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余英辞职的那天,急诊室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门外的停车位上只停着一辆车,大厅里也没有匆忙进出的紧张面孔。整个楼层只有躺在输液区地板上的病人,他们盯着缓缓滴落的瓶子,偶尔轻声说着话。
6月15日,是于英在协和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她待在办公室,拒绝与他人见面,并交代护士不要将自己的行踪告诉陌生人。平时说话声音都高八度的她,但这一天,她用懒洋洋、低沉的声音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不想向任何人解释,甚至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待着,分配紧急任务,“安安静静地度过最后一个夜班”。
但就在她期盼着能平安度过一个夜班时,众多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却在微博上为她的辞职争论不休。就像他们迫切想知道“邓文迪离婚内幕”一样,他们都希望挖出“余英辞职内幕”:余英辞职背后究竟有何内幕?她是因为在微博上直言不讳地发牢骚而被解雇的吗?她是否遭受了体制的摧残?她这样做,是不是一个好医生?
尽管在协和医院官网上,于英没有照片和简介,急诊科医生名单上只有一行名字,但这个在KTV里爱唱Lady Gaga歌曲的独特的女医生在网络世界里却颇受欢迎。她在微博上吸引了210多万粉丝,她写的几句话就会被转发上千次。胖胖的于英穿着隔离服、脖子上挂着听诊器的照片,时不时就会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封面上。
在微博上,余英很爱说话,也很爱开玩笑。在微博上,余英常常用夸张的动态表情,津津有味地描述急诊室里的故事:夜班的医生如何凑钱买宵夜,病人如何送她两只老母鸡表示感谢,不守规矩的她如何和主任胡言乱语……
“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卡车司机,晚上开着巨型货柜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那该有多自由啊!”余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但后来她改变了主意,想当一名医生。她爱看美剧《豪斯医生》,喜欢剧中男主角痛恨邪恶,恨恶邪恶。跛脚怪医生是一位毒舌大叔,带领团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他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不惜用毒舌得罪患者、同事甚至上级。”
微博上的余颖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说:“我的理想里,公立医院应该真正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特需医疗和高干病房应该完全分开,特需医疗赚的钱,无非是医院的创收。”
在这家全国最有名气的医院急诊室,她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她形容出去检查病人就像“玩一场现实版的华容道游戏”,要搬动挤得严严实实的行军床,绕过堵住人群的护士输液车。有一次,急诊室没有床位,120又送来一名昏迷不醒的病人。她忍不住发微博:“全市急救资源不联网,病人只能靠运气才能找到床位,真是神奇的医疗手段!”
路过门诊,看到人们顶着烈日排队挂号,一脸焦急,好心的于英还主动写了一篇长长的《北京协和医院挂号指南》发在微博上,叮嘱大家要么“充分利用各种关系”,要么“准备好杯子、扇子、小凳子,一大早就来挂号”。如果这样不行,“就让医生加号”。她还贴心地补充道:“两个病人交替挂号的时候,一定要加号”。
这篇《预约指南》在网络上被转发了8000多次。余英的微博火了,但她似乎也惹怒了其他人。一次会议结束后,护士向领导传达了上班时间不发微博的意思。在餐厅吃饭时,一位内科教授阴沉着脸对她说:“预约不了的病人可以找医生加预约,是你说的吗?”
“你看我被教授批评了!指南出来就知道会有这种事,呵呵!”余颖后来在微博上调侃自己,还配了个大大的笑脸,“我在微博上做过很多得罪人的事。我热爱医疗行业,希望同行们侠义勇敢、温柔忠诚。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发短信说,想想身边的人都在干什么,我也懒得为这个行业辩护了。大部分医生没有反抗体制的意识,却利用体制的漏洞偷窃、欺骗,而且乐此不疲。我想反驳他,却无言以对。”
从去年开始,这位“急诊科女强人”就动了离开医院的念头。虽然她每天还是会嘻嘻哈哈,经常和同事聚在一起讨论第二天吃什么,像个孩子一样等到天亮才去买鸡蛋饼吃,但她开始觉得不停歇的工作让她不堪重负。“一夜班,从下午四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对于我这样一个30多岁的女医生来说,下班后,走路都感觉飘飘然”,“现在的体制在不断挑战底线,工作中不尽人意的事情很多。”
她将离开协和的理由概括为:一是不想玩科研医生的评价体系,我斗不过它;二是航母式的医联体,终将让专注于临床的一线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沦为炮灰;三是我不是专家,我不治专科病,但专家也干不了我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面对这个人们一再追问的问题,余英在微博上公开写道:“我没有被开除,你见过被开除得痛快的人吗?”
但余英想辞职,家人一开始不同意。全家人开会,父母劝余英,大医院有大医院的好处,稳定可靠。余英发现“跟父母谈理想不现实”,于是使出了杀招:“这里,我女儿40岁了还要上夜班。”果然,说完这句话,父母就不再反对了。
不过,微博上仍有一些人对应女士的说法提出质疑。清华大学附属清华医院院长助理杨长青在微博上发文称:“这位所谓的女强人,一个博士生,不是在地方医院,不是二级医院,也不是普通的三级医院,而是在国内顶尖的协和医院,拥有庞大的病历数据库,疑难杂症不计其数,连两篇SCI论文都发不了,说明她没有做任何总结,至少没有做严谨的总结,还自称临床水平很高?”
这条微博引发了网上关于医生评价制度的讨论,但引发讨论的余英却无暇参与。宣布辞职后,她忙于办理辞职手续,每天要跑各个部门盖章。“要盖章,需要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
她自称是“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小宇医生”,面对需要盖20个章的出院通知书时,她忍不住调侃:“有谁跑来跑去,盖不上章,然后就喊‘我不辞职’的?”
除了盖章,决定辞职的余英还被要求一起吃饭的朋友和想采访她的记者包围。连续上几个夜班后,她几乎每天都要接受采访,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解释自己想离开医院的原因,直到她忍不住问记者:“我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急诊室工作的最后几天,她被粉丝团团围住,有粉丝来送花,有同事来合影。一位90多岁的老人跑到急诊大楼,坐着轮椅找到于英。有人在微博上感叹,于英抱怨的急救资源没有联网,这是存在多年的问题。虽然存在了很多年,但直到于英站出来发声,问题才被重视。后来,卫生局考虑建设全市的急救信息网络系统。然而,没有于英的直言不讳,该怎么办?
“人们都希望看到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英雄,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医疗系统的问题需要一个人来解决,那真是太可悲了,”余英告诉《中国青年报》。“现在我只想好好生活,未来只有一个目标——幸福。”
凌晨1点,面对网上的热烈讨论,余英只留下一条状态:“我越来越觉得还是离开的好,后面还有疯狗在追。明天我要好好睡一觉,没有什么比心平气和更糟糕的了。如果偶尔心情不好,就再看一遍杨绛的《洗澡》。谁也别想刷屏给我洗脑,钉我更可笑。没有必要声讨不同意见,否则说明你心胸狭隘。钉我还需要自己掏钱,还不如去买点瓜枣。”
随后,她继续值夜班,查房、交接病历。在协和医院结束最后一班夜班后,余英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告别:她把有用的东西,比如小浴篮、卫生纸,甚至平时贴在办公桌上的超女贴纸,都送给了朋友们。“既然有人想要这些过去的东西,我就拿走吧。”
临走时,她只带走了沉重挎在肩上的医学书籍,然后拎着朋友送的棒球棒,再次拍下空桌子的照片,用软件调色后,发到微博上,“再见,我的爱人!”
下夜班的第二天,余英原本计划去怀柔参加马拉松急救志愿者,并带女儿去参加绘画班,但当天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雨,她最终哪儿也没去,在家里陪女儿看了一晚上的动画片。
辞职给她带来了很多烦恼微博买转发,她本打算忘掉一切,和一切玩捉迷藏,但离开协和医院的第一个晚上微博买转发,她忍不住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感叹:“妈妈,我想告诉你,我辞职了……”
现在有不少公司向她招手,但她的计划是“尝试开拓社区医生的个人平台,说服政府把钱投到社区用于疾病预防,而不是投资医院,建起华而不实的门诊大楼!”不过现在,“我只想好好睡一觉,醒来就去旅游!”
从那天起,急诊室再也没有女超人了,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医院值班的保安,每天总有人来来往往询问他关于协和医院的情况,但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根本没听说过“余英”,也不认识这位“急诊室女超人”。他只是耐心地跟人们解释,协和医院的急诊室就在绕过大门出去的那条小巷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