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年货节”,北京居民李典也在直播间忙碌地“买买买”,但她觉得自己最近变得理性起来。“现在我不会花很多时间蹲在直播间,而是想买东西的时候,就花几分钟到顶级主播的直播间,浏览当天的商品,买下自己需要的,没货就立刻退出直播间。”李典在直播间以优惠的价格买到过不少好东西,也遇到过“东西没有主播说的那么好”甚至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我感觉最近直播行业越来越规范了。”
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布消息,依法对网络主播黄婧(网名:薇娅)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处以罚款共计13.41亿元。随后,薇娅各平台账号被封。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人们惊讶于网红经济创造的财富神话,也惊讶于直播行业乱象丛生。
确实,这并非网红第一次“失态”。“水军”刷单、卖假货、偷税漏税……伴随着网红经济交易量的不断攀升,各种乱象也从未停歇。近两年,随着各项管理措施的出台、税务监管的加强,一个明显的信号浮现:
直播货等网红经济如野马般肆虐的时代已在喧嚣中过去,只有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转向更健康的增长方式,网红经济才有长远的未来。
进展神速:去年直播带货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
“3、2、1!快去链接!”“买它”,这些如今已耳熟能详的口号,在两年多前还未“流行”。在李典的印象中,2019年她就听说过李佳琪等头部主播的名字,但那时她还没看过直播。“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去哪里看直播,跟朋友聊天后才知道,淘宝居然有专门看直播的APP。”李典回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她外出的时间少了,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慢慢地,她开始跟着头部主播下单购物。
回顾电商直播的发展历史,随着资本的涌入、疫情的助推,近两三年来整个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有媒体甚至用“快速催熟”一词来形容这一行业的发展。
“疫情期间,很多商家线下经营受阻,库存压力较大,直播这种销售方式,为销售困难的门店找到了出路,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在电商平台、商场等的积极推动下,直播发展迅速。”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直播商用户规模达3.88亿,占网民整体近四成,近三分之二的用户在看完直播后进行了购买。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注册的直播公司数量较2016年增长10倍。电商直播等网红经济吸引大量从业者入局,从事网红经纪的MCN机构实现井喷式增长,由2015年的150多家增至2020年的2万多家。报告指出,2020年新增销售额过亿元的直播间近千个,预计2021年直播市场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
网红主播强大的变现能力,吸引了众多明星、创业者等加入其中,试图分一杯羹。从整体销售表现来看,直播的“火爆”不仅让不少新国货品牌家喻户晓,为农副产品打开了更多销售渠道,也带动了线上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近两年平均增速为13.4%,明显高于线下消费。
毫无疑问,直播带货等网红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直播带货涉及的商品种类繁多,直播的内容展示、实惠的折扣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助力了我国消费市场的繁荣,对国货、潮牌商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盘和林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对记者表示,直播作为传统电商的迭代模式,加速了网络消费的高增长。商品的线上互动、全方位展示,让消费者更加便捷地了解、选择商品,有利于扩大消费规模,创造更多消费增长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乱象横行,夸大宣传、售假、虚假订单等问题层出不穷。
和任何一个疯狂发展的行业一样,网络红人直播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就像一件华美的长袍上爬满了虱子,光鲜的背后却是一片狼藉。
去年双十一期间,浙江省消保委对淘宝、拼多多、京东、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和17位主播直播带货情况进行了消费者调查,发现帝人小小凤、云云等5位主播的直播间存在夸大宣传、使用绝对化广告词、与其他直播间比价等行为;知乎严选、容味七号(小选阁)等主播的产品质量不达标;李佳琦、贝贝兔的直播间分别发现1个批次、2个批次产品标签不规范。
这只是冰山一角。此前,主播辛巴因“假燕窝”事件备受关注。除了他之外,售假的主播还有很多。薇娅、李佳琪等主播的直播间,时不时被曝出商品与图片不符、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时,经常会遇到主播不采取任何售后行动、把责任甩给商家的现象。
从价格角度,去年双十一期间,李佳琦、薇娅与欧莱雅曾因定价问题发生争执。当时有消费者发现,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产品价格高于欧莱雅门店价格。欧莱雅解释称,这是天猫官方跨店优惠券叠加导致的。当时舆论迅速分裂成两波,有人认为欧莱雅没有履行全年最大力度的承诺,是不诚信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头部主播凭借近乎垄断的地位,要求全网最低价,不合理。“全球直播货已久”的词条立即登上热搜,“不蹲这些主播的直播间,难道不配低价购买吗?”有网友反问。
一些中小商家在知名主播面前,并没有太多话语权。往往在支付了高额的坑位费之后,直播间的实际销量却不如预期。“水军”刷单、虚假交易营造的“假象”让不少中小商家“花钱买寂寞”。据媒体报道,某公司近期联合某网红主播举办扶贫公益直播助力农产品销售等,成交额约45万元,但实际销售额只有10万元,假单比例高达78%。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一方面,虚增观看人数、淡化销售数据等有影响力的指标造假,形成了产业链,另一方面,恶意刷单、花式踢人、虚假举报等同业竞争也污染了直播生态。” 早在2020年双十一之后,中消协就在报告中写道。
在盘和林看来,网红直播货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利用水军引流的方式不当博取关注;虚假宣传,商品错配,售后服务差;虚假定价,商家、主播先标高价再打折,消费者实际上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反而付出大量时间成本;场内费用和佣金增加渠道成本,这些成本要么由供应商承担,要么转嫁给消费者;为了流量放弃底线,突破内容创作的边界等等。
“这些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用户体验,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另外,随着直播行业马太效应、二八现象的出现,拥有顶级流量的主播进一步提高了直播的门槛,增加的成本也给商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盘和林的观点有数字支撑:虽然主播类型日趋多样,但主播带货马太效应凸显,李佳琪等顶级主播吸纳了大部分流量。据研究测算,排名前十的主播占据了近55.75%的市场份额。
赵平表示,这些问题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虽然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主播和企业仍应坚持正道、勇于创新,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监管举措:多部门收紧管控 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薇娅逃税被处罚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税务机关均发布通知,要求明星艺人、网络主播尽快自查补税。
这并不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出手,近两年来,针对直播等网络营销的管理办法和专业规范已逐步落地。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随后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严格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2021年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从网络交易经营者、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对直播等网络交易进行约束;4月,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直播营销活动从业人员的行为红线; 9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网络演出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快手怎么买流量让直播间有人,将所有直播活动的主体纳入管理范围。毫无疑问,监管部门正在收紧“缰绳”,规范直播等网络红人经济。
杭州税务局稽查局在回答记者关于薇娅逃税案的提问时表示,平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对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分网络主播的税收违法行为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税务机关依法查处相关网络主播的税收违法行为,有利于平台经济长期规范健康发展。税务总局也表示,坚决支持杭州税务机关依法处置薇娅逃税案,同时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坚持依法严厉查处各类逃税行为,坚决维护国家税法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税费服务,推动新经济、新业态在规范中发展、在规范中发展。
税务部门的这一表态,体现了各监管部门的一贯态度:我们从不否认网红对平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否认平台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但无论是直播行业还是平台经济,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都必须告别乱象,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赵萍认为,为了让网红卖货更加健康地成长,需要把直播带货等网红经济纳入法制发展轨道,让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坚守法律底线,合法合规地开展经营和创新活动。需要加强对网红经济主体及相关行为的合规监管,从网红经济供应链各个环节入手,从产品生产、网络销售到售后服务,都要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水军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排查,不能让消费者被‘虚假流量’误导,以免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质量、售后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消协等组织要行动起来,帮助消费者维权。对于坑位费、佣金问题,行业组织要发出倡议,限制佣金比例,不要过分增加商家成本。对于偷税漏税问题,税务部门一方面要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税务监测体系。对于以流量为主导、谋求脱颖而出的营销行为,电商平台要利用算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直播商企业也要对主播进行合规教育,约束其行为。”盘和林建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务贸易研究所研究员高宝华表示,要加强对头部直播间、头部主播及账号、大流量或高交易量直播活动的重点管理和合规性检查,引导各类主体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快手怎么买流量让直播间有人,从商品供应、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建设等多维度构建规范的直播供应链体系。
盘和林坦言,直播商最终是否能造福社会,取决于两点:第一,直播电商是否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消费;第二,直播电商在保持合规运营的前提下,是否降低了销售渠道成本,让供应商和消费者都受益。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我们希望网红售卖行业在经历冲击和调整后,能够真正惠及更多商家和消费者,发展得更加稳健、长久。(记者 陈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