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代日本唱盘制作技艺的质变与超级精品的诞生

1970 年代,黑胶唱片制造技术由量变转为质变,自满的日本厂商渐渐有了打造“至尊旗舰”的野心,在激烈的竞争下,诞生的超高品质产品,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风靡,许多史上最精致的设计,至今仍独领风骚。

比如Nakamichi Dragon CT(电脑转盘)有可校正的中心轴,Denon动态反馈悬架,30年前设计的磁悬浮转盘的Kenwood L-07等等,最大的趋势是直驱转盘。 80年代日本厂商的代表作就有近百部,如Sony 2251和PS 8750、Denon DN308、Exclusive P3和P-10、Onkyo PX-100、Micro DDX-1500和DD-10、Sansui XR-Q7、Kenwood L-07D、Nakamichi TX-100、Diatone DP-EC3、Luxman PD-284、Victor JL-T77、Marantz TT300、Pioneer PL-7、Kyocera PL-910、YAMAHA GT-2000X等等。说实话,如今一些流行的欧美大碟跟这个比起来就像玩具一样。

SL-1000R 是带底座和唱臂的完整版本

1970 年代日本唱盘制作技艺的质变与超级精品的诞生

名声大噪的直驱碟片那么多,但音响发烧友不是总说直驱碟片音质不好吗?事实果真如此吗?英国音响杂志《Hi-Fi世界》率先推翻了这一判决,对直驱碟片的评价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在英国以 Trio 品牌销售的 Kenwood L-07D,如今已被鉴赏家们抢购一空,成为有钱也买不到的珍品,对使用者来说,就像拥有一辆复古跑车,是品味与能力的标志。记得最早提出皮带传动优于直接传动的,是美国发烧友 TAS 的人,他们瞄准的是小型的 Technics SP-10 直接传动,因为其他怪物级的 Denon DN 系列/ Sony 的 PS 系列/ Micro DDX 系列从未出口过,如果它挑战其他日本旗舰精英,结果可能会被改写。

要知道,TAS主编HP力荐的Goldmund Reference就是一块直驱硬盘;被专业人士奉为神器的EMT 950就是一块直驱硬盘;拥有各种特殊功能的Nakamichi TX-1000同样也是一块直驱硬盘!

SE-R1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150W/8欧姆,300W/4欧姆,重量54公斤

VPI 成立于 1987 年,是一家家族经营的美国高端唱机制造商,其所有产品均采用机械配重,采用皮带传动。但几年前,VPI 推出了首款直驱唱机 Classic Direct,它采用了最新的直驱唱盘技术以及制作重型唱盘的经验,刷新了直驱唱盘的声音特性,售价超过 3 万美元。

VPI 为纪念其 40 周年推出了 HW-40 直驱转盘。它实际上是 Classic Direct 的改进版,使用 BLDC 直驱电机、12 公斤的大转盘、倒置轴承以及铝合金制成的底座和臂。臂的启动和停止只需 1 秒,并使用 2,500 个脉冲来监控速度。全球仅有 400 台 HW-40,售价 20,000 美元。连 VPI 这样的黑胶唱片专家都改弦易辙了,你还能说什么?直驱转盘声音不好听?

1950 年代,皮带驱动的唱机采用交流同步马达,其转速受电源频率和电压波动影响。1970 年代,黑胶唱片开始使用直流马达,由电子伺服稳压电路控制,转速不受电源波动影响。但皮带久而久之还是会拉长,导致转速不稳定。所以后来发明了直驱式唱机,它就是为了改进皮带式唱机而诞生的。

直驱转盘有哪些优点?

7.9公斤的转盘采用钨,黄铜,铸铝等材料制成,电机底座采用10毫米厚的锌压铸而成。

(1)直驱就是直接用马达驱动唱盘,不像皮带传动是通过皮带轮和皮带间接驱动唱盘。皮带的横向张力会把唱盘拉向一边,使轴承在唱盘转动时偏离轴心,从而产生晃动。直驱唱盘的震动可能比较小。但直驱唱盘会把马达震动传给唱盘和唱针吗?事实上,转速只有33转/分的直驱马达,其震动比转速高达300、600转/分的皮带传动马达要低得多,现代无刷马达的共振甚至可以低至0.5Hz,这是一般皮带传动马达难以做到的。如果直驱马达、稳压电路和唱盘惯性质量搭配得当,直驱唱盘的马达震动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虽然无芯马达是在SL-1200G基础上研发的,但是SL-1000R还是做出了不少的改进。

(2)直驱电机不仅启动迅速,而且速度检测和伺服技术也不断改进,能将速度控制在极其精确稳定的水平。速度的灵敏反应和使用的便捷性让人难以忘怀。不像有些重型皮带轮,从静止状态转到正确速度需要很长时间,停止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SL-1000R直驱转盘的转盘与电机集成为一体,转盘主轴就是电机主轴。

3.皮带各部分张力不均匀,因此转动时张力不断变化,也会造成震动,而直驱盘则没有皮带,所以不存在此问题,皮带也会间接消耗马达扭力,在速度的控制上是相当重要的,在稳定性方面,不如直驱马达精准直接,另外皮带容易劣化老化,张力难以控制,抵抗触针拖拽的能力有限,这些都是造成速度不稳定的变数,有些厂商会将橡胶皮带换成类似鱼线或磁带等材质,虽然可以更佳的控制张力,但失去了利用皮带阻尼隔离马达共振的目的。

⑷ 20世纪70年代,日本Technics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影响唱机性能的最大因素其实是旋转轴承的噪音,结构越复杂噪音越大,音质越差,理论上直驱式唱机旋转轴承数量最少(电机与唱机轴承为一体),设计最简洁,音质最好。

为何皮带驱动的唱盘会成为Hi-End的主流?答案是高精度直驱马达的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产品销量要足够大才能分摊成本,小型音响厂商根本做不到,只有大型的日本企业才有这个实力。当时这些音响大厂聚集了最优秀的工程师进行研发,不惜代价打造旗舰级的直驱唱盘。不仅直驱技术变化巧妙,还充满了令人惊叹的设计创意。当时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家用领域都被日本直驱唱盘征服,开创了日本Hi-End音响的黄金时代。

直驱式唱机的转盘与马达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转盘的主轴就是马达的主轴,马达内部呈圆形排列着线圈与磁铁,线圈产生磁力驱动转盘,转速则由石英锁相伺服电路控制,是一个完美的设计。但廉价的直驱式唱机在实际聆听中并不完美,因为转速与线圈排列的疏密有关,线圈或磁铁之间有空隙,每转动一次就会产生转动、停止、转动、停止的动作。

理论上,唱机会产生飞轮效应,但当时的唱机只有1公斤多一点0.01抖音作品点赞秒点,太轻了,无法储存能量,所以唱机还是会左右飘移。唱机内部有线圈和磁铁,也会影响唱头的声音。直驱唱机出现后,日本各大厂商纷纷转向数码领域,直驱唱机的发展就此戛然而止。90年代,直驱唱机因为起步快而受到DJ们的青睐,但逐渐在家用市场失去了地位,技术门槛更低的皮带唱机开始流行,反而成为了主流。

转盘底座共由五种材料制成,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共振

说到日本直驱唱机,最先要介绍的肯定是Technics SP-10。Technics是日本直驱唱机研究的先驱,在1969年就推出了史上第一台直驱唱机SP-10(带底座和唱臂,第一款型号叫SL-1000),后来进化到第三代,以启动快、准确稳定、可靠耐用的直驱技术,一举取代了德国EMT,成为整个80年代电台的标准配备,堪称日本直驱唱机的鼻祖。

松下工程师小畑修一所领导的团队发现皮带驱动的唱盘的皮带容易磨损,不适合唱盘的反向旋转,而惰轮驱动也会因橡胶压轮的长期运转而导致过热和磨损,因此他改用马达直接驱动唱盘,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进。

第一代 SP-10 推出时,控制转速的技术还不成熟。转速变化由转速计检测,然后通过与电子参考信号进行比较进行调整。事实上,速度仍然不够稳定。听力敏锐的人可以听到。后来,SP-10 换上了厚重的木质底座和唱臂,型号改为 SL-1000,同样以 National 品牌出售。(SL-1000 一直以 Technics 商标发布。)

1975年,SP-10 MK2问世,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飞跃。它采用PLL锁相环和石英钟来精确控制速度,误差大大降低到±0.002%,这意味着时间误差低至±0.0036秒,人耳无法察觉。10 MK2的调速和伺服电路非常复杂,总共使用了108个晶体管,14个IC芯片和32个二极管。技术在减少电机振动方面不遗余力。

第二代SP-10采用动力分离设计,马达扭力达6公斤/平方厘米,瞬间惯性可达380公斤,从启动到稳定33转仅需0.25秒,耐用度也极高,可承受专业电台24小时不间断播音。

鼎盛时期,全球电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打破了日本顶级直驱唱机仅限于国内销售的局面,甚至迫使德国顶级专业唱机品牌 EMT 推出 950 直驱唱机与之竞争,SP-10 MKIIP 专业版也取代了 Garrard 301 和 401 唱机,被英国 BBC 广播公司用作标准唱机。Technics 专用底座采用黑曜石,一种质感完美的火山水晶玻璃,但有评论认为不利于声音表现。

没有底座和唱臂的型号称为 SP-10R

1983年,SP-10 MK3上市,被黑胶唱片机玩家视为完美的终极机型。可惜当时CD时代已经到来,大部分发烧友也没有继续追求更高端黑胶唱片机的打算,因此销量并不理想。唱片机采用黄铜内圈、铝合金外框,采用复合结构分散共振噪音,重量10公斤。

MK3 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速度可以微调,每级幅度调制 0.1%,调整范围为 ±9%。这使得 SP-10 MK3 能够准确重放各种规格的唱片,甚至是早期的虫胶唱片。SP-10 MK3 在日本以外很少见,在 1987 年停产后就更难找到了。二手市场上的最高价格为 10,000 美元,但在新旗舰 Technics SL-1000R 推出后,二手价格已回落至 6,000 美元左右。

2016 年,Technics 推出 SL-1200G 转盘,庆祝成立 50 周年;2020 年,该公司推出限量版 SL-1210GAE 转盘(售出 1,210 台),庆祝成立 55 周年。SP-10R 也华丽回归,该型号配备唱臂和支架,名为 SL-1000R。

SL-1000R 转盘是一款超级直驱转盘,融合了 Technics 数十年的经验和技术。虽然 SP-10R 比 SL-1000R 便宜 80 万日元,但它只有转盘本身,没有底座。与唱臂不同,用户必须设计底座、唱臂座,并找到合适的唱臂。

国外公司 Artisan Fidelity 为 SP-10R 特制了木质底座,看来在音质、共振、视觉效果上都取得了不错的平衡。过去不少 SP-10 的爱好者都使用过 Technics 自家的 EPA-100(这款设计于 70 年代的唱臂虽然名气不大,但依然不失为经典之作品)。有评论称其声音特性和整体表现甚至可与高价的 Triplanar 相媲美。

除了9寸短臂以外,SP-10对唱臂的要求不是太高,Ikeda IT-407、Jelco SA-750L、SME 3012R、Triplanar U-12或者日本产的唱臂(比如Ortofon)都合适,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S形唱臂具有VTA锁定功能,使用非常方便

我们试听的SL-1000R包含完整的底座、唱臂座和唱臂,Technics为我们解决了选配难的问题,用户只需要安装唱头就可以愉快的欣赏音乐了。

英国杂志What-HiFi表示,Technics为SL-1000R搭配的静态平衡S型唱臂,除了不附送头套外,没有任何瑕疵!经过数十年的进化,SL-1000R的设计依然秉承简洁易用,需要使用者调整的地方并不多,必备的速度控制、针压、防滑、按键VTA调整一应俱全,且都有精准的刻度。

值得点赞,SL-1000R 有 VTA 锁定功能。VTA 是唱臂底座的高度调节,理想情况下,当唱臂放低接触黑胶时,唱臂与黑胶面应该保持水平。如果 VTA 太高,唱臂底部会凸起,因此高频会变多,低频会变少;相反,如果 VTA 太低,低频会增加,高频会减少。两种情况都不理想。

由于唱片厚度由早期的120克,经过100克的特殊时期,到现在流行的180克,唱臂VTA的高度需要调整,锁定VTA,只要演奏条件(温度、湿度、唱片厚度)变化不大0.01抖音作品点赞秒点,调整一次后就可以用很长时间。我很笨,但它很聪明!

唱臂只需要调节针压、防滑和VTA,英媒称这款唱臂几乎没有缺点

对于直臂、S臂、J臂,不同的设计师都有各自的偏好,有人认为J臂的循迹误差角度最小,而Technics设计的S臂的有效长度(唱臂旋转轴线到唱针尖端的距离)是254mm(10英寸),从参数上看,效果应该很大。

S 形唱臂的设计是为了使唱针和唱片凹槽以最佳角度摩擦,无论是在内圈还是外圈。如果 S 形唱臂太长,请将其拉​​到中间!唱臂的长度将超过唱盘轴。此时,靠近内圈的向心加速度会更大,导致唱针滑落。这是 S 形唱臂的副作用,因此需要防滑装置。

如果觉得SL-1200GAE(1210GAE)限量版原厂采用的镁管唱臂不够好玩的话(镁管重量轻,阻尼高的特性),原厂提供十种唱臂底座可供随意安装SME或0rtofon唱臂(最多可安装三支)。

不过,Technics 表示,唱臂轴承、转盘轴承和唱针位置的原始设计具有精确的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振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唱臂的性能。此外,技艺精湛的日本工匠负责唱臂的所有组装和调整,以实现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于一般用途来说绰绰有余。

外部速度调节器可以以 0.1% 的步长进行调节,具有无与伦比的精度。

SL-1000R除了转盘+外置调速器外,还包含一个厚铝板+BMC的底座(也可与老款SP-10同装),整台SL-1000R重40公斤,重量只有7.9公斤,比SL-1200G的3.6公斤重了一倍多,足见旗舰机型的扎实用料。

转盘为三层结构,包含10mm厚的黄铜、铝压铸和高阻尼橡胶,实现了高刚性和减震特性。此外,在最上面的黄铜中还嵌入了十二颗比重非常大的钨,与纯金一起镶嵌在最外层。

钨的密度与铀和金相当,比铅高出1.7倍,比重极高,物性非常稳定,但加工难度大。松下利用多年来为灯泡和荧光灯开发和生产的技术,对钨进行精密加工。将钨材料与黄铜紧密结合,最终让重量级转盘实现了约1吨cm2的惯性质量。

Technics 的 SL-1000R 唱臂支架极其复杂

SL-1000R的底座是BMC(团状模塑料)和30mm厚铝板组成的双层结构,转盘是BMC、铝压铸件和25mm厚铝顶板组成的三层结构,BMC由玻璃纤维制成,材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矿物质等的混合物,在户外暴露10年后其强度仍保持在60%以上,这意味着这款转盘可以使用一辈子。

五层不同材质的结构组成了整个系统,确保了SL-1000R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质量,支脚内部采用特殊硅橡胶αGEL(日本三菱公司的专利材料),圆柱管经过加固以吸收水平振动,重型锌压铸外壳用于隔离外部振动。为了水平固定转盘,每个支脚都配备了螺丝式水平调节机构,这是非常巧妙的设计。

我把整个直驱转盘的心脏留到最后。SL-1000R 的马达基于 2016 年推出的 SL-1200G 开发的无芯马达,但进行了许多改进。它仅在日本销售,中国是唯一的海外市场。如此小批量的产品更改设计的成本很难估计。

此款双线圈双转子无铁心直驱马达,为两边定子线圈的12极18线圈结构,拥有4.0kg/cm的高扭力,可驱动超重的转盘,马达底座采用10mm厚的锌压铸,增加马达转动时的扭转刚性,设计师还放置了两块高刚性、高密度的不锈钢结构,调整马达重心与可能产生的位移,同时也大幅降低震动的发生。

外部调速器与转盘分离,抑制有害噪音对转盘的影响,开关电源采用独有技术,松下开发了“有害噪音降低电路”,提供噪音极小的电源。

此外,马达转速控制采用蓝光机研发时所获得的控制技术,转速检测则采用光学编码器,编码器采用镀镍、镀铜材料通过蚀刻制成高精度的缝隙,配合马达的高扭力,拥有独特的控制算法,可抑制旋转时的一切震动。

除了33 1/3转和45转,SL-1000R还支持SP唱片(78转),精度可达0.01转。用户可设定调速器每级调整0.1%速度,最大可达±16%,OLED显示屏显示唱片机的速度。屏幕清晰显示旋转精度,前所未有。普通发烧友不会将歌曲加速或减慢8%-16%,这样的设计符合广播标准和DJ需求。

最后,SL-1000R 实现了低于 0.015% 的抖晃率,这据说是黑胶唱机测量的极限,并且不受任何不均匀的马达转动、皮带张力或震动的影响。(最重要的是,SL-1000R 在电源控制部分,同时按下中间的三个按钮(+/- 和 reset),可以随意调整马达的扭矩,一共有 5 个等级可以调整,如果你想听动感十足、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音乐,请将扭矩调整到 1000R 的水平。如果你想听轻音乐或柔和的小提琴音乐,你可以将扭矩调整到较低的水平,让你在一个唱机上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说明书上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欧洲和美国一些最昂贵的黑胶唱片机看到这个参数都会不寒而栗!

试听使用了日本的 Zonotone 唱机支架和 Air Tight PC-1MC 唱头,以及 Air Tight ATH-2A MC 升压变压器和 ATE-3011 唱机放大器。

SL-1000R 转盘一个人拿住还是比较吃力的,因为是硬盘,摆放的时候需要注意水平度。SL-1000R 的水平调节很简单,底座有四个接触点,转动调节环就可以独立调节高度,不难。

从静止到33-1/3转只需要0.7秒,SL-1000R超稳定快速的运转实在让人佩服,这是直驱盘!听的时候配备日本Zonotone头罩和日本Zonotone唱机支架及Air tight PC-1MC唱头,搭配Air tight ATH-2A MC升压变压器和ATE-3011唱机放大器,全套德国MC 611前级+812功放,驱动美之声105旗舰音箱。

黑胶唱机本身的声音表现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只要稍微调整一下VTA和唱针压力,声音就会有明显的不同,更何况如果换个唱头,整体的面貌甚至可以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所以我无法详细地描述 SL-1000R 的声音,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声音。黑胶唱机不断变化的调节空间让每款产品都有表现的空间。所以黑胶唱机的声音不仅由唱机本身的性能决定,还取决于用户的个人喜好。我只能说 SL-1000R 不仅满足了听各种黑胶唱片的需求,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旅途的乐趣也让我再次获得了新的领悟和体验。

从插上电源的那一刻起,我就意识到这款转盘的精准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比想象中还要好。几乎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精准的直驱转盘。声音非常细腻和平衡。瞬态变化非常灵敏,动态和能量充沛,乐器的尾音可以完全呈现​​。直驱盘的干净声音如预期般,没有颗粒感,但也没有过于苍白,不像老款直驱驱动器阳刚而直爽,缺少那种温柔柔和的感觉。

相较于其他软悬吊式唱机,SL-1000R 的音色确实纯净优雅,口感更轻盈通透,线条清晰凝练,冲击力扎实有力,动态鲜明,音色丰富应该不是它的强项。

但SL-1000R干净而有透视感的背景、描绘宽广的声场、细微音色变化的呈现、音符流动的生动感都非常令人着迷。相比之下,一些软盘的表现就变得温暖大方了。内容足够,但透明度和动态不够。

经过多重改进,SL-1000R 创下了抖晃率小于 0.015% 的世界纪录。

无论音乐多大,从欢快的布兰诗歌到激烈的平克·弗洛伊德摇滚,这台唱机控制得很好,声音清晰,聚焦性强,特别是SL-1000R的噪音非常小,非常安静,而且稳定感非常好,这些都有利于动态和细节的表达,舞台尺度感、乐器造型感、低音权威感都让人赞叹不已。

SL-1000R搭配另一款Denon DL-A110唱头,可以说是标准的广播级组合。声音鲜活明亮,小提琴光泽美丽,管弦乐队的强弱对比鲜明,定位层次分明,无论听多少弦乐都不会厌倦。在缓慢的爵士节奏中,华丽的钢琴声、慵懒的爵士鼓声、柔和而富有弹性的低音形成对比,SL-1000R的音乐解析力不错,能让人听到音符的鲜明,感受到音乐家的辛苦。这里录的是中国歌手刘靓璐的录音,她的声音不仅纯净饱满,在声音的细节上也有清晰的表达,声音背后隐藏着各种动态和力量,配合独创的S型唱臂,即使唱到黑胶最内圈也没有听得见的失真,清脆的钢琴声、黏稠的打击乐器声、温暖而轻松的歌声,让音乐美妙绝伦!

严格来说,黑胶唱机的主要作用是为唱臂和唱头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影响音色的最关键因素是唱头,其次是唱臂,最后是唱机转盘。唱臂和唱头需要稳定地支撑。SL-1000R 在这一部分上绝对没有问题。超重量级底座、超精准的速度控制和超稳定的直驱式唱机转盘意味着在播放唱片时,你不会听到任何不自然的振动和音乐失真。SL-1000R 干净优雅的个性不会给音乐增添任何多余的色彩。听起来就像你听到的那样。是的,听起来就像你听到的那样。这是我对 SL-1000R 的最高赞誉!!

--------------------------------------------------

SL-1000R

直接驱动转盘系统

转盘

类型 直接驱动手动转盘

转盘速度 33-1/3、45 和 78 rpm

调节范围±16%

启动扭矩 0.39 N・m / 4.0 kg・cm

0.7 秒内从静止加速至 33-1/3 rpm 的累积特性

抖晃率 0.015 % WRMS (JIS C5521)

转盘噪音 78 dB (IEC98a plus)

转盘黄铜和铝压铸组合

直径:323 毫米

重量:约7.9公斤(包括橡胶垫)

唱臂

类型通用静态平衡

从音调枢轴到手写笔的有效长度:254毫米

从音调枢轴到主轴:239毫米

距离超过15毫米

在1°48'内跟踪误差角(在30厘米(12英寸)的外凹槽上)

在0°32'内(在30厘米(12英寸)内记录外凹槽)

偏移角21°

音调高度调节范围0-15毫米

手写笔压力调节范围0-4G(直接读数)

适用的墨盒重量范围15.9-19.7克(不包括辅助重量)

18.8-23.6 g(包括小辅助重量)

22.5-26.3g(包括辅助重量)

26.0-31.0 g(包括大辅助重量)

端子

音频输出唱机(五针插座)x1 *仅直型电缆

一般来说

电源AC110-240V,50/60Hz

功率消耗10W约0.05W(备用)

尺寸(WXHXD)531x181x399 mm

重量:主要成分:约40.2公斤

控制单元约2.1千克

配件转盘,转盘,EP记录适配器,平衡重量,辅助重量(小)(中)(中)(大)(大),过距离计,转盘螺钉套件,可移动手柄,可移动手柄,六角扳手,绝缘子附件,防尘盖,AC电源线,用户手册,用户手册,用户手册

价格:199999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