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带货新趋势:两极化现象严重,月入百万团队频现

6.18预售两天前开始,抖音上不少网红都开始活跃起来“搞事情”。

比如罗永浩31日晚间就做了一场“6.18”通宵直播,总GMV突破9000万,卖出了不少高价单品。

我刚要感叹“罗老师真厉害,在直播间卖了那么多价值上千元的商品”,一位在抖音工作的朋友却告诉我:

抖音带货新趋势:两极化现象严重,月入百万团队频现

事实上,抖音上的KOL早已开始卖高价产品,不少团队已经实现月入百万。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后来朋友告诉我,抖音卖货出现了一个新趋势: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真正赚钱的团队要么用矩阵卖“超低价”的爆款产品,要么直接卖几百、几千元的高价货。

01.淘宝联盟“入侵”,抖音销售政策两极分化

在和这位抖音工作的朋友深入交流后,我做了一些仔细的研究,发现抖音上销售​​的产品确实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1)淘宝商家涌入抖音矩阵式销售低价商品

长期以来,抖音上商品的平均订单金额并不高。

利润丰厚、人气旺的产品几乎都是“中低价”产品,业内有一句几乎被普遍接受的说法:

如果想有销量,商品单价必须在100元以下。

这当然不是说100元以上的产品就卖不好,只是100元在抖音上确实是一道门槛。

例如抖音@牛牛哥背后的实际运营者@李荣鑫,曾在运营俱乐部分享会上直言:当客均消费超过100元的时候,产品就很难卖出去了。

3V3现象:当你的定价在三位数的时候,销量很难超过三位数。

因此抖音上销售​​的商品价格基本都在100元以下。

如今,随着大量抖音淘客的涌入,这种低价效应愈发明显,打开抖音购物清单,会看到10元以下的超低价商品几乎霸占了屏幕。

PS.抖音淘客是专门在抖音上分销淘宝商品的分销商,用户通过视频中的商品链接购买商品时,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

他们在抖音上卖货的方式可以说非常狂野:

他们通过多账户矩阵,在Dou+上花钱买流量,按照“流量*转化率=收入”的逻辑赚钱。

这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说,他们几乎从不单独打造一个拥有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大型账号,而是构建一个账号矩阵,同时操控数十个拥有几万、几十万粉丝的中小型账号。

卖产品的逻辑也简单粗暴:不追求自然流量(抖音分发、推荐),而是直接在Dou+上花钱买流量。

方法是先挑选一些容易发货的产品(一般价格低廉),然后批量制作一批视频。

然后把这些视频在矩阵里不同的账号上发出去,投放少量的豆+,选出能实现正佣金收入的视频(比如100元豆+投入,能产生200元佣金)。

最后筛选出有正收益的视频,重金收购Dou+,按照“流量*转化率=营收”的逻辑赚钱。

2)抖音低价商品成热点,KOL入局高价商品市场

抖音淘客的“多账号矩阵+Dou+买量”销售方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种是依靠抖音+购买流量,不需要积累太多粉丝,也不要求视频质量很高(优质视频更容易获得抖音的推荐流量),门槛低,绝大部分团队都能批量生产;另一种是同时分发到多个账号,这样很容易让某一类产品霸屏,成为爆款。

这种模式的门槛很低,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低价商品在抖音销售中已经成为一片红海,红得近乎黑色。

另外据朋友透露,抖音卖货短视频自然流量很低,特别容易被限流,官方也一直在强调卖货视频本身一定要是优质、有价值的内容。

在此情况下,不少KOL开始选择性放弃推广中低价位商品,转而推广高价位商品。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中低价商品的佣金往往不高,而精品商品宣传片的制作成本却不低,从创意到脚本,再到拍摄、推广,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再加上中低价位的商品竞品众多,一旦商品宣传片销量不够,网红可能连制作成本都无法收回。

B站@椰子

但如果是高价位产品,一单佣金就几十、几百元,可能只需要卖出几十件甚至几件就能获利。

在抖音上,我无法直接统计出主播的销量数据。但据我朋友说,他身边有很多卖高价货的团队,很多人月入几十万,更有不少人月入上百万。

京东分销佣金

02.要想卖出高客单价的产品,两个原则、四个套路?

在抖音上卖高价商品,最理想的情况是,一个视频播放量几十万,他一天能发几百单,收入几万。

但现实情况是,高价位的物品决策门槛较高,很多人只是看看热闹而不买。

那么这些博主都是如何在抖音上卖出高价产品的呢?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我把20多位博主的视频全部看完了,发现了卖高价产品的两大核心原则和四大转化套路。

1)两个核心原则

① 高价商品作为形象

上文我们提到,抖音淘客往往批量生产视频,然后通过账号矩阵进行大面积分发,虽然单单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因为价格低廉,用户顾虑少,可以以量取胜。

但对于高客单价的产品来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获得用户信任?

对于用户来说,我为什么要买你们这么贵的产品?我怎么知道你们是否可靠?

在抖音上想要快速获得用户的信任,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出面,塑造人物”,让用户感知到你是真实的人,有专业知识来选品,有资源渠道来供应产品,他们才会信任你,才会购买产品。

例如,以下拥有数字产品的博主均亲自出面,努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形象:

XXX创始人,服务苹果粉丝18年;

硬核数码博主,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新品,因为我上面还有人。

②高价商品的本质特征:决策周期长

高价商品最本质的特征不是价格本身高,而是决策周期长。

对于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东西,冲动消费的现象比较多,如果用户看到觉得好,就很有可能下单购买。

但高价位的产品,冲动购买的情况并不多见。从转化逻辑来看,用户从发现到购买其实要经历四个阶段:

为用户提供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需要什么;

取得用户的信任,让他感觉到你是值得信赖的;

找出痛点并提供解决方案,让用户产生购买欲望;

消除购买障碍,让用户付费。

因此,高价商品的销售过程也需要经过这四个阶段才能最终实现用户转化。

2)四大转换套路

那么它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又有哪些技巧呢?

①“场景化”推广,激发用户需求

所谓场景化推广,就是“帮助用户想象自己拥有这个产品会是什么样子”,告诉用户:你有这个需求。

这个套路在推销一些生活用品、家电产品时经常使用,而且一直很有效。

这背后有一个心理学效应抖音一块钱100个,叫海马效应。“海马效应”的本义是,当用户在现实中看到某种现象时,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商家帮助用户想象拥有某种商品的感觉,让用户对商品产生向往和依赖。

比如,抖音一位博主在推广一款多功能早餐机时抖音一块钱100个,在视频中展示了做早餐的实际场景,附带的文案也是:

孩子们喜欢这种早餐!

引导用户想象自己的孩子在使用这款早餐机的时候,会享受到美食,从而刺激用户对这款早餐机的需求。

② 解释知识和误解,赢得用户信任

种草内容激发用户需求之后,下一步就是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

上面提到,通过树立个人形象可以赢得用户信任,但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呢?

大部分主播都会给用户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比如行业知识、技巧、使用误区……这些都可以帮助博主树立“知识大佬”的形象。

当用户从视频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时,他们自然会认识到博主的个性并相信他们的推荐。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主播也会营造一种“和用户站在同一战线”的氛围,让用户感觉到博主在为他们着想。比如下图中,博主会解答每一个用户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③ 识别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激发用户购买欲望

在用户需求阶段,我们了解痛点,发掘需求,接下来要针对用户的痛点提供解决方案,这时候就进入了“满足用户需求阶段”。

如果是短视频,可以以短剧的形式,提供针对用户实际痛点的解决方案。

例如很多上班族、白领沉迷于手机,视频会告诉用户“这款按摩器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展示产品的卖点来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

④ 专注转化高价产品,不计较短期得失

当然,因为平均订单价值比较高,单靠一个短视频还不足以真正说服用户购买,所以很多主播会选择直播,在直播间和用户互动,对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比如我卧底的一个博主,直播间平时只有100人左右,虽然直播时卖不出多少货,但他还是每天坚持直播。

这是因为高价位产品的转化周期相对较长,而参与直播互动的用户基本都是需求阶段的用户,主播在直播间给出的每一个回答,都在为最后的转化做铺垫。

因此,在卖高价货的时候,没必要太过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哪怕单场直播、单条视频无法直接转化用户,但也在不断打消用户的顾虑、积累信任。

再比如下面这位博主,几乎从来不通过短视频(在视频里插入链接)推销产品,只发一些测评和实用技巧的视频,也只在抖音“相册”里放了三款打折产品合集,引导私信交流。

我发现,虽然该视频是2019年3月份发布的,但直到现在,视频下面仍然有人提问,说明高价商品的销售尾部还是很长的。

03. 结论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对于抖音卖高价货的手段一定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一,两个核心原则:

① 需要树立个人形象,取得用户的信任。

2)高价位商品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决策周期长,可以从四大阶段开始。

然后有4个转换例程:

①场景化推广,激发用户需求。

②通过实用的科普,让用户获得新的知识,取得他们的信任。

③识别用户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激发用户购买欲望。

④ 在转换高价位物品时,不要太担心短期的得失。

不过最后我想说,虽然自己总结了很多转换套路,但是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其实,真诚才是最大的诀窍。如果你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供“真正好”的折扣、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转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