对90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3%的受访者表示在转发微博之前会做出谨慎判断。 77.3%的受访者认为,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应该谨慎运用自己的话语权,严谨、理性地发布和转发信息,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受访者中,25.4%为70年代出生,50.5%为1980年代出生,13.2%为1990年代出生。

50.5%的人认为微博信息总体可信

微博买转发会对账号有影响吗_微博买的转发有用吗_微博买转发

当问及受访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时,调查显示,网站新闻成为第一渠道(74.1%)。 传统媒体中,电视占69.6%,报纸占50.5%,广播占29.9%。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手机、论坛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选择比例分别为47.3%、49.9%、37.8%。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主任姚泽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地位和权利都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平等。 依托互联网的开放、平等、交流、去中心化、放松管制等特点,网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自媒体时代”。

但他坦言,自媒体也天然存在源自技术的弱点,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信息噪音、文化冲突甚至信息战争。 这些缺点也时不时地降低了人类对互联网梦想的乐观态度。

微博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也为谣言的制造提供了便利。 微博字数少,信息量高。 制造新闻很容易,传播新闻更容易。 您所需要做的就是单击“前进”按钮。 操作的便利有时会简化思维,很容易产生追随效应。

“‘微谣言’如果畅通无阻,短期内会影响公众对具体事件的判断,长期来看会削弱公众对微博或互联网的信任。” 评论员张艺轩撰文。

调查中,88.2%的受访者拥有微博。 但只有38.5%的人相信微博上发布的信息,50.5%的人对微博上的信息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可信度一般。

69.3%的人表示转发微博前会仔细判断

有评论称,微博之所以可信度不高,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媒体的新闻功能,但没有审查和求真过程。 不过,姚泽金认为,这才是互联网时代正常的传播生态。 “我们不能要求网民像职业记者一样客观、中立、专业。只要互联网继续发展,我们就应该容忍这种信息发布的自由和随意性。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成千上万的网民创造了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体研究中心主任谢新洲表示,微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有特定的媒介、固定的形式和内容,而微博更像是一个传播广场。 微博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了原始的信息来源,但它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并不能提供全部完整的信息。 微博热点话题曝光后,传统媒体需要立即跟进,与微博融合,真正提供有效、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立丹表示,不必对微博散布谣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过于恐慌。 他说:“互联网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如果发布了不实信息,就会有人出面澄清,即使不刻意纠正,也会被其他观点冲淡。因此,互联网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效果。” 他举了个例子,2011年、2008年日本海啸后,加碘盐可以抗辐射的谣言首先通过微博澄清,传统媒体第二天才报道。

姚泽金也认为,偶尔的谣言并不是很可怕。 重要的是准确、权威的信息能够及时发布。 一些谣言的出现往往与公共信息不透明、公众参与不足、社会心理失衡有关。 信息越不透明,就越会给人们的“合理想象”留下空间,为谣言的产生提供滋生土壤。 “只有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社会参与度,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谣言的土壤。”

但张艺轩认为,仅仅寄希望于网络的自我净化是不够的。 微博就像一个信息的自由市场。 信息制造者就像生产者。 作为信息源头,必须加强自律,不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信息市场秩序。 同时,作为信息的消费者,我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这就要求网民不仅要具备信息接收能力微博买转发,还要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对网络信息有更多的“问号”意识。

调查中微博买转发,69.3%的受访者表示,在通过微博转发信息之前会进行谨慎判断。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认为,网络治理确实必要,但应理性“排水”,而不是“堵塞”。 他认为,首先要对网络言论抱有宽容的态度,保障人们的言论自由权; 其次,要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 三是对违反法律底线、违反道德的行为要有适当的监督和法律处理。 底线有其自身的含义。 这三项任务的重要性依次递减,顺序不能混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