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一个日活 1.6 亿的国民级短视频社区,你了解多少?

说实话,我不是快手用户。

我隐约知道那个橙色的标志,偶尔出现的广告,就是我对快手全部了解。后来,腾讯大学在筹备互联网行业知识分享项目时快手买双击,关注到了快手。毕竟,它是一个国民级的短视频社区,DAU(日活跃用户)达到1.6亿。能做到这样的规模,一定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你觉得快手是什么样的?

快手:一个日活 1.6 亿的国民级短视频社区,你了解多少?

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另外还要感谢快手中学,也就是快手内部的员工培训部门,帮助我们请来了负责战略和营销的高级副总裁马宏斌先生。于是2018年12月的最后一周,我们启程去了北京。

这是快手迁入新总部的第四天。快手从五道口迁至西二旗。熟悉北京的朋友都知道,西二旗被戏称为“中国互联网十字路口”,腾讯、新浪、网易、百度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这里。如今,快手也成为西二旗后厂村路的一员。

马云还讲过一个笑话:“西二旗后厂村路直接影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堵车会让程序员来晚,影响产品迭代?”

就这样,我们在车流缓慢、打车难的后厂村路上遇见了马老师。当时他正专心吃着快手的工作午餐(良心饭盒,味道不错,份量很足)。在他站起来打招呼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和马老师之间有着最可爱的身高差。我估计他身高大概185cm,穿着运动装,和我们一起吃着饭盒,边吃边聊天。

和不熟的人一起吃饭,最容易让人尴尬,除非对方是东北人。“哦,我家是大庆的,我上的中学叫大庆钢铁侠中学。”

东北人的聊天节奏就是“一边谈正事一边聊鸡毛蒜皮的事”,当我们看到分享提纲里那些尖锐又好奇的问题,比如“怎么看待快手和抖音的竞争”、“快手真的这么低俗吗?”时,我们很惊讶马云的开放态度:既然大家都想听,那我觉得大家都可以聊。

就这样,“工厂演出”第一期开始了。

首先我们先从马宏斌老师的演讲开始,这也是《林昌法相》节目的重头戏,演讲开门见山,从大家最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开始:如何看待快手和抖音的竞争?

说实话这个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很敏感的话题,而这次分享会也和马云先生本人给我的感受是一致的,智慧,有力量。

马云从自己的职业经历谈起这种竞争,他从波士顿咨询跳槽到美团外卖时,亲身经历了白领外卖市场相对完整而激烈的竞争快手买双击,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竞争,确实不亚于如今快手和抖音的竞争。

不同的是,外卖市场的竞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用户如果在美团订了外卖,就不太可能再订饿了么。而短视频市场的竞争更像是“此起彼伏”。正如马云所说,在用户调查中,当他问到用户为什么会同时看多个短视频平台时,有人说,在快手上看久了,需要去抖音补血,在抖音上看久了,需要去快手解闷。这确实是短视频用户消费内容的一大特点。

回到这场竞争,在抖音迅速崛起的时候,快手怎么了?竞争对手打败了快手吗?这些答案只能在本周四晚的《林场发祥》中找到。

公众对快手与抖音的竞争充满好奇,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快手为何屹立不倒?快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短视频行业的下一步策略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解释了快手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设计,比如视频页采用双栏FEED流,而非用户更容易上瘾的上下滑动方式;快手为什么要把低点赞、低播放量的作品强行推给用户;快手社区为什么要控制基尼系数?

当然,公众对快手还是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我过年回家,年轻人一边刷抖音讨论当红网红,一边开玩笑嘲讽小镇里刷快手叔叔阿姨和亲戚。

内容产品中似乎存在着鄙视链,包括哔哩哔哩、知乎、快手、抖音等。鄙视链顶端的争议很激烈,但普遍认可的是,鄙视链底端往往很稳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快手风格土气低俗”、“快手是小镇青年和农村大妈的聚集地”。

我想明白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光靠几句否定就能解释清楚的,所以马云就从快手最根本的产品底层逻辑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马云也展现出了东北人独特的幽默感,“大家都说东北的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快手”、“我在这里说清楚,快手不是一个东北的APP”、“快手上也有很多年轻男女,看起来都挺自然的”。

除了分享实用资讯,我们的镜头也跟随马老师探访了快手的新家,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快手的下午茶——老铁牛肉干。

因为快手平台上电商主播众多,快手还推出了帮扶农民的行动,招募数百名农村带头人采购牛肉干作为员工福利,将产品和员工联系起来,这种工作成果真的会带来成就感。

快手还有很多独有的文化氛围,这些氛围用语言去描述实在是太枯燥了,节目里可以让你感受到。

本周四晚六点,《林昌发生》正式上线,每周四定时更新,首期探秘快手为何只有一个的快手,各位小伙伴们记得订阅关注我们哦,加油666!

双击66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