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算法揭秘:粉丝交互行为决定笔记推荐,长尾效应显著

这个算法其实从2017年就开始在小红书使用了,如今算法的判断指标比以前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基于小红书广告投放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平台现在更加注重以下几点:

点击率、互动率、完成率、互动价值

但无论数据指标如何变化,内容算法的核心依然是考察笔记带来的粉丝互动行为。

小红书算法揭秘:粉丝交互行为决定笔记推荐,长尾效应显著

粉丝的互动行为间接体现了笔记的内容质量,即使是粉丝量不多的达人,如果评分高,笔记也会被系统推荐给更多粉丝,形成“阶梯式”算法推荐。

评分高的笔记会进一步获得小红书、百度搜索的流量,这种流量的可持续性很强,而且笔记的长尾效应很强,发了几年还能保持点赞、评论的增长。

当然,除了内容本身,账号权重也很重要。

当你的账号拥有一定粉丝量的时候,笔记就会被推荐给你的粉丝,如果粉丝喜欢这些笔记,就会被他们的好友进一步看到,形成裂变式的增长。

小红书本身是一个电商平台,很多用户来到小红书都是抱着类似“逛街”的心情,与抖音等泛娱乐平台有着本质区别。虽然流量很难“一夜爆发”,但长尾效应显著,曝光周期长,因此吸粉概率很高。

只要内容优质、关键词匹配精准,就能够持续吸引用户被内容吸引,引发社交裂变。

直播流量算法

匹配用户的搜索需求,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最终达到促进用户转化的步骤

小红书的电商算法和抖音类似,分配权重和流量。

权重决定流媒体的数量

什么是重量?

简单来说,权重就是系统对每个账号做出的评价,而这个评价是通过综合数据来衡量的,平台对你的评价越高,权重就越高,获得的流量也就越多。

在小红书电商中,“权重”主要分为:基础权重、实时排名权重

1. 基本重量

上面说了,每个账号的基础权重是不一样的,系统会根据账号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表现来决定权重等级,并不是固定的,不进步就会退步,优胜劣汰。

但你以为你的基础体重高,就可以高枕无忧、一直推销产品吗?

别忘了,还有另一种加权机制

2.实时排名权重

每个账号都有基础权重,开播后的流量多少由权重高低决定,但直播间就像水库,如果没有新的流量进来,直播间很快就会空无一人,后续的流量分配机制是怎样的呢?

小红书采用的是实时赛马机制,也就是说你开播之后,获得一波流量之后,如果后续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你需要和你的竞争对手进行同等程度的竞争。

系统每时每刻都在排名,5分钟、30分钟、60分钟,抖音直播流量不断运行着赛马机制,筛选出优质的直播间直播间,分配更多的流量给他们。

第一、初始推流:初始流量等级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基础权重买赞影响账号权重,权重越高初始推流越高,同时口碑评分也会影响我们的推流。

进入数据评估:系统每5分钟、30分钟、60分钟用数据来评估你直播间的表现,主要看互动数据和电商数据(具体关键指标下面会单独讲)

销量榜表现:系统会进行同级排序和PK,若高于前一位,则进入下一级流量池,获得新一波流量,然后重新进行数据评估,若低于后一位,则减少流量或停止流量,甚至退回到初始流量等级。

按照这个机制,实时排名不断进行,优胜劣汰。所以,只有规划好直播的每一个细节并执行好,才能打败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免费流量。

但流量不是目的,转化才是目的,追求转化的前提是流量精准。

那么,系统是如何将我们与精准人群进行匹配的呢?

标签决定流媒体的质量

这里的标签其实可以结合上面的内容算法一起来理解。

在电商渠道,平台也会将用户按照不同的类别、群体标签进行分类,与直播间的内容标签进行匹配,先尽量推荐给感兴趣的用户,再根据感兴趣用户的有效观看、停留、评论、点赞、转化等数据指标,进一步细化直播间标签,进行更精准的流投。

另外,对应上述权重,标签又分为基础权重下的标签和实时标签。

1. 基本重量标签

上面我们说了基础权重决定了系统推送的流量大小,那么基础权重和标签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基础权重由兴趣标签和电商标签构成,给直播间打上兴趣标签,只需要设计直播间人物、商品字段,策划好脚本,就能吸引目标用户看播、停留、互动、成为粉丝。

电商标签需要历史电商订单的积累,才能给账号一个精准的电商标签,通过在初期做一段时间的高密度交易,就可以给账号打上一个基础的电商人群标签。

2.实时标签

这个很容易理解,实时的流量形成实时的标签,在每一场直播中,我们需要用精准的产品规划和付费流量,不断深化账号标签,平台会实时挖掘互动群体、成交群体,推送模式会越来越精准。

综上所述:

以上就是小红书搜索流量、推荐流量、直播流量的底层逻辑,相信大家仔细看完之后会对小红书有全新的认识和认知,如果还有不明白需要交流的话买赞影响账号权重,欢迎加入我的订阅交流群,我的订阅交流群已经重新开放了。

多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