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络:黄云欣
工作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周女士,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打开了沉寂已久的手机软件Soul。当软件首页弹出时,她感觉手机不停地震动。没一会儿,被誉为“恋爱神器”的Soul就为她匹配了十几位“潜在对象”。
“就像是批发找伴侣一样,很多人会突然来找你,问你是否想约会、聊天。”周女士告诉《投资者网》。
正是这款被贴上“极高撮合效率”和“批发对象”标签的社交软件,在北京时间5月11日正式提交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众多社交软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作为社交APP的Soul也即将上市,自然引发众多用户和投资者关注度的急剧上升。面对市场口碑分化严重的实际情况,大家不禁要问:上线5、6年的Soul如何快速开启上市之路?
收入暴涨令人意外,广告支出更令人震惊
毫无疑问抖音怎么买流量上热门,Soul近年来可观的营收增长是支撑其赢得投资者信任的重要因素。
从Soul提交的招股书可以看出,近两年Soul营收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Soul总营收约为7070.75万元(人民币,下同),但2020年Soul总营收飙升至4.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4.33%。
其营收在2021年也在增长,截至2021年3月31日,Soul三个月内取得了营收2.38亿元的好成绩,同比增长259.83%。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营收增速惊人,但费用支出造成的损失依然没有被公司招股说明书所抵消。近两三年来,Soul每年的广告费用都高于其每年的营收。对此,Soul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广告费用主要包括用于推广我们品牌和服务的线上广告。”
Soul的广告费用近几年大幅上涨,因此网友们总能在各个网站、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它的身影。95年出生的肖峰告诉《投资者网》:“我晚上下班后看抖音时候,每看几个视频就会给我推荐Soul的广告。”不少网友也看到了抖音广告,有的人就是因为这个下载了Soul。
此外,无数网友在QQ空间、微博、知乎上看到过Soul的广告,很多不使用Soul APP的网友也对其广告印象深刻,可见其广告影响力之大。
除了在社交、短视频等平台投放广告,Soul 还赞助了综艺节目,并借助节目的火爆收获了不少流量红利。作为《侦探是谁》第六季的超级搭档,Soul 在节目的开场、结尾、中间都植入了广告。热门综艺《U Can U Bibi》以“我的另一半有异性soulmate,我该介意吗?”等热议话题,巧妙植入了 Soul 的广告。
毫无疑问,炒作提升了Soul的知名度,但高于收入的广告费用却影响了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Soul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49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6.01亿元。
到目前为止,2016年11月上线的Soul似乎还无法完全平衡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投资者网》向Soul CEO张璐致函询问“连年亏损的Soul是否有信心在近几年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扭亏为盈”等问题,但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口碑两极分化、定位不清频受质疑
广告满天飞,口碑两极分化,这就是Soul的真实写照。
一些网友在Soul上成功找到了另一半并见面,也有网友表示在Soul上可以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在公众焦虑的时代,Soul为陌生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让一些现实生活中内向的人在网上放飞自我。
然而,拥有大量用户流量的Soul却常常受到诟病。Soul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低成本开始交往,获得优质关系”。所谓的“优质关系”被部分Soul用户认为是噱头。周女士告诉《投资者网》:“随机匹配的人太多,优质对话很少。”
打开Soul APP,会发现Soul专门设置了“Soul测试”板块,平台利用大数据,根据用户的测试答案,为其匹配更合适的沟通对象。
同和心理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魏震在体验Soul的测试题后对《投资者网》表示:“Soul的测试题有些更像是趣味测量类型,但我对Soul的大数据匹配准确度、匹配测试设置的原理等并不是十分了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匹配测试能够促进和增加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趣味性和互动体验的心理需求。个人认为,这种匹配测试体验可以作为消费者的参考,不宜过分依赖测试的匹配结果。”
除了大数据匹配出的“对象”质量受到部分用户质疑外,Soul还受到平台监管层面负面问题的困扰。
Soul用户张强(化名,下同)告诉《投资者网》:“想马上约会的都不算什么,Soul上色狼多得是,但这也是这类交友软件的共同弊端。”
另一名用户陈琳表示:“本来以为Soul就是一个可以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或者聊天的地方,没想到一上线就被性骚扰。”
事实上,早在2019年,Soul就因涉嫌涉嫌涉嫌色情内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被国家网信办点名。据媒体报道,“Soul号称是基于心智的智能社交APP,功能是寻找‘灵魂伴侣’,但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监管不严、对年龄限制、‘软色情’内容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Soul官方微博此前发布微博称:“Soul的定位不是一款交友软件,而是Soul为Z世代链接的一个社交元宇宙。”
Soul 的定位究竟如何?是能洗刷社交软件洪流、服务 Z 世代的社交软件,还是专注于满足男女关系需求软件软件?还是能突破前两者,另辟蹊径?用户只能拭目以待。
增值业务的稳步增长难道只是别人给的恩惠吗?
Soul在招股书中提到,“我们主要通过增值服务创造收入,包括虚拟物品和会员特权,用户可以通过Soul币(虚拟货币)购买虚拟物品和特权。”
从增值服务收入来看,Soul近两年确实呈现了稳健的增长趋势。据媒体报道,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Soul平均月付费用户数分别为26.89万、92.93万、154.45万;APP平均每付费用户月付费金额分别为21.9元(人民币,下同)、43.5元、48.6元;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APP平均月付费占比分别为2.3%、4.5%、4.8%。
不过Soul的每位付费用户平均月付费金额以及用户付费比例一直都不太高抖音怎么买流量上热门,不足50元的每位付费用户平均月付费金额以及不足5%的用户付费率似乎都表明了Soul目前货币化效果不佳的困境。
Soul变现不佳的困境与其目标用户群体“Z世代”息息相关。李晓玲是一名今年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学校里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无聊又无所事事的生活”让她下载了Soul,并成功在Soul上找到了一位网恋对象。
她告诉《投资者网》:“因为没钱,所以从来没想过花钱在Soul上买虚拟礼物。”小玲称,因为她和现在的网恋对象在Soul上聊得很开心,所以没过多久就加了微信,所有的聊天都在微信上进行。
因此,原本打算成为交友桥梁的Soul,最后却成为了其他社交平台的平台,这种情况是现实存在的。
李小玲只是Z世代部分用户的缩影,这些人没有足够的积蓄,所以不会在Soul上花太多的钱。热门用户Z世代指的是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这部分人群目前是12到26岁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大多没有工作或者刚刚开始工作,没有太多积蓄,所以他们的消费心态并不会太激进。
如何让Z世代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产品买单?这是困扰包括Soul在内的社交软件的问题。
Soul或许意识到了问题,并在2021年第一季度努力拓展新业务。招股说明书显示,Soul在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通过Giftmoji服务创造收入。“在Giftmojis服务中,虚拟礼物可以兑换实体礼物,实体礼物由Soul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提供,用户可以在Soul上购买Giftmojis并发送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从Soul的供应商合作伙伴那里兑换商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Soul 在这项新业务中扮演了电商公司的角色,成为了用户的购物平台。毫无疑问,Giftmoji 服务在消费模式上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趣味性,但这样的消费模式能否打动 Z 世代,让 Soul 营收实现可持续增长、完成净利润逆转,仍有待观察。
“跟随你的灵魂去寻找你。”这是打开灵魂页面后弹出的第一句话。承载了很多人灵魂的灵魂,现在也需要寻找自己的“灵魂”。
或许Soul还处于花钱获取用户、争抢流量的阶段,还没有找到一个最优的模式来将“花钱获得的流量”变现。如何改变用户观念?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如何打造更好的盈利模式?带着这三个问题,Soul开启了上市之路。对此,用户会继续期待变化,投资者也会持续关注它的发展路径。(四维财经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