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互联网水军的主战场。
网络上的水军组织严密,行动统一,执行力强,总能在热点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占领评论区,制造出一大堆好评或者一大堆差评。
很多时候,看客们总是被蒙在鼓里,看不到真相,分不清是非,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水军的帮凶,落入被操纵的舆论陷阱。
在新能源市场,互联网水军泛滥造成的乱象其实由来已久,那么,互联网水军究竟是如何组织、如何运作的呢?
从哪里来
在战场上,雇佣兵是为了钱而工作的,只要价格足够高,任何人都可以雇佣他们。
互联网也是一样,哪里最赚钱,哪里就会有水军。一位从事过水军行业的受访者谈及自己的经历说:“一开始我在淘宝做假单,后来假单不流行了,就转行做水军了。车不是唯一的业务类型,但现在车的任务很多,你想做,天天做都可以。”
“任务”是指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要求,显然,在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各类任务层出不穷。
水军的任务方向也紧跟市场节奏,“现在我们接到的任务基本都跟新能源品牌有关,10个任务里有9个是新能源的,以前燃油车的任务很多,现在几乎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看,水军产业似乎比汽车市场更早完成了新能源转型。
至于具体哪些品牌使用了互联网部队,大家基本都讳莫如深。不过,根据互联网部队的介绍,数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只要是新能源品牌,就会有互联网部队。即便是从来不打广告的品牌,也会有强大的互联网部队团队。品牌打不打广告,跟是否聘请互联网部队没有直接关系。”
除了汽车品牌本身,很多专业的营销团队也会参与其中。另一位资深水军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找了水军赚零花钱,拉我进群的应该是专业团队,而不是某个品牌的人。比如他们可能会批评比亚迪,但同时也会帮忙发一些关于比亚迪的正面帖子。只要给钱,他们什么单子都接,他们就是分销,我们只要拿到钱就行,其他的不管。”
其实,网络水军只是这条黑色传播链条的最底层,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水军在操纵舆论,但水军背后那些神秘的雇主才是真正的主谋,他们可能是车企、公关公司、自媒体博主,甚至是持有车企股票的股东,归根结底,他们才是利益相关方。
但底层水军的收入其实很少。“就像假订单一样,他们(雇主)会在群里发布各种任务,通常一条评论几毛钱到1块钱不等,效果好的话能得两三块钱,如果能写出一篇几百字的长文,提成就更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每月赚300-400元是底层水军的普遍收入,如果想赚1000元以上,就需要全身心投入,或者准备多个账号。“钱对水军团队来说不算什么,他们有一面墙的手机专门做这件事,相比之下,我们的账号更值钱。”
据《每日汽车新闻》对两家网络喷子机构的暗访发现,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对人力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少,很多评论都是机器自动生成的,脚本会自动抓取相关车企的关键词,然后批量发布评论。
因此在各大平台都能看到“10个阅读,30个评论”的现象,当然这样的水军质量不高,价格也相对便宜。
如果是有内容有信息的真人评论,价格会从几毛钱飙升到两三元,有些非常专业的评论一条要十几元。这些评论通常需要找懂车的内容团队来购买,所以一般车企只有在重大新车上市或者需要维护重大差评的时候才会使用它们。
至于点赞、转发、收藏这类操作,由于无论是车企还是观众本身都不重视,已经变得非常边缘化,大多成为“评论”业务的附属品。
各大平台的水军价格也根据平台重要性分为不同档次,据《每日汽车电讯报》获得的一份水军中介报价单显示,在视频平台中抖音买1000多少钱,爱奇艺、优酷、腾讯的评论价格最低,最低购买量为20条评论。
然而B站、抖音上的评论价格是普通视频平台的10倍,而且会有“现在评论处于严格风控状态,可能会被屏蔽不显示”的提示,但买家依然络绎不绝。
有节奏
和其他网络兼职一样,水军的组织也很隐秘。“微信群经常被封,所以我们一般都在QQ群里接任务,但QQ群经常换,基本一周一个群,如果长时间不做,估计就会被踢出去。”
在水军群里,从任务的发布,到委托的执行、结算,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考核标准,群里的每个人都会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包括内容方向、发布时间、发布数量等。
至于考核方式,水军完成任务后需要把评论截图发回群里,群主核对无误后才能收到货款,交易方式一般是支付宝密码红包、QQ当面红包,双方很难直接联系,如果是微信转账,付款账户也会经常变动。
“他们(雇主)会针对某一事件提供几个关键词,比如‘XX品牌+刹车失灵’、‘XX品牌+自燃’,然后我们根据关键词在各大平台进行搜索,对相关帖子进行评论,内容可以自由表达,但必须限于话题,否则就拿不到报酬。比如说,以后如果我看到XX品牌的车,我就要敬而远之。”
“还有一种形式比较简单,我们不用自己发,直接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他们会提供帖子的链接和内容提纲。至于发布平台,哪里有人气我们就去哪里,最火的就是抖音、今日头条,汽车垂直网站也可以发。另外,我们也会经常在各种新闻账号、各种热搜下的车评人那里留言。”
据了解,在不少水军群里,直接复制粘贴的都属于普通任务群。这种需求属于“劳动密集型”任务,需要大量账号,但每单佣金只有几毛钱。如果想赚得更多,就需要进精品群,精品群里的内容会更“真实”,任务难度也会更高。
很多短文都来自精英群体,抹黑对手是这些短文最常见的主题。“很多时候,他们让我冒充某个品牌车主,然后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比如车机使用过程中电脑死机、电机异响、无法充电、行驶过程中电动座椅晃动等,很多问题完全是捏造的。”
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汽车报》透露,只需1000元“推广费”,就能把一则假新闻通过买粉、转发、差评等方式炒作起来,在各大平台被数亿人阅读。
“刹车失灵”、“电动车自燃”、“高速路发动机故障”等关键词都是网络喷子们的拿手好戏,一则300字左右的假新闻屡见不鲜。各大新能源车企也因无法忍受无休止的抹黑中伤,纷纷在微博上开设法务部账号。
除了抹黑竞争对手,为热门事件导基调也是水军的重要任务,但比其他任务更难,主要是因为他们要抢先一步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控舆论方向。
“网上很难让人看到真相,有些可能还没定义的东西,他会先让我们在评论区带节奏,让大家的评论偏向一边倒。比如前段时间某品牌的刹车失灵了,官方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他就让我们发帖说这个人肯定是踩了油门,最后还说要相信官方,期待最终的检测结果。”
某新势力公关部一名员工向《每日汽车报》透露:由于新势力逐渐形成粉丝俱乐部,旗下有多家大车主群体,大家的敌意感比较严重。
所以现在高级水军会混迹于各个社交群,刺探消息,必要时在敌对社交群里散播虚假信息,煽风点火,引发舆论,再通过买流量等手段发酵事件。这一套流程成本极低,但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其实这样的过程早些年在娱乐圈、影视圈就已经经历过一轮变革,水军的套路和战术已经非常成熟,无缝切入到汽车圈。
早些年,汽车品牌并不太重视平台舆论,近些年随着新品牌的崛起,微博、抖音等平台逐渐成为战场,需要CEO们挺身而出为各自的产品加油打气,水军混战自然在所难免。
“站在一个普通路人的角度,我觉得很多喷子的观点还是比较中肯的,有正有反,并不是直接的单方面攻击,有的观点甚至一点都不极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相比之下,还是有点虚假客观。”
但对于潜在买家来说,真正的用户评论却被这些“伪客观”评论淹没,永远不会脱颖而出。
消灭海军力量更加困难
汽车市场发展至今,不少车企被水军“绑架”,无论是新车发布,还是应对危机事件,雇佣水军占领舆论高地,已经成为车企的“基本操作”。
当然,车企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但他们既是水军的受害者,又是水军背后的主导者。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车企很难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就像前几年,不少车企开展了整顿水军的行动,但收效甚微。一些车企甚至一边高喊治理,一边暗地里做着贼喊捉贼的事。
从传播角度看抖音买1000多少钱,雇佣喷子其实是一种短视的做法,喷子肆意妄为、内容难以管控,会给行业带来无尽的后患。
于是我们看到,网络上的偏激、愚蠢的言论越来越多,各种极具煽动性和误导性的“文章”也屡见不鲜。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没有人关心真相的时候,谁敢第一个放下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