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路线,我在花小猪上打车打折后花了15.73元,而滴滴上的快车是22元,出租车更贵,要将近30元。而且滴滴上的价格只是估算价,如果路上堵车,可能还会更贵。
但经过一番研究,我发现花小猪的价格虽然很公道,但其实非常坑人,不仅服务如网上说的一样极差,而且欺骗手段也很多。
1)出租车优惠券,玩文字游戏
首先,花小猪的优惠券套路很“狡猾”,跟我玩文字游戏。
我刚在花小猪上注册,平台就立马发了一张10元的打车优惠券给我,我以为可以免费用,结果发现其实是一张10%的折扣券,最多能省10元。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天的打车费一般在30元左右,这样只省了3元。
如果想享受满10元的优惠,打车订单价格至少得高出100元,得花更多的钱才能“薅羊毛”,而且优惠来之不易,说白了,这不是虚假广告吗?
2)打卡领零花钱,有点没用
为了提高留存率,花小猪还推出了签到活动,用户每天签到即可领取津贴,不过并未具体说明能领多少。
我连续签到3天,发现每天只能领一美元。
虽然一块钱不算多,但毕竟拥有近 200 万用户,花小猪的投入还是不少的。不过就在我准备用津贴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有猫腻。原来里面有一行小字:
每实际支付8元,可抵扣4元,单次抵扣金额是4的倍数。
也就是说,打车补贴必须满4元,订单消费金额必须满8元才可以使用。
按照我领取津贴的速度,至少要签到4天才能享受优惠。而且我发现规则里提到,如果漏签想补签,需要在8小时内找两个朋友帮忙,如果任务没完成,就只能从头开始。
最终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利益,反而为花小猪的激活和留存做出了贡献。
3)邀请好友可得现金,但赚钱并不容易
花小猪最丰厚的活动莫过于“邀请好友领现金”了。
平台提供的奖励具体金额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以南京为例,用户邀请好友最高可获10元奖励,可直接提现至微信钱包。
不过虽然有10元现金奖励,但是其实想要拿到这笔钱并不容易。
其他应用通过裂变吸引新用户的方式,都是让老用户邀请好友、完成注册,但花小猪的裂变吸引新用户的方式就复杂得多。
如果你只是邀请好友注册花小猪,你是不会获得一分钱的,只有当你的朋友完成第一笔订单时,你才能获得那4元的奖励,当你的朋友完成第二笔订单时,你才能获得剩下的6元奖励。
简单来说,如果你想获得推荐新用户的奖励,你就得帮助花小猪吸引、激活、留存、转化新用户。
4)价格便宜,折扣体验
最后,网上对花小猪抱怨最多的就是它的服务。
我尝试在花小猪上订餐,看看是否可行,但十分钟过去了,没有司机接单。
难怪很多网友吐槽花小猪根本叫不到车。
一个月过去了,我从来没有用过花小猪叫车,所以它真的存在吗?
北京繁华的东三环路上拼多多助力提现是真的吗 有什么风险,没有一个司机接单,这个平台真的有司机吗?
…
如果你不能在平台上叫车,你辛苦获取的优惠券就无法使用。
即便能叫到车,也很有可能碰到素质低、态度不好的司机。此前@新华网报道过,一名花小猪司机认为目的地太远,直接将乘客赶下车,并要求乘客支付全额车费。
司机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知道,就算你去找花小猪客服投诉,多数情况下也只会得到千篇一律的答复,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02
滴滴为什么要创建花小猪?
花小猪的上述举动甚至让我怀疑滴滴是否只是为了招致批评而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那么滴滴为什么要单独推出花小猪产品来与自己的业务竞争呢?
1)低价补贴吸引低端用户
首先,滴滴将花小猪打造成“打车版拼多多”,显然是为了吸引下沉市场的用户。
虽然滴滴如今已经成为行业第一,但其实已经遭遇到了增长瓶颈。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滴滴出行App活跃用户数自2018年8月起持续下滑,截至2020年1月,滴滴活跃用户数为8354.8万,环比下降9.7%。
此外,其用户大多来自一、二、三线城市,仅有约4.5%的用户来自二三线市场。
图片来源:深燃财经
因此,对于滴滴来说,选择去下沉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比如花小猪的“一口价”定价策略,就是不管路况多拥堵、司机是否绕道,价格都是一样的,符合小城市用户的消费习惯(我们县城的出租车票价曾经是5元)。
而且邀请好友领现金的玩法对于不少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2)降低司机门槛,优化运输能力
滴滴要进入下沉市场,为何不直接进入这个市场,而是再造一个花小猪呢?
这要从滴滴司机的数量说起。
此前,逍遥资本创始合伙人游清吉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网约车司机的缺口还很大拼多多助力提现是真的吗 有什么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司机来保障平台的运力,就很难满足乘客的需求。
图片来源:Future 直播 Studio
但另一方面,由于滴滴近两年安全事故太多,其不敢放松对司机的合规管理,司机数量难以扩大。
因此滴滴推出了花小猪,希望通过花小猪吸引分数较低、以兼职为主的网约车司机,抢占一部分用户。
我尝试注册成为花小猪司机,却发现系统要求我先注册成为滴滴App司机,这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司机数量。
虽然滴滴App对司机的管理和评分非常严格,但是注册门槛却很低。
除了上传相关文件外,几乎没有其他要求,甚至没有要求我提供国家要求的《网约出租车运输证》和《网约出租车驾驶员证》。
另一方面,由于花小猪对司机的管理比较松散,很多滴滴App评分较低的司机都转投了花小猪,这相当于对司机进行了分层,两个平台分别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
不管花小猪被骂得有多惨,人们都只会骂花小猪,不会想到滴滴。
这样一来,滴滴不仅通过花小猪增加了司机数量,还让花小猪帮忙分担了其品牌风险。
3)通过网约车业务赚钱并获利
最后,连续亏损多年的滴滴,想要通过网约车来赚钱。
2019年,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内部信中提到,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没有盈利过,仅2018年就亏损了109亿。
虽然滴滴很少公布自己的财务状况,但有媒体做过统计发现,滴滴7年来累计亏损超过500亿,这些年一直靠外部融资维持运营。
看起来滴滴现在做的业务很多,从出租车、共享单车到社区团购、司机指定服务,甚至外卖,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一项是赚钱的。
滴滴总裁柳青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滴滴的网约车业务在疫情爆发前就已经实现盈利。
因此,外界猜测,滴滴如今发展花小猪,很可能是想把最赚钱的网约车业务拓展到二三线市场,以“赚钱”。
03
结论
近期,多条新闻报道透露,花小猪已被多地政府约谈,加之其本身的服务太差,尚未在用户心中树立起“廉价打车平台”的形象,反而沦为“抓黑车平台”。
另一方面,与一二线城市不同,低线市场的用户不存在停车不便或驾驶受限的问题,出行距离大多较短,摩托车、电动车、家用车甚至共享单车都非常便捷。
低线市场对网约车服务的需求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否进入下沉市场,网约车平台都应该把乘客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则花再多的钱也是白费。
你听说过花猪吗?欢迎留言分享哦~
参考文章:
@深燃财经.《小花猪救不掉滴滴》
@21世纪经济报道,“滴滴推出花小猪有什么意义?它不是针对二三线城市的产品”
来源|运筹学社(ID:U_quan)
作者 | 韬略编辑部;编辑 | 扎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