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子商务平台。 而着急的不只是京东,还有阿里巴巴。 那么作为一家成立仅五年的公司,拼多多为何能够成功呢?
日前,拼多多发布了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拼多多2019年实现交易额10066亿元,平台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较上年净增1.67亿。
毫无疑问,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子商务平台。 而着急的不只是京东,还有阿里巴巴。
作为一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拼多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今天,村长只是简单传达了一些信息。 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吧。
01 好时间、好地点
(一)网民数量大幅增长,规模巨大。
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人均每周上网时间27.9小时。 2015年拼多多助力一毛十刀网站,我国网民规模为6.88亿。
同时,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预计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将达到70%,互联网用户数将突破10亿。
(2)智能手机的普及
记得2014年左右,iPhone 5的人还很少。小米、锤子、魅族、小娇等互联网手机才刚刚兴起。
尽管Oppo Vivo正在努力拓展渠道,但当时买得起智能手机的人仍然很少,尤其是在三、四、五线城镇。 但从2016年开始,随着网费降低、wifi普及、网速加快以及千元手机价格战等因素,智能手机开始广泛使用。
(三)便利的物流条件
2014年我在云南的时候,网购的商品需要5天左右才能送达,偏远的乡镇根本不可能送达。 但从2018年开始,我的家乡农村就开通了顺丰速运。
如今,半小时达、当日达、次日达、顺丰小包飞机、专列等一系列快递服务为购物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事实上,这三个原因不仅与拼多多的利润有关,也与近年来许多电商平台、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有关。
这属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02 获得微信独家青睐 1.便捷支付
微信最初只是一个聊天、交友、阅读的工具。 然而,自2014年初推出微信红包以来,微信上的交易变得异常便捷和自然。 无论男女老少,都自觉地关联银行账户,以抢红包。
正是这一步,让微信的电商环境得以快速发展,微信商务自2014年开始流行。因此,拼多多受益于微信支付系统的完善,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内完成交易。
无需像淘宝一样下载淘宝、注册支付宝、绑定卡等繁琐且容易产生问题的步骤。
2、方便宣传
腾讯在电商领域的野心一直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它已经多次证明仅凭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所以还不如支持和拉拢其他平台。
从京东、唯品会、蘑菇街到拼多多,当然还有更多。 其中,拼多多被调侃为腾讯的干儿子,既表达了一些平台的羡慕之情,也暴露了不公平的待遇。
自从2016年开始在微信上做裂变活动以来,我确实经历过这样的特殊待遇。我们同样的活动因为所谓的诱导分享而被封禁,但拼多多比我们更恶毒、更明目张胆,但我们还能继续下去使用它。 关键是连投诉都没有反馈。
当然,无论是拼多多还是微信,偶尔也会出来说一两句话,也被屏蔽了。 但无论怎样,惩罚都没有我们那么严厉。 也就是说,关于如何封微信账号和链接,拼多多掌握的信息比我知道的还要多。
微信的特殊对待,为拼多多在微信内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只要你用微信,就一定能看到拼多多。
03 深入了解用户心理
有人喜欢拼多多,有人讨厌拼多多。 究其原因,总有一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那就是拼多多低价送产品、帮忙领红包等方式,让很多人亲朋好友都深受其害。
但也有很多人真心喜欢它、乐在其中,甚至专门成立了拼多多互助群。 除了讨价还价之外拼多多助力一毛十刀网站,还有多多果园、多多爱消除、多多赚大钱、天天领现金等,拼多多打造的这些功能和玩法随后被包括淘宝在内的各大平台模仿。
或许拼多多的这些玩法,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认可的。 当你说你用拼多多的时候甚至会被人鄙视。 但这一切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相反,拼多多代表了大多数。
1.利用别人的优势
贪图优势是每个人的天性,每个人都会有贪图优势的时候。 只是在拼多多,这种贪婪的行为更加普遍和流行。 比如我家小区,停车费一晚只要5元。 但也有人开着奔驰、宝马,把车停在小区的路边。
不是他们花不起这5块钱,而是他们觉得这5块钱没有必要花。 这也是一种贪图便宜的行为。
在拼多多买东西或者参加活动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转发、讨价还价、进团等,随时都可以获得折扣,那为什么要拒绝呢?
无论是苹果手机便宜几百块钱,还是充话费省几毛钱,还是群共享省几块钱,只要福利足够吸引人,就一定有人买单。
2. 渴望胜利或失败
拼多多的很多活动门槛极低,但诱惑力却很强,比如一分钱赢一台苹果11。 拼多多每次设计一个活动,用户都会觉得不坚持下去很可惜。 例如,如果你想低价领取红包,只需一刀就能获得价值100元到98.7元的红包,只留下1元或几毛钱的差价。
还有折扣可免费获得微波炉、电饭锅、电视等家电。 通常,只需要3到4个人的帮助就能取得成功。 这导致很多用户选择向好友发送群消息或私信寻求帮助。 还有很多小细节旨在增加用户的信任和获胜欲望。 例如:微信可以提现,有N个人提现的动态氛围,选择退出或放弃时有恢复措施。
顺便说一下,拼多多的很多玩法其实对于四五线用户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无论是兴趣点的凸显,还是大字报等宣传形式。 无论是即时折扣还是即时红包,都比淘宝、京东那些杂乱、不清楚的优惠券来得直接。
有时,越简单越好。 直接和用户谈钱、谈红包,不伤感情。
04 广告无处不在
拼多多给了很多创业者一种错觉,拼多多从上线到现在都是靠着微信和红包裂变的。
确实,微信、红包等裂变活动让拼多多从0到1迅速发展,但广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拼多多也有流量瓶颈期,但对于流量获取和品牌曝光,拼多多可以充分利用某些渠道。 拼多多每年在广告上的营销费用应该比很多创业电商平台一年的营业额还要多。
1. 传统渠道
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从城市的户外灯光秀到农村的墙画广告。 只要能做广告,拼多多就不会放过。
对于主流卫视综艺,拼多多完全照搬了当时OV的做法,一一轰炸。 细分到飞机、高铁、地铁、共享单车、公交车等交通方式,拼多多的身影依然可见。
此外,拼多多还尝试推出其他大家能看到的传统线下渠道。
2. 线上渠道
线上渠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广告,一种是分销。
(一)硬性和广泛性方面
可以打开微信、抖音、快手、头条四大主流平台,广告一直没有停过。
这里我想单独强调一下快手。 几乎所有在快手上拥有一定粉丝量的网红都接受过快手的广告。 其中快手的广告账号,已经投放了9800多个广告作品,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 分配
指拼多多的“淘宝客”。 渠道通过多多金宝成为多多客户,可以推广拼多多的优惠券并获得商家设定的推广佣金。 多多客自2018年初以来发展较快,尤其是淘客APP渠道,几乎实现全覆盖。
主要原因是拼多多福利好,覆盖用户量大,淘客代理APP无法拒绝这样的促销。 可以看看好生、粉香等淘客APP,还有长期霸屏的拼多多活动。
05 终极产品策略
有人将拼多多的成功归功于社交网络。 尤其是多人协作带来的新的吸引力效应。
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传统的电子商务方式。 无论是团购还是砍价,都不是拼多多的独创。 只是拼多多利用微信做到了最好。 而且,只有拼多多才能在微信上如此肆无忌惮地进行团购、讨价还价。
我感觉团购对于拼多多的推广并不是特别有帮助,因为在拼多多,你不会进团失败,系统会自动帮你组团。
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交易。 用户有购买欲望,也有提前支付商品的费用。 对于商家来说,一个人买和两个人买没有区别。
我认为在产品方面,拼多多近两个月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因是爆炸性的产品策略和极低的价格。
1、爆品策略
拼多多最初是从水果起家的,直到现在,水果仍然是拼多多的重头戏。 其中还有一类,就是生活必需品。 纸巾是我们全力支持的另一个项目。
拼多多有一款薄纸,年销量超过500万张,营业额超过5亿元。
现在,还有酸辣面、垃圾袋、坚果、无线耳机、洗衣液等等。
2. 极低的价格
不管拼多多的百亿主力补贴是否真实,事实是价格低。
从苹果手机、数码产品、大家电到垃圾袋、纸巾等生活用品,拼多多的产品几乎全网都可以对比。
就一个字:便宜!
同样的产品,拼多多走的是薄利多销的逻辑,而京东、天猫走的是品牌逻辑。 拼多多是百货市场,天猫、京东是购物中心。 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有更大的机会去百货市场和更广泛的受众,但当然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
拼多多确实将针对用户高频、急需、低价产品的产品策略做到了极致。 现在开始在大客户订单、大家电领域扩大布局。
关键是,价格还便宜。
这是让阿里害怕的原因之一,也是二选一的原因之一。
说实话,至少我的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现在拼多多上都可以买到,几乎满足了我所有的日常需求。 因为你不能买了就吃亏,也不能买了就上当。 我一直在做电子商务,尤其是义乌的小百货。 同样的产品在淘宝和拼多多上的价格完全不同。
尽管拼多多近年来一直在努力逆袭一二线,试图提升用户对拼多多廉价、低端、LOW品牌的品牌认知度。 这与用户对无所不能的淘宝的积极评价完全不同。 但拼多多在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6 其他思考 1.“拼多多”不会消失
假货、低价曾经是淘宝的标签。 随着淘宝努力经营平台,不少商家逐渐离开淘宝,找到机会扎根拼多多。 几乎所有的平台,规模做大之后,都想放弃这些,从摆地摊转向开超市。
不过,无论这些平台做什么,地摊永远存在,对地摊的需求也会存在,而且规模会很大。 因为这是社会的基本现实。
比如在杭州,月收入5000就是一个客服或者应届毕业生的工资,在杭州勉强维持生存。 但你要知道,如果你一个月赚5000块钱,你就打败了中国至少70%的人。
如果你一个月赚2万元,你就能打败深圳97%的人、广州98%的人、上海94%的人。
因此,拼多多的存在和发展是非常合理的。
2、拼多多难以复制
既然如此,还会出现第二个拼多多吗?
像拼多多这样提供低价的平台有很多,包括之前的淘集集。 但预计未来几年很难达到拼多多的规模。
也许直播电商或者5G电商是可以的,但拼多多不会等待。 淘宝犯了这样的错误,拼多多不会给对手机会。
拼多多的成功源于各种巧合、运气和实力。 包括拼多多以前做过游戏,非常了解它的用户。 之前也做过电商代理,拥有丰富的商户资源。 同时,再加上OV预装机的加持,相关的成功因素还有很多。
我从拼多多至少学到了两件事。
(一)居安思危
商业战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 淘宝击败易趣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几年前的事了。
拼多多的日订单量现已超过京东,正在追赶淘宝。 这也给了我另一个提醒,这就是为什么创业的机会总是有的。
无论你创业3年,还是创业100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产。 这次疫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当然,正如拼多多黄峥所说,新世界、新物种一定会出现。
(二)抓住机遇,尽力而为
拼多多最初瞄准四五线大众市场用户的需求,从纸巾、水果、母婴等领域入手。 只要尝到甜头,就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否则就给对手可乘之机。 包括在快手上密集私募,目的就是为了引流快手的流量,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也值得我们企业家反思。 很多时候,创业者太过犹豫,想做的项目很多,所以往往会错过最好的逆袭机会。
以上就是跟大家聊聊拼多多的一些粗浅的情况。
拼多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 以后我会对拼多多的用户裂变和互动玩法做深入分析。
同时,关于近期的直播,我也会重点关注拼多多直播,敬请关注。
#专栏作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