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视频点赞评论和直播领红包涨粉并实现裂变玩法

第二步:点赞该视频并评论表示你已收到;

第三步,把截图发过来,信息就会给你。

通过这个表单,我可以让用户点赞、评论,当我在讲解信息的时候,用户的评论“已收到”就会像一连串的评论一样在我的视频里滚动,这样会增加我的可信度。

如何通过视频点赞评论和直播领红包涨粉并实现裂变玩法

一旦完成,用户就可以收集信息。

最终我通过一个视频收获了大概500个精准粉丝。

还有一种裂变玩法,叫做“直播领红包”。

在你的直播间后面的墙上挂上200个红包,并告诉你的观众他们可以在直播间收到这些红包。

接下来我的玩法是:

1.截图二维码并添加微信;

2.将直播分享到朋友圈并截图发送,分享一次即可获得红包;

3、客服念出“xx同学已完成任务,现在可以抽奖了”;

4、用户选择红包,红包中可能包含1-5元现金,以及饿了么的代金券。

如果运营得好,就会有很长的排队等待领红包的用户,而且会在直播间呆很长时间,算法也会推荐更多的用户。

最后可能有人会关心通过视频号广告扩容是否可行,目前有同事测算过,视频号广告扩容一次大概需要20元左右,不太划算,所以这条路暂时不要想。

黄有灿:

关于如何更好地创作热门内容,您有什么经验或见解可以分享吗?

考拉:

我们讲两个方面,一个是视频内容的起步,一个是如何让优质内容的生产可持续。

做短视频的人都知道前5-8秒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了你视频内容的完播率,也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算法推荐的程度。

我们总结了一些让开场白更加吸引人的实用规则,可以分享5-6条常见的规则。

突然一惊。老板把文件扔给了我。

意外行为。例如,如果你的老板开始哭泣并大喊:“我辞职。这不会赚钱。我要走人。”这就是意外行为。

不寻常的故事。例如,我初中同学经常被欺负,现在开着玛莎拉蒂来找我。我们创业一年就花了1个亿。

颠覆认知的观点,其实理财最不成功的人,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年轻人想在北京买房吗?一个问题。

小而实用的干货,知道这6个网站,或者这5个职场人必用的APP,你再也不会担心了。

一般我会要求员工至少按照上述3-4个逻辑来开始一个视频,也会要求团队集思广益、相互竞争,提高内容的完成率。

接下来是如何保证优质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

我从事新媒体工作已经8年了,在内容制作和策划方面,我有一个一直在使用的框架或者工具,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较为复杂的情节型内容类型为例,我们将绘制一个表格来分解此类内容的基本元素。

首先是角色。例如,有老板、同事(男女)、实习生、保安、前台、外卖小哥等。

第二,话题。比如职场上一些常见的话题,比如跳槽、简历、升职加薪等等。

第三,情感。整体剧情温馨吗,还是其他?

有了这个表格,我们在策划、制作一类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各种随意的安排和组合。

比如人物是老板,话题是升职加薪,情绪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愤怒的,话题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这种选题本身就引入了很多随机性,更具有可持续性,不容易跑偏。

关于目前视频账号的盈利方式和可能性

黄有灿:

我们来聊聊目前所见到的各大视频账号常见的变现方式,以及它们的变现效率。

考拉:

目前视频账号最好的变现方式就是接一些不需要什么效果的品牌广告。

另外,直播肯定是变现的常见方式,可以自己卖产品,也可以为其他机构和商家提供销售线索如何快速涨粉丝,目前自己卖产品的人并不多。

黄有灿:

刚才我们讲的是通过视频号直接变现的方式,从我的观察来看,视频号的价值未来可能需要和微信生态下的社区、公众号、小店等功能结合起来,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视频账号和一些传统的、比较大的业务的结合,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可能性,您对这两个方面还有什么其他的观察和思考吗?

考拉:

视频号会大大提升知识型网红和KOL的变现能力。比如我是一个知识型网红,只要我的内容产出有保障,质量高,我就可以通过我的公众号深度影响用户,通过社群和用户建立一些联系,再通过我的视频号和社群建立联系。

特别是在直播场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发红包等方式跟社群更好的互动,同时做一些交易变现。视频号、公众号、社群之间的衔接和协同方式还在演进中,还没有最终定型。所以从我的观察来看,现在主动变现的人还是很少的,大家还是在疯狂的刷粉丝。在视频号发展的初期,大多数人不会为了变现而牺牲刷粉丝的机会。

关于视频账号的差异和未来

还有一些基本的想法

黄有灿:

我听到过一句话:抖音快手,完成率是核心指标如何快速涨粉丝,视频号,点赞才是核心运营指标。你怎么看?

考拉:

我觉得对于视频账号来说,完成率可能仍然是比点赞更重要的指标。

当然,目前视频号的数据体系并不透明,我们也没有官方依据来判断完播率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流量。

我的感觉是,“以点赞为核心指标,在社交链中不断放大‘点赞’”有点违背人性,用户点赞,其实是在宣示自己的社交品味。

我觉得只有看完这部剧才是最有诚意的,如果不喜欢看,就没法看完。

黄有灿:

嗯,这个问题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放大“点赞”可能确实是个重要的区别,也可能是视频号和抖音、快手某种本质的区别。我觉得视频号第一核心指标可能不是流量。

过去20年,互联网世界从最早的BBS、SNS发展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其中有很多逻辑值得参考,你会发现,像微博、抖音的地方,都是想通过内容,快速构建流量生态,它们的内容是服务于流量的。

所以在微博、抖音这样的平台上,最主流、最支柱的内容一定是明星娱乐、段子、社会新闻、趣闻、情感、时尚、游戏等,这些内容口径最大,最容易吸引眼球,如果平台想靠内容快速拉升流量,它们应该是首选。

同样,像微博、抖音平台,因为它们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流量肯定是第一指标,很多逻辑会完全朝着“流量”去走。

但微信不同——它并没有试图通过内容从零开始打造流量生态。相反,它已经有了巨大的流量和自己的护城河,现在需要更多新的内容供给来服务现有的用户。微信最大的价值和护城河就是“关系链”。

你能想象现在视频号完全是流量导向,吸引娱乐、情感、游戏等广泛话题的明星、大V,让他们大量在视频号上直播发文,同时视频号也完全围绕话题来运营吗?

如果这么做,就相当于把微信原本完全基于关系链的流量生态彻底颠覆,变得面目全非。这是不可想象的,而试图在微信里复刻抖音的逻辑,显然是一步败棋。

对于视频账号,我觉得流量或者日活跃用户肯定会被考虑,但可能不是第一指标。

相反,视频号不应该像抖音那样,让用户每天看不停,大量内容。而应该把大量视频内容作为微信关系链和社交过程中的润滑剂。换言之:用内容服务于已有的关系链,让微信关系链更有价值、更牢固。

所以一个视频账号的第一指标可能就是有价值内容的数量和创作能力,流量本质上是视频账号的副产品,或者说是激励创作者的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怎么判断微信里什么样的内容更有价值,能更好地服务于关系链呢?一定是用户愿意在微信里分享给别人的内容。由此,我认为在视频号里,“点赞”的权重大于“完播”的可能性更大。

考拉:

我换个角色,再加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视频账号生态的发展过程,和过去的微博、抖音、快手等相比,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作为运营,应该关注什么?

黄有灿:

我认为,回顾所有新媒体流量平台从BBS到SNS到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的发展历史,任何一个新媒体平台的发展都要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有足够的内容可以观看。

在这个阶段,平台往往优先鼓励大家用最快、最低的成本去积累内容消费和供给能力,因此很多新媒体平台在起步阶段往往会吸引一批流量玩家,他们是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会从全网收集大量现成的优质内容,并搬运到平台来获取流量。

而且新媒体平台在早期,往往都会关注一些比较大尺度或者比较普适的话题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娱乐、搞笑段子、心灵鸡汤、情感、星座、心理等等,这些话题的普适性都很强。所以在新媒体平台的早期,特别容易看到很多人通过承载一些心灵鸡汤、搞笑段子、时尚、星座等内容来让自己出头。

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现在的视频号好像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但也在逐渐倒退。未来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平台开始大批量扶持原创作品。因为平台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内容,人们稳定地过来消费,这时候就要解决独特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了。

因此,当一个新媒体平台接近发展中期,流量逐渐提升时,其对原创内容的支持或关注会明显加强。

视频账号现在还没到这个阶段,还处于需要大量转入内容来填充整个生态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几个月、半年的时间,它才能进入原创内容占据半壁江山的状态。

总结一下我觉得现在视频号的机会肯定是属于流量玩家的,或者是前期特别擅长带货、低成本复制成熟内容的。可能三四个月之后机会会慢慢开始属于内容创作者,一些真正原创、有内容输出能力的人。

只是后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入驻,带来更多的变化。

考拉:

那么,对于更垂直、更细分领域的视频账号运营者,您有什么建议呢?

黄有灿:

我个人觉得视频号对这一类人比较友好。

同样的道理,对于微博、抖音的平台来说,大部分流量支柱都是娱乐、美妆、情感、心理、游戏等类似领域,相对小众、垂直的话题往往会长期处于边缘,只有平台非常成熟的时候,才会逐渐分配一些长尾流量给你,一旦有人占据了头部位置,你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但如果我们在微信生态里,因为它是建立在关系链、圈子的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以跟社区有更多的融合,情况肯定会不一样。

首先小众、垂直方向肯定是随时都可以做的,没必要等平台成熟了才做。

其次,即便你不是一个顶尖的玩家,但你能获得用户的信任,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和支持者,那么你如果把它和社区结合起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因此,我认为视频更适合很多垂直领域的KOL和知识影响者。

其实我仔细想想,我会认为整个视频号生态必须能够实现早期公众号90%以上的知识KOL、知识网红的迁移,并且利用视频号做好变现,靠流量赚钱,视频号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编者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