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获悉,微博转发数亿次的“星源”APP已被关闭。 该APP利用粉丝对“偶像”的流量需求,疯狂盈利,半年吸金超过800万元。 目前,主犯蔡某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丰台检察院批准逮捕。
“星源”APP如何获得过亿转发? 谁在宣扬“流量诈骗”? “防伪流量”的关键在哪里? 让我们来看看吧。
人为操纵流量、转发点赞都可以造假
去年8月,某艺人宣传歌曲MV的微博火了。 发布约10天内,微博转发量突破1亿次。 从微博用户总数3.37亿来看,相当于每三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个转发这条内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评论数为240万,点赞为106万,更加剧了流量欺诈的嫌疑。
在公安部“廉洁网络2019”专项行动期间,这条短时间内转发数亿条微博引起关注,涉嫌数据造假。 调查发现,去年7月上线的“星缘”App在粉丝圈内拥有不少用户,因为粉丝可以通过该App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打气。 那么,这款“星源”APP是如何创造出1亿转发量的呢?
北京某数据公司总裁曹永寿:这个数据不是真人生成的,而是机器用软件手动生成的。
根据曹先生的提示,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新浪微博的名字,系统优先显示大量帮助用户增加关注者或增加数据的业务选项。 这些所谓的商家向记者推荐了不同需求的套餐。 基本上,10元钱可以购买400个粉丝或转发指定微博100次。 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粉丝活跃度、地域真实性的特殊定制。
为了让记者相信数据修改是真实有效的,卖家声称有很多艺人和网红来找他们购买,并与他们有长期合作关系。 当记者试图询问艺人的具体姓名时,卖家表示不方便向记者透露相关信息。
记者在搜索引擎上以“流量”为关键词再次搜索,发现前100条结果中,共有23个与刷流量相关的第三方软件和平台,提供的刷量工具几乎覆盖了时下所有热门平台。 。 量业务。 记者尝试下载一款自带“创建粉丝”和“创建转发”功能的软件,填写一个近期未更新的微博账号到指定位置,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11.92元换取。获得足够的积分,并分别输入。 目标值是获得 500 个关注者并转发 300 次。
经过几分钟的操作,发现该账号下有同名粉丝涌入。 同样,前几天发布的一条微博也会立即被不明用户转发。 运算结果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的数量实现数据篡改。
在微信、微博的聊天群中,记者还发现大量公开招募所谓点赞的信息。 记者申请加入其中一个聊天群作为求职者。 名为“接待老师钱树”的管理员简单询问了记者的年龄和空闲时间,然后给记者发来了一份工作要求——为指定客户的抖音账号添加姓名。 关注、点赞、完成订单,即可获得1元至3元不等的奖励。 单日工作量没有上限,工资也可以当天结算。
“粉丝”非理性追星助长虚假数据泛滥
当流量欺诈变得容易时,滥用行为就不可避免。 “流量诈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调查显示,热衷选秀节目的粉丝和狂热的追星者会雇佣“喷子”来支持偶像,以提高其排名并提高知名度。 艺人经纪公司和一些新媒体平台也看准了商机,在幕后推波助澜。
为了集中力量支持普通偶像微博买转发,粉丝自发建立或经纪公司安排的明星微博数据站应运而生。 据曾在数据站参与排行榜的同学小宇介绍,个人转发艺人微博只能算是日常打卡任务。 想要快速提升,花钱买数据早已成为粉丝们的惯用伎俩。
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粉丝团还会分享一款提供自动刷榜功能的手机应用。 进入其主页并选择您最喜欢的明星。 无论日期或图表副本如何,粉丝所需要做的只是付款。
借助“星源”软件,一条微博的转发量主要取决于你愿意花多少钱。 这促成了单个明星微博转发过亿的“惊人表现”,并让该软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非法获利近800万元。
专家观点:加强行政监管和平台自律,与消费者协调共治
这种“牛皮癣”该如何治疗呢? 法律专家刘俊海表示,一是要加强行政监管,监管部门对流量欺诈采取“零容忍”态度; 其次,平台要保护好自己的羽毛,明星要热爱自己的艺术生活,严格加强自律; 三是协作要共治,鼓励广大群众举报各类流量欺诈行为,同时将失信人列入失信黑名单微博买转发,接受信用制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