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因粉丝举报 AO3 网站文章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偶像明星肖战因为粉丝举报AO3网站的一篇文章,被推到了舆论风口浪尖。

“粉丝圈是一个需要无限放大情绪的地方”,一位深谙粉丝圈文化的粉丝告诉南都记者,“但当投诉的逻辑变成,我不管你怎么想,我在乎我怎么想,因为我不喜欢我要你消失,那显然就有问题了。”

“我只保住了自己的花园,你却炸毁了我的粮仓”

肖战因粉丝举报 AO3 网站文章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去年夏天,演员肖战和王一博凭借网络剧《陈情令》迅速走红,成为新星。这部由腾讯视频开创了高级点播业务的热播剧,一天内吸引了250万订阅用户,为腾讯带来了超过7500万元的收入。

图片来自《陈情令》官方微博。

《陈情令》的热播,为两位主演圈粉无数,并发展出一个名为“博君一肖”的粉丝群体。在微博上,“博君一肖”超级话题阅读量已突破400亿,相关帖子数突破300万。

剧中的爱情延续到了剧外,《陈情令》完结后,不少观众热衷于以二人为原型创作二次元作品,包括小说、漫画、视频等,而肖战事件的导火索,就与其中一篇同人小说有关。

同人作品是指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电影、电视剧、小说、漫画等为原型进行改编创作的作品。随着粉丝文化的发展,某一事物也可以被拟人化,作为原型进行创作,“万物皆可同人”。

2月24日,作家“迪迪的逃脱”在微博发布同人小说《坠落》最新章节。因不满小说将肖战设定为女性化人物,并认为小说存在“侮辱”偶像的剧情,粉丝们集体举报作者,连文章发布网站AO3也未能幸免。

AO3(Archive of our own)是国外的一个非盈利同人小说创作网站,也是粉丝圈的聚集地。由于肖战粉丝的大规模举报,《坠落》很快被删除,AO3在国内无法正常访问。

不仅AO3被封,B站、网易轻博客产品Lofter也受到牵连,部分同人作品被下架。“我在自己的圈子里做这件事,你们却炸了我的‘粮仓’。”2月27日,同人爱好者和日韩、欧美、动漫、电竞等多个圈层人士开始齐声反击。

一场名为“227团结”的抵制肖战粉丝在AO3、Lofter等平台举报的活动展开,随后肖战的多个商业代言被网友抵制,两部即将上映的电视剧也在豆瓣上被很多人评为一星……

肖战工作室发了博客。

3月1日,肖战工作室发文道歉,呼吁理性追星,但身处漩涡中心的肖战至今未发声,他最新一条微博是2月22日,宣传一本杂志,内容是“凝聚点滴爱的力量”。

每天要做“反黑”任务,用爱产生力量

回顾肖战事件微博冲粉丝链接,这或许是自去年“蔡徐坤、周杰伦超级话题之争”以来,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粉丝圈”混战,且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小刘是肖战的普通粉丝(街粉指对明星持中立态度的普通人,街粉指对某明星持中立态度但有偏爱的人)。在她看来,这次报道并非偶然,而是粉丝圈“天天吵架”趋势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粉丝圈内部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组织架构,在分工和任务上包括数据组、评论控组、网络宣传组、安利组、“反黑”组、净化组等。其中,“反黑”组的成员,就是冲在最前线,与黑粉(即粉丝圈内专门批评、攻击某某明星的人)做斗争的人。

以肖战为例,他旗下的“反黑特种兵”和“反黑骑士”在微博上的粉丝加起来超过100万,他们的使命就是聚集粉丝将其“拉黑”,即举报对偶像不利的信息和账号,直至将其删除。

阿云嘎“反黑”群一位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反黑群”共有783名成员,在这个群里,粉丝们可以分享自己看到的负面信息,然后反黑站会对信息进行核实,一些活跃的黑粉会受到特别关注。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针对淫秽信息、虚假信息、人身攻击、有害信息等九类信息对博主进行投诉。每个当红明星的“反黑”群基本都会发布一个“反黑”教程,参与方式也很简单。“反黑”群通过粉丝投稿收集微博上的不良评论,比如人身攻击、侵犯隐私,或者其他有损偶像个人名誉的负面信息,然后分类汇总,附上相关举报链接,号召粉丝向平台集中举报。

“如果粉丝与人发生争执,或者发现‘黑粉’,应该举报。”熟悉粉丝圈分工的王俊凯粉丝古古对南都记者表示,后者指的是伪装成某某艺人粉丝,公然招揽其他艺人黑粉的黑粉。

“反黑”任务虽然看似简单,但有时举报数量很大,对粉丝来说并不容易。“每天都要完成任务,用爱产生力量。”上述粉丝说。

南都记者发现,各“反黑”网站在明确概括举报环节的同时,还强调了当天行动的目标,如打卡1万次、转发5000次、圈3个朋友一起举报等。

肖战“反黑特种兵”在一条置顶微博中明确指出了“反黑”的重要性。帖子中提到,新浪已加强举报处理力度,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举报,很可能导致黑号被封号甚至直接封号(即账号瘫痪)。即便举报失败,黑号也会受到限制、权重降低、微博异常需要审核,或扣信用分。

肖战头像。图片来自肖战工作室微博。

每当偶像发布新作品,粉丝圈往往处于高度戒备状态。2019年9月,肖战主演的电影《诛仙》上映,“反黑武士站”发布提醒,预计有黑粉来“黑”,如遭遇黑粉恶意攻击,请提交“反黑”,积极举报。同时也呼吁粉丝保持理性、冷静,不要冲动反驳路人的投诉。他们的言行不受粉丝圈思维束缚,希望大家不要打扰。

不过,并不是所有粉丝都如此理性。“越是红的流量明星,粉丝数量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参与到数据收集、‘反黑’等工作中的个体粉丝也更多。通常,当粉丝圈说某个明星的粉丝‘战斗力’强时,也意味着他们特别擅长吵架。”深谙粉丝圈文化的肖敏告诉南都记者。

“说实话,有时候我真不敢想象黑粉们对一个素未谋面的明星,到底有多大的仇恨。”肖敏认为,如果只是举报过度辱骂、淫秽色情信息,还可以理解,毕竟这也是微博公认的规则。但如果带着“我不喜欢你,所以我要把你打下去”的逻辑去举报,就有点不正常了。

网民呼吁赋予艺人直呼其名的权利

“大号不敢说话,小号里会追星、点赞。”这是小刘的微博习惯。

当粉丝圈“反黑”成为日常,一旦有人在网上对某个偶像发表负面评论,就可能遭到反黑网站的举报、遭到粉丝群体攻击,甚至遭到人肉搜索。

“粉丝不允许、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偶像做出不利的评价,进而进行举报,这其实就是侵犯了别人的表达权。”一位法学教授告诉南都记者,如果再次出现人肉搜索的情况,不仅是侵权行为,还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为了避免被攻击,路人不再直呼明星名字,而是用缩写或其他假名。渐渐地,粉丝圈缩写成了一条规则。比如肖战的缩写是xz,王一博的缩写则修改为web。就连粉丝的名字也有缩写,比如蔡徐坤的粉丝就叫ikun。但有时也会有缩写“撞脸”,比如zyl,可以指代朱一龙、张云雷、张云龙等很多明星。

古古告诉南都记者,粉丝们长期以来习惯用信件的方式评论明星。这让粉丝们很难找到他们,而且他们不会具体提到某个明星。“如果你提到一个名字,很容易被指控造谣。如果你被起诉,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她说。

去年12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了一份名为《“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越轨问题研究报告》的报告。报告发现,明星起诉网友诽谤的案件,往往是由未成年粉丝之间持续不断的口水战引发,随后部分粉丝将怒火发泄到自己所辩护的明星身上,进而对明星进行辱骂、诽谤。

一位长期代理名人诽谤案的律师解释,诽谤其实就是编造谣言、恶意中伤,一般比较容易判断。至于侮辱,不管内容是否真实,如果使用了侮辱性、攻击性的词语,就可能构成侵权。当然,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具体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不点名评论明星,也可能会侵犯他们的名誉权。

在上述报告中,北京互联网法院表示,只要侮辱性昵称能与特定明星形成对应关系,即可视为对明星的侮辱,构成侵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案件中,被告以侮辱性昵称侮辱明星粉丝群体,从而影射、侮辱明星,也构成对明星名誉权的侵犯。

虽然名人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名誉权,但报告也强调,由于名人的工作性质是开展表演艺术活动,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基于公益优先的原则,表演艺术家对于相关批评应当保持一定的宽容度。

报告指出,“特别是针对其专业能力、工作成绩,或者自身不当言行的评价性言论,即便是使用令人不快的、尖锐的、刻薄的语言,只要发言人的主观意图不是恶意攻击、谩骂,表达内容没有明显偏离众所周知的事实,表演艺术家就应该接受和包容。”

有意思的是,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肖战事件中,有人提出收回艺人直呼其名的权利,得到了不少支持。

“以此为契机,不要再纵容粉丝圈,比如提到明星时,不要再用字母,直接写名字就好。”作家“乔麦”3月1日撰文称,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名誉受损,可以反驳、发律师函、起诉,其他正常评论也不要受粉丝圈影响。同时,抵制粉丝圈内各种暴力行为,请让粉丝圈真正管好自己,不要干扰别人正常的网络生活。

一篇详述“肖战粉丝偷袭AO3”的文章提到微博冲粉丝链接,正常的表达是被约束在粉丝圈的规则里的。这套规则是谁制定的,又是谁在遵守?人们终于意识到了网络语境的畸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