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商家刷单现象屡禁不止,平台如何监管?

今年,电商平台迎来了第十个“双十一”,为了吸引客流,商家们在促销力度上争相出击,一些商家还在“双十一”前借助刷单平台增加销量和好评,以提升产品在“双十一”的关注度,扩大销量。

新京报记者发现,“双十一”前,包括“握手网”、“宝宝网”等多家平台业务频繁,“握手网”客服称有60万“刷单者”,“宝宝网”客服则称每天在线有1万名“刷单者”。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刷单平台有的隐藏在社交软件、语音软件的群聊、频道中,增加隐蔽性,有的平台在线上推出刷单软件,商家注册发布任务,“刷单者”在线抢单。

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商家刷单现象屡禁不止,平台如何监管?

包括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都对虚假订单、虚假信誉等虚假交易行为出台了严格的管理和处罚措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经营者利用虚假订单、虚假信誉,帮助自己或者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情节严重的,最高可被处以200万元罚款,并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新京报记者发现,为防止被电商平台发现,很多刷单任务都要求“刷单者”像正常买家一样,完成三店比价、模拟购前咨询、收藏店铺和商品后再下单等流程,以达到以假乱真、逃避处罚的目的。

刷单任务来自淘宝、京东、拼多多

找到刷单平台并不难,只要在搜索引擎输入“刷单”,就能找到类似的平台网站。

11月8日,记者以找兼职为由联系了刷单平台“握手会”的客服,客服表示“握手会”是一个成立六年的平台,非常安全,随后客服发来了平台软件的下载链接。

在软件首页,可以看到淘宝手机下单、京东手机下单、拼多多手机下单、手机浏览订单等区域,点进去之后可以浏览商家发布的任务,每个任务都包含佣金、押金、刷单账户要求、任务要求等信息。

发行商多以昵称展示,抢夺任务成功后才可看到商家信息。

每个任务的具体要求都不一样,有的要求等级,有的要求地域和实名。“刷单者”首先需要比对自己的账号信息,看是否符合要求。在完成任务前,还要上传自己的等级信息和账号信息的截图,供商家审核。

佣金视任务不同而不同,有的任务需要上千元的“押金”,而“刷单者”级别高,佣金能超过10元。押金与被刷商品价格相同,“刷单者”需用自己的钱拍照交易。平台客服称,商家已在平台存入款项,“刷单者”完成好评后会退还。

有些任务仅需要“刷”收藏或者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佣金大多在1元以下。

记者随机点击了一个佣金为8.15元的淘宝任务,这是某双皮鞋的刷单任务,押金为299元。

商家要求“刷单者”账号等级达到“三心”且通过实名认证,并要求“比对三家店铺的价格”、“购买前模拟咨询,至少问5个问题”、“浏览店铺内其他1款商品”、“收藏店铺和商品”。

往下拉“大厅”页面,粗略估算,至少有数百个假订单任务。“平台上有60多万买家,任务很快就被抢光了。”客服建议新来的假买家,一定要经常往下拉页面,寻找假订单机会。

从抢单到完成任务、支付佣金,所有流程都由平台设计在软件里,“刷单者”无需与商家沟通,不懂操作也可以查看实例。

与“握手网”类似,BabyShua也是一个刷单平台,不过其分散在QQ群和“IS语音”频道,刷单任务由群内“主播”发布。

11月8日,新京报记者访问宝宝刷单网,页面弹出客服提示称,网站除招募兼职刷单员外,还提供店铺信誉刷单、APP注册推广服务。虽然网站设有注册框,但若想了解更多,必须添加QQ客服。

当记者表达想兼职做刷单卖家的意愿时,一位QQ客服解释称,刷单卖家就是帮国内一些知名电商平台浏览、收藏、确认收货、打好评,然后获得佣金,“跟网购是一样的,只不过商家付钱,‘刷单卖家’拿佣金。”

虚假订单平台会员费收入达数百万元

“宝宝刷单网”客服称,他们刷单平台有两种:免费和永久会员。当记者表示想加入免费平台时,客服反复表示,免费平台订单量少,需要预付货款,没有安全保障。“一般一开始让你买几十元的货,然后先预付货款,以后再退还,再后来让你买几百元的货,最后你买了几千元的货,就不退原款了,就是骗局。”

该客服称,他们团队没有免费平台,“刷单者”需缴纳199元会员费才能加入团队,作为派单的商家会员,则需缴纳500元会员费。该客服称,刷单业务涉及国内多家电商平台的店铺。

入群前,会员需填写个人身份信息,上传本人及身份证照片,否则无法办理。商家下单时,可选择自行发送信息或让群员代发。商家根据订单量向刷单者支付佣金。

新京报记者支付500元后,成为该公司IS刷单渠道的商家会员,客服称,渠道内有上万名刷单员和商家,每天至少有1万名刷单员在线。

按照1万多人的团队规模计算,仅会费一项就高达数百万元。

刷单者加入宝贝接单群后即可接单,群内主播会发布接单要求,符合要求的刷单者添加主播为好友,获取接单商品信息,然后按照要求完成找货、比价、收藏、付款、给好评等流程,并截图发给主播,最终刷单者获得佣金,接单完成。

在宝宝刷单群里,有300多名主播和刷单者,9日上午11点至晚上7点,该群发布20多条刷单信息,有淘宝单、京东单、软件注册单等。

另一条刷单渠道上则明确写着:“拼多多2元/单,淘宝4元起。”据客服介绍,商家下单时,要按照这个标准给刷单员支付佣金。

9日,在宝宝刷单网站群内,一名主播发出刷单任务,任务要求刷单者淘宝账号等级必须在“二心”以上,佣金按账号等级结算,“三心”刷单者得三元,“四心”刷单者得四元,货款由商家承担,刷单者无需垫付货款。

在看到记者的账号后台截图和评价管理符合要求后,商家发来了“主打产品”名称“科学实验套装”。“主播”特别提醒,将价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后,锁定“主打产品”会更加容易。记者将搜到的产品截图发上来,确认评价后,对方开始讲解具体的任务流程,“货比三家”、“浏览主打产品三分钟”、“假聊天”、“拍下套装照片”、“支付方式为扫描建行码”。为了模拟正常买家的购物轨迹,“主播”要求记者每完成一个步骤,就提交一张截图。此外,“主打产品”页面顶部和底部的两张截图,时间差至少有3分钟。

完成以上步骤后,记者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并下单。由于淘宝客户端不支持银行二维码支付快手接单平台业务,按照“培训”流程,记者在淘宝网页版上选择网银支付,然后将生成的二维码发送给商家。几分钟后,淘宝显示该商品已付款。一个小时后,该商品的销量从65件上升到70多件。11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注意到该商品的销量已经突破100件。目前,该商品显示已签收,物流信息显示该商品从河南洛阳发出,目的地并非记者下单的地址。

刷单培训视频分为13个步骤

仔细查看刷单要求可以发现,不少“任务”都要求“刷单者”比对三家店铺的价格、进行假聊天、领取物品等。一位电商商家表示,这些操作流程都是为了让“刷单者”的刷单过程更像真实的交易,以应对平台检查。

据了解,包括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都针对假订单、假信誉等虚假交易出台了严格的管理和处罚措施。阿里巴巴每年都会成立专门的团队打击假订单和假信誉,并专门开发识别和处理假订单的模型,对平台系统进行彻底排查。通过完善大数据技术,阿里巴巴平台可以自动识别大部分假信誉行为。京东则自主研发了“反作弊识别系统”,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和处罚措施。

为了应对平台的严格审核,商家也会通过刷单营造真实的购物流程,对刷单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要求。在淘宝刷单网注册成为刷单员后,需要通过培训。

培训材料是两段视频,分为淘宝刷单流程和支付两部分。在长达30多分钟的淘宝刷单流程视频中,“培训师”将刷单流程分解为13个步骤,包括发送淘宝账号信息、货比三家、浏览商品一定时长、假聊天、收藏商品、收藏店铺、支付等。每完成一个步骤,“主播”都要截图讲解。

在支付视频中,“培训师”演示了如何使用银行的二维码让商家进行远程支付。

需要下单的商品被称为“主打商品”,商家有时候不给出自己店铺的名字,只给出一些搜索关键词和一张“主打商品”的图片,让买家在一大堆类似的商品中自行寻找。

在找到“主打产品”之前,买家需要先浏览几款类似的产品,这个步骤就叫“货比三家”。在浏览“主打产品”和其他产品页面时,都有特定的停留时间要求,有时候是3分钟,有时候是1分钟。

为了防止虚假订单被电商平台发现,商家对虚假聊天也有要求,严禁出现“虚假订单”、“虚假聊天”等字眼。

此外,商家对刷单者下单频率也有要求,不少商家在任务中提到“每周不超过5次,每月不超过15次”,也就是说刷单者账号的购物评价次数每周不能超过5次,每月不能超过15次。平台客服表示,大部分刷单者都有多个账号。

商家只能按照“游戏规则”被动下单

假单可以带来高销量和高赞,从而提高店铺等级,增加权重,很多商家都利用这一点来开拓销售渠道。随着各电商平台的发展,各种商品都有比较知名的店铺,一些新开的店铺,即使产品质量好,也苦于店铺等级低,流量太少,无法竞争。所以,为了突破这个困境,很多店铺只好选择假单。

Handshake.com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在Handshake.com上设置虚假订单的店铺“在前几页就能找到”。

抱着创业的想法,27岁的王东在电商平台开了一家店快手接单平台业务,做起了零食生意。然而生意始终不景气,他只好花钱找人到平台上接单。

“新开的店铺等级比较低,销量上不去,唯一能提高店铺等级的办法就是找人刷单,让更多的人找到你的店铺,然后就有流量带动销量。另外,平台的一些活动对商家等级也有要求,这个是硬性条件,如果达不到标准,产品再好也是白搭。”

王东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单3元佣金,加上邮费,刷200单的话,成本就在2000多元。“我开店押金只有1000多元,有的人拿到返还本金的佣金后,就直接向平台申请返还,这等于骗人钱,没办法。”

假订单的背后是店主为了销量的需求。

从事网店运营的小舒透露,电商平台上的网店多得数不胜数,一些新开的店铺只能开假单来引流,否则产品再好也难以打开市场。淘宝也会根据网店的流量在搜索界面推荐网店。为了争夺一个位置,很多网店会花大价钱打造一个“爆款”。

小舒也提到,自己家店铺通常会进行假单活动,以保证商品的销量。在双十一活动前夕,各店铺都会加大假单的频次,希望获得更好的排名和推荐。“如果双十一一天生意好,甚至可以相当于平时两三个月的销量。”

对于假单,淘宝服装店老板李迅告诉记者,假单一直是淘宝店圈的通病。“以前假单很疯狂,但淘宝这两年管得严了,假单都是偷偷摸摸做的。”3年前开店时,李迅加入了三个假单群,以每单5元的价格假了几百单。他表示,去年淘宝开始严厉打击假单,很多假单账号和网店被封禁,假单开始变得鬼鬼祟祟。

在虚假订单的神秘世界里,有些人还会利用虚假订单来设计骗局,只要简单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大量的虚假订单骗局。

据公开报道,今年11月1日,广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中提到有门店凭借其良好的记录和评价,邀请她参与刷单。由于自己在家无业,李女士心动不已,主动添加了短信中的QQ号码。

李女士尝试购买一件100元的商品,随后支付宝账户中就收到了106元的转账,包括100元的本金和6%的佣金。成交后,李女士信心满满,一下子接了10个任务,每个任务都需要购买一件价值2000元的毛呢大衣。

刘女士交了1万元后,只拿到了180元佣金,却没拿回本金,对方让她先完成任务再返还。李女士扫码再转1万元后,客服也没回应。从添加客服QQ号到最后回复,李女士被骗2万元用了6个小时。

“虚假订单最高罚款200万元”

对于虚假订单和声誉造假问题,阿里巴巴将根据法律和平台规则对存在恶意虚假订单行为的商家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如直接下架等。若商家的虚假订单行为涉嫌违法,阿里巴巴平台还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京东,对涉嫌欺诈交易的店铺,将进行降级、下架处理,情节严重的店铺将进行关店处理,并限制其参与京东的营销活动。

针对虚假订单平台受到处罚的案例已经有很多。

2017年6月,全国首例“刷单炒口碑”案件在杭州宣判。25岁的李某创建“零距离网商联盟”网站,利用YY语音聊天工具建立刷单炒口碑平台,吸引电商卖家成为会员,收取300元至500元不等的押金和40元至50元不等的平台管理维护费、体验费,并组织会员通过平台发布或接受刷单炒口碑任务,一年多时间非法获利90余万元。杭州市余杭区法院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原判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92万元。

对于商家刷单现象,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表示,此类“刷单”、“付费差评”近年来盛行,逐渐成为网购的“毒瘤”。不少网店老板雇人帮忙“刷单”,人为制造虚假销量、好评,在增加自身好评的同时,也增加同行的差评。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论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周兆成认为,很多刷单差评者通过更换不同的IP地址和账号,将自己的违法行为伪装成正常消费,受害商家和消费者很难获取违法者的证据。但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必须加大对刷单差评者的打击力度,通过平台后台监控数据将其纳入消费者诚信数据,加大对差评者的处罚力度。根据不同行为造成的危害程度,在交易端和评价端以梯度拦截的方式对账号进行限制。对于恶意差评特别严重的ID,系统会要求其完成一系列的身份认证,如果认证不通过,该ID将被永久封禁。

周律师表示,对于制造虚假订单的商家,也应加大处罚力度。新修改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同时,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也会加大,第20条明确规定,情节严重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吊销营业执照。除了加强查处力度,相关部门还应通过技术手段督促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新京报记者 刘静瑜 李明

来源Ph">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