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快手点赞量网址:拼多多助力是真的吗

记者 韩璐 编辑 陈小平

“砍不动”的拼多多再次登上热搜。

斗鱼平台主播“超级小杰”在自己的直播间“组织”了拼多多砍价活动,号召超过6万人到直播间参加拼多多砍价活动并领取免费手机。

人很多,但效果并不好。

三个小时过去了,这款价值2099元的VIVO手机并没有被“砍价”。 在此期间,议价链接也失效了。

砍价消息公开后,引起全网热议。 拼多多也做出了解释,但未能完全平息批评。

进度条不动

小杰共参加了2次讨价还价活动。

有一次,我免费收到一部手机。 由于直播间人数较多,链接分享的二维码很快就失效了。 提示是恶意网站,用户无能为力。

小杰打电话给客服,但无果,任务被卡住了。 他的总结是:“人少的时候进度条不动,人多的时候任务就卡住了”。

第二次拼多多助力是真的吗,小杰选择参加百元提现活动。

这一次,他有经验了。 为了避免再次崩溃,他没有将二维码链接发送到直播间。 而是一张一张的发到一个小QQ群里,平均每个群有几十个人。

“果然没有崩溃,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在最后一刻,每一个分享的人都得到了抽奖的机会。我尝试了四十多次,但他们都说‘祝你好运’,然后进度条停止移动。”

第二次活动又失败了。 收集大量羊毛似乎太难了。

随后,拼多多迅速回应了“与6万人讨价还价未果”的讨论,并指出了两条“不实”言论:

1、手机被黑成功;

拼多多助力是真的吗_拼多多助力赚钱是真的吗_助力拼多多是什么意思

拼多多表示,3月17日12点52分,主播开团砍价一台价值2099元的手机,并于3月17日16点40分砍价成​​功。

根据活动规则,平台向他的账户发送了一张特殊优惠券来领取产品。 当晚23时34分,主播收到优惠券,讨价还价的商品已于3月19日送到主播领取点。

2、没有几万人参与讨价还价。

拼多多称,主播在直播间的说法是向其QQ群好友发出邀请,帮其讨价还价。 并不是所有的数万名观众都真正参与了讨价还价的行为。

对此,肖洁做出了回应。 拼多多显示,活动成功时间为3月17日16点40分,“当时我已经下载了。” 从人数来看,讨价还价协助的“任务”只显示了最新的30名用户,实际参与人数确实未知。

从这一点来看,就单个事件而言,似乎有些反转,但确实激发了共鸣的情感。

总是差一枪?

从砍东西到砍现金,“砍刀”是常见的。

“我身边的亲朋好友经常发这样的链接,拼多多总会让你觉得你快要实现目标了,它总会让你从99%到99.9%到99.99%到99.999%……你会发现无论你吸引了多少人,你都只能实现你的目标。” 只是小数点后面加了个9。”一位拼多多用户告诉记者。

这只是个人主观感受,不一定正确。 但也有细心的人认真对待拼多多,怀疑其“欺诈”,直接将拼多多告上法庭。

2021年3月,上海律师刘宇航参加拼多多“砍价免单”活动,因好友分享链接获得“超级免单卡”。 邀请多人讨价还价后,差价始终是“0.9%”。

为什么总是差一枪?

刘宇航怀疑拼多多数据不真实,并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理由是拼多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在提供网络服务时采用虚假数据隐匿规则,构成诈骗罪。

庭审中,拼多多解释称,由于页面显示的百分比位数有限,省略了小数点后至少6位的百分比,显示为0.9%; 议价页面显示的0.9%,实际是0.9996427%。 。

拼多多强调,“砍价送”活动真实有效。 本期共有1200余款产品参与,累计赠送产品709万件。

许多用户也获得了很多钱。

“成功砍100元,微信到账。” 一位用户告诉记者,“窍门”在于,类似的活动,如果能邀请新用户下载并参与“砍刀”,通常都是“大刀”。

“招募的新兵越多,获得100块钱的概率就越高。” 她说,有近20人参与,并帮她拿到了100元现金。

至于多人讨价还价,为什么进度条没有变化?

拼多多法务部高级总监唐江荣解释说,这是因为一些可以免费打折的产品规模比较大拼多多助力是真的吗,少数用户可以打折的金额不足以改变价格。百分比。 消费者会认为讨价还价没有改变。

截至目前,该案尚未结案。 拼多多招致的批评是真实的。

“拔头”利器

拼多多,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用“印章”?

蓝思研究院创始人邝宇清告诉《21CBR》记者,这是拼多多吸引人、产生流量的方式。 其营销手法是从团建逻辑延伸出来的,非常适合拼多多的目标客群。

“毕竟拼多多在低线市场有很多用户,这些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时间也充裕。”邝宇清解释道。

拼多多的“砍价”逻辑遵循“建群”逻辑,尽可能高效、廉价地获取流量。

比如,在“砍刀”活动中免费获得100元,如果你真的能吸引到20个新人,那么你就送出了100元真金白银。 不管你怎么计算,这都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但算法复杂、结果不确定、规则不透明,极易损害可信度。

“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成本’。如果只是钱,当然是最低的;如果牺牲长期的信任和经验,成本就会很高。” 邝玉清表示,这次关注度增加,并不利于品牌形象。

事实上,这种类型的营销正变得越来越规范。

2021年,上海发布《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指引(试行)》,要求平台经营者利用算法向消费者进行有奖销售。 不得利用算法操纵中奖概率、中奖结果、中奖人员等欺骗性方式进行奖品销售。

即使在内部,“一次性”计划也不再流行。

此前报道称,由于吸引新客成绩不佳,2021年上半年,拼多多“一剪”项目在“271”业绩评分中被评为最低“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