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王炜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快手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产业发展论坛”3月31日在成都举行。
微短剧正在走向新的进阶节点。
在行业重头戏之一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微剧领域首次有了专门的分论坛。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在分论坛上对微剧的发展定位给出了官方指导:用“小切口”讲述中国故事的“大主旋律”,用“小体量”呈现中国人的“新群像”;同时,他表示将加快对微剧内容的审核,以及对微剧创作、传播的引导和管理。
显然提出高要求其实代表着一种肯定,说明微短剧正在成为内容产业真正的主流赛道之一。
这场对短剧未来具有坐标意义的论坛,由快手主导。作为最早入局并在规模、品质、商业化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的平台,快手在短剧方面的投入和成绩以及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显然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普遍认可。当下,意识到短剧爆发式发展背后的新矛盾诉求、新机遇、新挑战,这场分论坛成为又一次及时而主动的出击。
正如快手副总裁、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毅所言,“微短剧已经成为影视行业新的增量机会,我们甚至看到微短剧有机会撬动影视行业的深层次变革。”快手在继续加大微短剧发展的权重快手快速提高粉丝的技巧,也在用自身力量撬动整个影视行业,推动微短剧的正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年明确步伐 优化短剧制作流程
此次互联网视听大会微短剧分论坛,只是快手今年将在产业市场采取的动作的一个预热。
陈奕奕已经宣布,今年下半年,快手计划结合已有的“金剧奖”,举办一场全新的微短剧行业活动。这是快手自身的“拓展”,从通过“金剧奖”引导其平台生态内的微短剧发展,到为整个行业提供重要输出;而显然,也是为了给整个行业提供独立、规模化体系的更大范围的经验、资源、能力的领域空间。毕竟,微短剧虽然已经开始“滚”,但滚的却是内容。这个领域在快手眼中还处于“青少年时期”,成长挑战颇多,需要的是搭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共同谋划下一步发展。
快手副总裁、快手娱乐业务负责人陈奕奕
由此可以看出,快手在微短剧发展上始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四年间,短剧从处于发展初期,到逐渐规模化、标准化,对于一个新兴的内容领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快的过程。而重要的是,行业尽最大努力警惕网剧、网络电影早期出现的粗暴、混乱现象,希望尽可能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快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关键点就是:思考超前、脚步清晰、敢于投入。
在微剧分论坛上,快手娱乐剧集业务中心负责人余柯提到了2019年的情况。当时他们已经在制作两分钟左右的微剧,用户对这些内容的评论是“这个影视剪辑挺好的,怎么能放到完整的电视剧里看呢”——“歧义”是当时的关键问题。于是那一年,快手成立了快手小剧场,率先明确了微剧的初始身份,让其内容有了独立、专属的通道,引导用户的认知。
快手娱乐剧业务中心负责人余柯
随后在2020年,快手开始推出“星光计划”和“金剧奖”,作为行业内最早针对微短剧创作者的分成扶持政策和专业认可奖项,快手借此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创作力量进入微短剧领域,为内容的优质化、规模化奠定重要的前期基础。冯胜勇总监也在本次分论坛上指出,重点视听平台的微短剧扶持计划已经成为各方创作力量聚集的蓄水池和行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到了2021年,微短剧领域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这一阶段快手开始有针对性的市场发力,其中最重要的动作包括微短剧头部品牌“快手星空短剧”的诞生,以及微短剧暑期档这样的档期化运营形态的出现。这是成熟的内容品牌打造和内容运营方式首次运用到微短剧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注重用户心智的培养。
在整体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遵循一个内容领域的生长规律快手快速提高粉丝的技巧,快手在微短剧发展初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发挥了行业引导、行业自律的作用,明确了行业定位,并逐步培育行业与市场。因此,现在才到了整个微短剧行业和快手本身的关键推进节点。
规模制作能力初现快手加大内容升级与人才扶持
随着路径清晰的推进,快手正迎来微短剧的重要收获期。
快手数据显示,2022年其星星计划旗下爆款短剧数量环比增长近40%,全年播放量过亿的星星短剧超过100部,总播放量突破500亿次。
微短剧的作品能和产业规模已经十分可观,是时候着力提升内容的品质和多元化了,现在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四年微短剧的发展速度。
在余可看来,“微短剧正在帮助整个内容产业进行一场创意革命”。因为微短剧要直接满足C端大众的现实需求,大众对其好坏的直接评价,所以它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让整个内容产业回归到最本源、最本质的立足点,那就是“讲好故事”。
同时,加速微短剧内容多元化也十分重要。从快手自身来看,2022年其星光计划中的家庭共情内容供给较2021年增长了2倍,校园青春内容供给增长了6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稀缺的内容题材。
2022年快手多元化微短剧的部分代表作品。
因此从目前来看,快手下一步内容升级的方向非常清晰。快手基于对市场和用户的深入了解,从古风国风、青春励志、家庭共情、都市情感、当代旋律等近20个细分内容赛道中,筛选出一段时间内最适合自己的五大内容赛道,并明确内容需求方向,以优质口碑作品推动多元化内容创作。
快手也在为每一个赛道打造不同的优质标杆标准,这不仅形成了快手微短剧的内容特色,也以单一垂直赛道的方式深入用户心智,让用户对微短剧的优质内容形成一定的认知和改变。典型的例子有近期广受关注的《冬兰雪》《城西曲》,就是快手以传统中国风树立的示范标杆。
创作者支竹在快手微短剧发展中获得契机,从摄影师转型为导演,实现不断创作,创作出一部部精美绝伦的古风佳作。
内容背后的关键是人才。在快手给予的支持和激励以及日益成熟的微短剧舞台下,其创作者阵营迅速扩大,拥有13万创作者,其中粉丝数超过100万的创作者近3000人。创作者和创作团队类型多样,包括谷麦嘉禾、导演直柱等优秀机构或个人创作者,他们在快手进行了长期的内容创作循环。这些无疑将进一步保证快手微短剧创作生态的活力。
余可表示,清晰的平台策略、稳健、渐进的迭代升级计划,是快手能给予创作者和行业最大的安全感。
2023年,星剧将继续加大对好内容的投入,星剧计划激励增长Plus持续升级,让新合作伙伴获得收益分成。快手也将为更多优质剧集短视频提供创作扶持,如推出“剧星计划”,以“保底+权重”模式,征集全网最优质的单元剧内容;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商业头部代理的共建,通过“现金分成+商业倾斜”的方式推动,激励创作者通过好内容实现优质变现。
快手在解决商业化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成效
商业化是内容产业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也是短剧等新内容领域最关键的突破点。这其中的核心在于,随着短剧本身的新形态以及所处的新消费环境,传统影视内容的商业化手段已经不再适用。
从目前来看,快手在微短剧商业化落地方面在行业内是比较先进和深入的。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快手短剧日活跃用户数已超过2.6亿,形成了较为活跃的消费群体。
在快手的设想中,微短剧的商业化,一方面是探索新的内容变现收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尝试内容变现之外更多元的玩法。因此,基于平台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及所形成的用户规模和活跃行为,快手微短剧在内容定制、品牌剧场、内容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切实的成效,给商业市场带来了惊喜和信心,也让微短剧行业的参与者看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这无疑将为微短剧的产业化带来更大的动力。
典型例子是2022快手短剧热播、现实作品《再婚》,收视率破10亿。除了给品牌核心客户唯品会带来超高曝光,还将有效观众直接转化为唯品会的目标潜在客户。不止《再婚》,截至目前,唯品会植入快手短剧预估有效触达至少5.3亿潜在人群,实现“边看边买”的商业环节,大大缩短距离,提高效率。
至于创作者与创作机构,整个2022年,快手微短剧电商收入人数增长35%,百万粉丝作者短视频GMV同比增长150%。对于认真做内容创作的创作者,快手也会为其短视频片花提供一系列全链路支持,包括拍摄技巧、货源对接、流量扶持、内容转化等。而对于快手平台上最优秀的头部创作力量,其收入拓展空间则更为广阔。以谷麦嘉禾为例,其已从单一剧情短片的商业化机会拓展至与品牌客户整个微短剧的商业合作。
2023年,快手将进一步升级短剧商业化。郁可介绍,这包括升级商业化销售模式,匹配更多受品牌客户欢迎的优质内容,比如包装多个头部短剧、联动多家内容生产者输出IP系列内容等,共同形成超强声量共振;同时进一步纵向渗透,基于达人矩阵推出更多组合玩法。
对于快手短剧来说,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内容为重心,最重要的是推动这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快手短剧发展的整体路径和策略来看,这三条线是并行不悖、清晰稳健的。我们也期待今年晚些时候快手拿出更多有力的举措。
结束
黑白娱乐与青年艺术家张建涛的跨界设计现已上线,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使用。
欢迎朋友们将黑白色设置为星星,这样您的推送通知将更加引人注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