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增长还远未到达天花板。
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集团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123%,超过市场预期的799亿元。
这是拼多多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实现三位数营收增长。
这是拼多多“高质量发展元年”提交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过去几年,拼多多逐步完成从速度到质量、从快到稳的转变。2023年4月,在接过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重任后,拼多多首次提出进入全面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把提升质量作为首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听起来很普通,但这份财报背后,是拼多多围绕这一战略采取的一系列助商惠民举措,不断获得用户和商家的积极反馈和广泛支持。在整体消费稳步回暖的背景下,四季度平台整体消费表现持续向好,消费升级需求推动了国货潮流品、优质农产品的供销。
正如赵家珍之前所言,“高质量发展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回报比想象中更快、更大”。
还有持续技术研发的赋能与支撑。财报显示,拼多多集团去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为29亿元,全年研发费用达110亿元。拼多多集团董事长兼联席CEO陈雷表示:“今年我们将保持投入力度,发掘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质生产力,提升农业、制造业前沿技术支撑能力。”
回顾拼多多高质量发展,清晰的战略和路线图逐渐显现。
差异化让拼多多找到“新金矿”
2023年,作为拼多多纵深实施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年,拼多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差异化战略,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赵家珍表示,“这样的成绩也鼓励我们更加积极、更加坚定对高质量发展进行长期投入,在‘更多实惠’和‘更好服务’两个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帮助消费者实现高质量的消费升级。”
通过农云行动等一系列扶持国货的举措拼多多助力网站,拼多多持续投入优势资源,大力扶持精通农业/制造业、又懂电商的新农民、新工匠,带动了农业、制造业产业带就业和从业人员增收致富,推动各地打造更具韧性的数字产业带。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拼多多通过多场“国货团建”主题直播、国货节等大型促销活动,持续给予流量和补贴支持,助力制造业品牌扩大影响力。
例如,国货节期间,某品牌洗衣皂的日均销量增长了十几倍,工厂的生产能力从每天4吨增加到40吨,车间工人数量也增加了两倍。
国货从诞生到崛起,乃至引领行业,需要品牌与平台的共同努力。
今年,平台将继续开辟新老国货新赛道,与中国品牌共同成长,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消费体验。
农业是拼多多的核心业务。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游平台,拼多多去年四季度积极支持科普场大赛的举办,并为科普场重点关注的科技农产品提供流量和补贴支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培育农业优质新生产力。
去年,拼多多启动“农云行动”,深入陕西、四川、山西、云南、湖北、福建、山东、江苏等农业生产带,为当地商家提供专项电商运营培训和一对一针对性运营指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增加就业。
农云行动还被国家发改委中国城镇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评为“全国县域振兴典型案例”。
今年,平台将加大对“农云行动”、农研大赛等农业重点项目投入,继续推动各地打造更具韧性的数字农业生产带,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化战略,实现了农产品更加丰富和消费升级的双向发展,让更多国货品牌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当今消费者青睐的消费品。
例如去年双11大促前三天,拼多多百亿补贴用户数突破6.2亿,一线城市用户订单量同比增长113%,四五线城市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67%。
在为用户省钱的同时,平台也帮助商家卖出更多商品。双十一期间,闪购频道为超过10万家中小商家提供了增量引擎,农产品、国货、全球购等40多个细分品类实现翻倍增长。
加入百亿补贴计划的农产品、国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全球购业务,百强品牌中有21个品牌同比增长超过300%,59个商品日销售额过百万。
在拼多多,凭借“中国用户量最大的电商平台”的磁力,商家云集,保证了商品的丰富性,农产品零佣金政策的支持,更巩固了其“中国最大农产品上游平台”的地位。
随着以农业为重点的差异化路线持续见效,这也将成为拼多多新的发展“金矿”。
正如拼多多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赵家祯所言,“平台收入的增长是我们有效的促消费举措和消费全面复苏的结果,更是我们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更多价值的结果。”
极致性价比让拼多多找到“新支点”
要找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质量是不能忽视的。高质量的供给才能带动更多高层次的需求。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过剩,就是因为供给质量差。只有高质量的供给,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消费的需求。
回顾拼多多一年多的发展,特别是在优质供给侧的布局,品质价格比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财报显示,拼多多第四季度研发费用为29亿元,全年研发费用高达110亿元,再次突破百亿大关。可以预见,未来,持续的研发投入将成为拼多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事实上,作为一家长期扎根“三农”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已经意识到持续研发投入带来的农业附加值红利,也找到了从供给侧寻找新的发展突破点的路子。
2021年8月,拼多多成立“百亿农研”专项,该专项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标,而是致力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目标是进一步激励和让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有获得感。
目前,拼多多已先后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机器人、智慧农业、未来食品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冠军团队“智多美”目前已研发出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环控等硬件、软件、算法产品,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已在辽宁、云南、安徽、内蒙古、上海、北京等地输出40套系统,助力草莓、蓝莓生产。
去年四季度拼多多助力网站,拼多多积极支持科技院大赛举办,对云南楚橙、四川丹棱橙、宁夏滩羊、陕西眉县猕猴桃等科技院重点扶持的科技农产品加大曝光和补贴。
以褚橙为例,为了帮助褚橙扩大销量,平台在2019年与其达成战略合作,随后通过百亿补贴给予大力支持。去年11月,平台与央视新闻合作直播进博会,褚橙成为上架的7款水果之一。
随着研发投入为拼多多不断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其发展也找到了新的支点。
此外,拼多多不断加强平台治理,以良好的生态诠释品质优先的发展战略。
优质供给与优质消费并非天然“相连”,只有依托优质平台生态,才能实现二者良性循环。
赵家珍上任以来,就把平台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
内部推进的第一个项目是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随后又开展图书品类管理及版权保护专项行动,对平台上封建迷信、色情低俗等产品及店铺进行系统治理。
在“保护未成年人”专项行动中,拼多多平台全面禁止销售对未成年人有潜在危害的“亚硝酸盐”,这也是国内首个全面禁止销售“亚硝酸盐”的电商平台。此外,平台还对未成年人购买“非厨刀”实行实名制,杜绝流向未成年人的隐患。
在图书治理与版权保护领域,拼多多采取治理与保护“双管齐下”的策略,通过七大举措持续优化平台生态,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将逐步对平台上的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类商品进行系统化治理,包括成人用品、图书音像制品、魔术道具、服饰、衍生品等,在加强店铺合规培训的同时,开发技术模型,通过技术和算法,提高在不同场景下对低俗内容的识别和封禁效率。
随着拼多多持续投入研发、加强平台治理,拼多多“质量第一”的发展战略正助力其向全新“百亿生态”发展。
在这样一个全新“百亿生态”的支撑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拼多多将在2024年这个深化高质量发展之年再创佳绩。
结论
通过回顾拼多多新一期财报,不难看出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需求侧,我们将继续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稳步推进高质量普惠和服务;
供给侧,继续扎根实体经济,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数字化和实体经济融合;
生态方面,我们将刀刃向内,加强平台治理,同时设立“百亿生态”专项,扶持中小商家和优质商户,促进生态健康共赢。
如今,拼多多已进入第九年,致力于帮助优质产品与消费者实现更多双向沟通。
会昌观察
创始人孟永辉
专注于商业思考和研究
每周一篇浏览量超过 10 万的文章
孟永辉
资深作家、专栏作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