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的日子越来越忙碌。
每天他几乎都会接到粉丝的电话,还有人驱车数百公里来参观他的工厂。 他工厂后院的鸡舍里挤满了散养的鸡——都是客人带来的礼物。
去年,张宏伟因拍摄《制造业老板的日常生活》系列短视频而走红抖音。 他的账号名是他的公司名称:中山戈雅光电,简介上写着:“记录一个小厂主真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视频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油头发,穿着深色polo衫和休闲裤,典型的广东老板装扮。 拍摄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场景:在工厂车间、会议室、办公室,他为员工工作。 他们重新定制了工作服,给宿舍加了床,保证了他们的舒适,但犯错时也会严厉批评。
他拍摄的真实工厂生活很快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既有普通工人,也有老板,他们都在他的抖音中找到了一些共鸣。 现在,这个账号已经有近400万粉丝。
在抖音数百万博主中,张宏伟的粉丝数量或许并不突出。 但在广东的工厂主眼中,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因为疫情而遭遇经营困难的工厂主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企业的脆弱。 他们渴望拥抱新媒体,想成为下一个张宏伟。
如何将自己的流量变现,如何将想要创建抖音的工厂主聚集在一起,成为张宏伟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新问题。
成名
在中山市古镇镇,灰色的工业建筑连在一起。
这个名字有点难读的小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部。 占地不到50平方公里,却出口全国照明市场70%的产品抖音新账号如何快速涨粉,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 这里有3.8万家照明企业,张宏伟的戈雅光电就是其中之一。
戈雅光电工厂。摄影:徐士奇
张宏伟,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 他的父母靠卖水果为生。 没有大学学历的他刚进入社会时就干过搬货、发传单、叫卖等零活。 直到2005年,他带着家里仅有的3万元,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跟随亲戚来到中山,开始联合办厂。
我在广东呆了16年。 在此期间,他离开了与亲戚共同创办的工厂,自己创办了戈雅光电。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工厂面积也随之扩大。
戈雅光电生产户外景观照明灯具,如大型树灯、花卉灯等,应用于市政工程、酒店、大型商场等项目。 在这个单一产品领域,张宏伟表示,“我们已经到了天花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境内外订单比例约为1:1。
高雅光电户外照明产品。摄影:徐士奇
该行业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订单集中在年底。 与室内照明厂商相比,他的业务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装修工程停滞、房地产政策收紧等多重因素导致室内照明工厂受损更为严重。 张宏伟估计,“去年我们这个行业一半的企业都死掉了”。
至于为什么开始玩抖音抖音新账号如何快速涨粉,张宏伟的说法相当坦白:一是因为他跟风,二是因为他想红。
“以前老板们坐在一起问你今年赚了多少钱,现在他们都问:你抖音有多少粉丝?我插不上话。” 另外,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取得了一些成绩。 他希望被更多人看到,所以去年6月他就把短视频提上了日程。
起初,一位在媒体工作的老朋友和他一起试水:“以前,他给其他工厂做抖音,用航拍、轨道车等来拍东西,用的演员都是我他们告诉我们就用手机拍照,如果有用的话,我们就扔掉它。”
两人共同策划了第一部用手机拍摄的视频。 内容很简单:早上7点30分,张宏伟站在厂门口随机检查员工迟到情况。 员工迟到、站着吃早餐的镜头被真实记录下来。 评论中有人称赞他注重管理细节,也有人批评他说“你不信任你的员工”。
这就是大受欢迎的《制造业老板的日常生活》系列。 该系列的共同特点是:从小事做起,拍摄有争议的话题,评论总是好坏参半,引起网友争议。
类似的主题还包括2000年后出生的拒绝服从管理的员工、需要借钱创业的前员工、领取奖金而被迫招待客人的员工等等。
这个简单的两人拍摄团队保持着每天至少一更新的更新节奏,完全通过练习来提升创作技巧。 简单来说,就是把看到的东西拍下来。
张宏伟后来总结,他的内容分为三类:一是热点话题,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工厂的影响; 第二,实拍,记录每天在工厂发现的有趣内容; 第三,演绎,描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有重演,但很少。
很多成熟的“豆快”V都会准备剧本来保持更新,但张宏伟并不这样做。
“你看,”他指着厂区,“厂里每天都有事发生,不可能没事的,你去观察一下,拍张照片吧。” 转过身来,他补充道:“你看我们两个人坐在这里采访,拍的材料够我发三天了。”
他清楚地记得,从6月9日发布第一个视频开始,三个月后的9月20日,他的账号粉丝数已增至200万。
厂主们,团结起来吧?
合作伙伴拿着手机跟在张宏伟身后,向两位刚刚抵达戈雅光电工厂的粉丝打招呼。
他们从佛山驱车两个小时来到这里,打开后备箱,里面是装在纸箱里的散养鸡,“有点贴心”,一位粉丝笑着说。 张宏伟上前说了几句话,然后抱着纸箱走到后院,鸡扑通扑通地进了笼子。
粉丝前来探望,张宏伟抱着送他的鸡。拍摄:许诗琪
很快,又一拨人从更远的东莞赶来。 张宏伟的功夫茶桌上挤满了人,老板们互相递着中国香烟。
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发生。 走红后,有人找张宏伟带货,请他吃饭,请他支持他,请他分享自己的经历。
他的第一感觉是:“诱惑有很多很多,但我还是需要安定下来。” 因此,他也拒绝了很多邀请。
张宏伟的第一个变现方式非常保守,就是向粉丝出售工厂照明产品。
但大灯不好卖,高度往往有两三米。 张宏伟将产品挂在抖音展示橱窗里,粉丝也确实购买了。 然而,产品本身是耐用产品而不是消耗品。 粉丝只买了一件,复购率很低。 而且灯具的包装和快递成本非常高。 如果有退货或换货,公司可能需要支付费用。
“做了几次就放弃了。把产品放在那里就像企业宣传一样。” 张宏伟说道。
后来,张宏伟改变了做法:在直播间卖书。 这是为了测试粉丝粘性,看看你的个人魅力是否足以吸引粉丝付费。 下一步,他可以在直播间带来其他产品。
这是他近期的经营策略:一方面,孵化个人账户,与现有的企业账户分开,尝试转型为网红卖货,这样可以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赋能自己的网红经验,出去创办厂主MCN,孵化更多与自己性格、性格相同的厂主抖音账号。
“今年我会把利润放权给管理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换取我的时间和精力,专心做抖音。” 张宏伟的传媒公司已经注册。 在他的计划中,这个MCN初步将包括20人,公司内部的“厂主”主如果进展顺利,他们的收入将来自公司带货收取的账户运营费和佣金。
“张先生在广东取得成就比较早。” 功夫茶桌的一位参观者表示,“去年11月,我们公司账号的粉丝超过30万,张先生的粉丝超过200万。后来,还在涨,但我的就上不去了。” 这位粉丝经营的是餐饮加盟培训业务,分支机构遍布全国,规模比歌雅光电还要大,但他的抖音账号却很难提升。
另一位从事机械行业的粉丝表示:“我敢说东莞、深圳70%的切割机都是我们的。” 但他也想利用抖音寻找新的商机。
张宏伟拿起功夫茶几上早已准备好的A4纸,说道:“别被公司束缚,来跟我一起当高手吧。”
A4纸大家手里都拿着,流传着,老板们似乎很感兴趣。
中山的烦恼
张宏伟并不孤单。 抖音上还有一位很火的厂主,账号叫“下湖世家”。 这是中山的一家服装厂。 店主父子出现在视频中走红后,他们聘请了直播团队,每天从早到晚直播卖自己的衣服。 他们的变现能力比张宏伟还要好。
中山在其他城市中率先催生了一批制造业网红,这或许与这座城市所处的尴尬境地有关——中山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地步。
普华永道2020年发布的城市报告指出,中山以照明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齐全,但面临数字时代优化升级的压力。 从产业比重看,全市第二产业占50%,明显高于广东省整体水平。 这意味着该市仍以工业为主,发展相对滞后。
中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该市GDP大幅下滑,从2017年的3430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3101亿元,三年下降10%。 在广东省GDP总体领先全国的背景下,这样的表现被评价为“失位、停滞”、“从辉煌到平庸”。 直到2020年,中山GDP增速转正,达到3152亿元,但仍未恢复到四年前的水平。
2019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 分行业看,优势服装业增加值下降11.5%,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1.9%。 这意味着中山最重要的第二产业工业,仍陷于低端加工的泥潭,创新能力较弱。 产业不但没有升级,甚至还出现倒退。
另一方面,如果说疫情之前电商的力量还没有凸显出来,那么疫情的洗牌却给古镇灯饰企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 据《证券时报》2020年12月报道,古镇以出口为主、线下为主的照明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 行业洗牌下,尝试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已经尝到了好处。 业绩不降反升。
张宏伟的经历反映了中山小厂主面临的共同困扰:环保政策收紧,原来粗放的制造方式面临淘汰,大多数老板没有资金快速升级; 员工的社保费用是企业的沉重负担,缴纳社保工资较少,看重工资的普工离职率会较高; 电商带来了销售渠道的冲击,上门拜访、参加展会、电话营销方式不再像直播带货那样有影响力。
研磨区车间内,工人们正在作业。摄影:徐士奇
直播只是变革的开始。 如果豆快之后有新的大流量平台,张宏伟说,“我一定会马上尝试。”
现在,张宏伟几乎每天都主持直播,销售的产品包括剃须刀、墨镜等主要针对男性的小商品。 利润不多,一晚上的交易额在万元左右。
从工厂老板到网红,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的身份转变。 偶尔也会有烦恼。 比如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否则被路人拍到他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 还有网友留下的负面评论,他也无法平静。
不过,这些烦恼在名利面前都算不了什么。
“后悔?那我绝对不后悔,我们都是商人,商人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能赚钱,那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张宏伟说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