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怎么买流量,如何获得1000粉丝

凯文·凯利有一句著名的“1000个忠实粉丝原则”:

一个艺人只要有1000个铁杆粉丝,他就能过得舒心。

可见粉丝的贡献是惊人的。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微博粉丝超过4000万的鹿晗,核心粉丝只有300多人,但这几百人却影响和创造了千万甚至上亿人的市场规模。

那么,什么是粉丝呢?

很多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

追星族? 消费者? 重度消费? 根? 公众号订阅者?

这些都可能是,但也可能不是。

用一句话来定义它:粉丝是指与你有情感联系的支持者、个人或组织。

同样,在营销界,也有一批依靠粉丝赢得“C位”的品牌,比如苹果、小米、可口可乐、Supreme、AJ……

“没有粉丝,就没有品牌”是新时代商业实体必须面对的现实。

粉丝营销的基本逻辑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引发了当代最深刻的媒介变革,媒介决定了营销效率能否最大化。

因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媒体革命中,我们的营销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将用户或忠实用户转化为粉丝,这些企业在工业化时代建立的品牌资产可能就付之东流。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建立起基于粉丝和社区的品牌基石,也就没有发展壮大的基础。

传统的一对多、扩音器式的大众传播已经不能给用户带来信任,所以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方式与用户沟通。

贯穿“深度销售”的营销理念和思维,是基于无条件信任的思维来构建产品、构建价值链、建立并维持品牌或企业与用户之间牢固的关系。

让用户影响用户,这也是粉丝营销的根本逻辑。

首先孵化一小群高潜力用户成为粉丝,然后让这些粉丝通过自己的口碑帮助我们推广和连接更精准的用户。

就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起点开始,通过口碑不断吸引新用户。 新用户转化为新粉丝,新粉丝吸引新用户。 最后,雪球越来越大,直到爆炸。

自组织运行与“神”推动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中粮的认识还是比较传统、非常传统的。 还以米面油等与时尚、时尚无关的产品而闻名。

现在如何获得1000粉丝,它想做休闲零食产品,也想做网络爆款!

这种品牌反差带来的压力感一度让我们望而却步,但最终尝试的勇气战胜了对现实的考虑。

结局也让人满意:

2014年,这款腰果产品被电商引爆,实现超千万价差,直接带来超过70万元的即时销售额,具有长尾效应。

这款腰果成功成为电商渠道的明星产品。

我们总结了它火爆的原因:

1.先选

当然,必须承认,由于传统企业的品牌调性和产品属性,他们在粉丝营销方面存在很多局限性。 中粮腰果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合适的产品。

什么是正确的产品? 我们认为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① 内在:产品品质过硬,必须有“尖叫点”

好的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产品是4P之首。 没有产品力,就没有营销。

在大众传播时代,或许可以依靠垄断媒体资源打造品牌知名度,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质才是最重要的社交货币,没有产品力什么都行。

我们和中粮合作的时候,他们提供了很多替代产品。 后来经过反复比较,我们最终选择了腰果产品。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产品好。

中粮腰果的货源来自南非,品质远高于市场上的产品。 这是我们对市场上几乎所有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和验证的结果。

② 外部:社交币值高,具有嫁接话题潜力

满足第一个前提后,还必须考虑第二个前提。 这一项主要考虑产品是否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背景,或者是否有改变和改进的潜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品质是品牌美誉度最重要的基础。

此外,还需要另一种社交货币——话题。 产品本身要有“展示点”或者“槽点”,要有嫁接话题或者触发分享的能力。

如果产品太过平庸,就会限制创意想象的范围,导致缺乏引发话题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在中粮提供的众多产品中选择腰果,不仅是因为它的品质出众,更是因为它的社会货币价值。

“腰”这个词很容易引发联想,激发粉丝的互动和创作热情。 随后,粉丝自发秀出“腰”活动,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2. 第二条规则

规则相当于一个事件的顶层设计如何获得1000粉丝,决定了事件的走向和沟通的最终效果。

这个项目运作上最大的不同是,以前我们带着粉丝一起玩,而这次我们让粉丝自己玩。

事实证明,粉丝有很强的自组织能力,没有过多的约束和充分的授权,粉丝的参与热情更高,创造力也更强。

当然,前提是制定好游戏规则。

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我们发起了“中粮好舌头——第二届吃货大赛”活动:

获奖者将通过收集腰果名称和“美食名言”选出,并获得非洲之旅大奖。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赛事我们主要扮演的是组织者和裁判的角色,剩下的就交给球迷自己了。

第一步,我们招募了30位KOL。 这30名队长是我们通过一对一沟通、层层审核选出的。

粉丝一千万有用吗_粉丝过一千可以发什么福利_如何获得1000粉丝

我们去了他们的每条微博,看看他们有多少粉丝,他们的微博内容中关于美食的比例是多少,他们更新微博的频率,他们是否有创意文案天赋等等。我们选出的30个人都是精英吃货之中。

事实证明,这30位KOL在我们整个活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二步,我们告诉这30位KOL游戏规则,然后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他们。

我们为他们每人提供了30个试用产品。 他们担任队长,独立选出30名成员组队参加PK(对决)。 最终的获胜者是由30位不同领域的大咖作为评委投票选出的。 推荐人(队长)凭借优秀队员荣获非巡奖。

游戏规则简单,而且非常具有诱惑力,这两点非常重要。

在整个流程设计和传播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因势利导的方法。

当时正值巴西世界杯开赛前夕。 我们借用了世界杯的赛制,逐轮淘汰对方,最终决出冠军。 所有的交流方式也尽可能接近足球。

另外,由于《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的火爆,“PK”的概念开始流行,这也是我们借力的一个因素。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几乎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

各组队员在队长的带动下,热情很高,各队之间的“厮杀”气氛相当激烈,都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队伍拉票。

最后的投票阶段,各队成员纷纷到评委微博疯狂留言、私信拉票。 一位法官表示,他已被@并私信数百次。

一场品牌营销活动已经完美地演变成一场捍卫集体荣誉的战斗。

同时,粉丝的创造力也被充分激发,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UGC内容。

比如舌尖上的“吃货语录”、为腰果创作的漫画形象等,后来被制作成产品腰带,不仅拉近了我们和粉丝的距离,也极大地改变了中粮的传统形象。品牌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和队长们保持沟通。 我们只需要维护这30个KOL,粉丝就可以自己玩得开心。

3.KOL第三名

这次活动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粉丝们表现出的热情和才华之外,还有一点就是KOL(意见领袖)的作用是如此关键。

在审查该项目时,我们强烈意识到一件事:

这次如果意见领袖选不好,整个项目就会乱了。 我们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这30位队长的手中。

给予粉丝自由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他们的潜力,但这也是有代价的。 这个代价就是你必须承担失去控制的风险。

因为我们手头上只有三十名队长,剩下的九百名球员完全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游戏规则的沟通、互动、管理、组织等都需要队长的帮助。 如果队长能力不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极大影响本次赛事的最终效果。

意见领袖在生活中常常扮演着联络人、专家、推销员的角色。 它们通过信息将分散的人们联系起来,事件信息通过其传播变得更加可信和具有感染力。

除了30位队长之外,本次赛事的意见领袖还包括担任评委的30位名人。

从分工来看,30位队长更多地扮演着组织和管理的角色,而30位明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播上——他们的粉丝总数超过1400万。

根据我们的要求,30位明星评委在投票前需要转发本次活动的主帖。 许多明星并没有直接投票,而是在微博或微信上征求粉丝的意见。

引发了明星与粉丝、参赛团队成员与明星之间的热烈互动,有效放大了传播效果。

结果是“吃货语录”直接登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的榜首。 既然我们已经抢到了话题主播,我们就可以在热门话题下进行植入和推广,同时为官方微博聚集人气。

“吃货语录”话题的火爆,直接带动了“中粮好舌头”话题的火爆。 该话题已被讨论超过 5700 次,阅读量达 675 万次。

那么,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就开始问,为什么微博上的人都开始吃腰果了?

粉丝群、朋友圈里不断有人询问哪里可以买到。

这时,我们适时推出了“聚划算”购买链接,并在短时间内成功销售了3万多罐产品。

后来我们反思,如果选择京东而不是天猫(当时微信不允许转发淘宝链接),相信一定会带来更大的销量。

在这次活动中,30位队长相当于我们圈子理论中的核心层,30位明星评委相当于影响力层,剩下的队员以及后来被卷入的不明真相的人就属于圈层。外围层。

从核心层到外围层,存在着无数的圈层壁垒,而推动这场圈层运动的关键力量就是这些KOL(队长、评委)。

中粮原本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眼中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品牌。

在他们眼里,中粮只有知名度,缺乏品牌好感度。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中粮有哪些产品。

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打破了中粮的传统品牌形象,成功拉近了中粮与用户的距离,大大提升了中粮在年轻人中的好感度。

粉丝营销其实就是帮助企业“转化”一群朋友,让一群人对品牌产生好感。

黄金法则

中粮案例就是“深粉色销售”理论的具体体现。 关于“深粉色销售”,我总结了一个三角定律供大家参考:

顶点 1,形成圆圈。

找到核心目标用户群至关重要。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用户都成为我们的粉丝。

前两位,感人至深。

用情感共鸣给你的目标群体留下深刻印象。

前三名,参与感。

让粉丝在我们的关键节点参与产品讨论和品牌建设。

1.圈子:社交营销的底层逻辑

大多数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细分是对市场的客观划分。

这种细分通常是从制造商的角度进行的。 主要按照性别、年龄、社会角色来切割和划分市场,进而确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凸显。 因此,市场细分已经被圈子所取代。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各种利基需求现在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清晰表达。

如何获得1000粉丝_粉丝过一千可以发什么福利_粉丝一千万有用吗

从小众到大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方式。 在这种趋势下,圈子成为一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消费者细分方式。

扇圈层可分为核心层、影响层和外围层。

所谓核心层,就是我们最初动员起来的一小群核心人。 他们是产品和品牌的粉丝,粘性最高。

影响层是指我们认为有影响力的一群意见领袖。

外围层是最终受影响的较大目标群体。

中粮腰果的核心层是我们最初选定的30位KOL(队长),而影响力层是粉丝总数超过1400万的30位明星评委。

通过核心层和影响层的联动,将信息波浪式地传递给精准用户,从而引发大众狂欢。

2. 情感

情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是人类的底层操作系统。 我们所有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由某种情感驱动的。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戴着不同的面具。

有的人是老板,有的人是员工,有的人是推销员,有的人是顾客。 正是这种角色设置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安全需求)。

打破面具、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立情感认同和共鸣。

2018年电影界最受好评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凭借其对观众共情能力的揣摩和利用,取得了全线9分的成绩。

首先,题材和人物的真实性,很容易让人产生沉浸在故事中的感觉。

让观众感觉到你正在从他们的角度思考是同理心的第一步。

其次,里面的对话设计得很巧妙,一看就知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例如:“如果你家里没有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 看似他是在跟剧中的演员说话,实际上他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表达观众的感受。

又如:“世界上只有一种病——贫穷病,而你无法治愈这种病。” 这句震撼人心的台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中粮通过赋予粉丝话语权,充分激发了粉丝的创造力和情感投入,这也是情感规律的体现。

3、参与意识

可口可乐曾经说过,在自媒体时代,你无法控制消费者,但你绝对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

在 YouTube 上,有关可口可乐的视频有数亿次点击。 然而,这些视频中关于可口可乐的内容很少。 其中大部分是由粉丝创建和上传的。

可口可乐的Facebook页面也是由两名可口可乐粉丝创建的。

正是因为重视参与,可口可乐这个百年品牌才能保持年轻和竞争力。

可见,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一个卖参与的时代。

长期以来,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等的。

在商业舞台上,企业长期以来处于舞台的中心,尤其是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而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如普拉哈拉德在《消费者王朝》中所设想的那样:

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

消费者为王的时代确实已经到来,消费者义无反顾地走上舞台,成为主角。

“第一是参与意识,第二是参与意识,第三是参与意识。” 雷军在谈到小米手机的成功因素时说道。

在小米内部,参与一直被视为一种准则和商业铁律。

小米成功的本质在于尊重消费者,让消费者从幕后走向舞台中央。

虽然小米的案例难以复制,但“参与感就是成就感”的理念启发了很多中国企业。

如今,环顾四周,参与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基本规则。

在“中粮好舌头——第二届吃货大赛”中,除了“非洲行”大奖的激烈角逐之外,大家集思广益产生的大量UGC内容被制作成产品腰带,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认知度。参与感和认同感。

从“得渠道者得天下”到“得流量者得天下”到“得粉丝得天下”,代表了中国营销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深度布局,流量为王,深度销售。

其背后是媒体的变革,以及对“客户价值”、“以人为本”等商业本质的回归。

未来,粉丝将成为品牌最宝贵的资产。 没有粉丝就没有品牌。 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客户。 只要有客户,企业就能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试想一下,如果你有大量忠实的粉丝愿意关注你、支持你,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原价:59.00 现价:47.10

干货帮扶福利来啦~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陪伴和点赞(笔芯~)

每当我看到“我从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喜欢有用的东西……”这样的信息时,我就感到超级高兴。

那么,干火帮粉丝的福利来了:

我们将选出3条最感人的留言。

而且也是最受用户欢迎的(点赞很多~),

赠送“深粉色”各1本

评论发布及点赞统计截止至11月14日12:0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