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高龄的韩姨,如何在直播间上演人生百态

如果你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偶遇多元、充满活力的生活,可以去直播间看看。

70岁的韩阿姨陪同热情的开场致辞,向粉丝们展示了东北传统地方戏曲二人转的艺术魅力;

因长相粗犷与直播背景优美的自然风光不符而出名的江宇阿里木,被网友怀疑是假直播背景,他在直播间卖新疆特产,被新疆治愈的他,希望用直播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新疆的美景和美食。

70岁高龄的韩姨,如何在直播间上演人生百态

招聘人员张龙直播间给粉丝介绍一家公司,岗位信息非常详细,包括“是否站立办公、是否穿防尘服、工资发放时间、入职前是否需要体检……”;

麦小豆持续在直播间献唱,并于8月4日七夕节与粉丝进行线上直播间约会;

歌唱主持人“西山阿鱼”一家三口在自家院子前合唱,歌曲由其妻子蔡凤娟原创,歌后与家人畅谈朴实生活,趣味小品逗得众多粉丝捧腹大笑。

这几年疫情之下,很多人的活动被迫暂停,诉求得不到释放,直播间作为最接近线下现实的场景,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

各式各样的人生在不同的直播间上演,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小屏幕与外界建立联系,驻足流连于熟悉或从未经历过的生活。

直播行业发展十年,泛娱乐直播进入成熟期,互联网下半场也即将在存量市场开启。我们不禁想,下一个阶段,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直播能带来什么样的长期价值,平台又能做些什么呢?

解决直播内容“供需矛盾”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6.35亿人,预计2022年将达到6.6亿人,直播渗透率和用户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直播用户规模的扩大以及疫情后线下消费、文化娱乐需求转移到线上,人们对多样化直播内容的需求相应增加。

有些人在直播间长知识。一位热爱生物医药的退休教师,每天都呆在“水果医生”的直播间,聚精会神地观看长达两个小时的“葡萄手术”,学习到了很多医学知识。

有些人在直播间寻求放松,工作之余,“喜欢点开广东雨神直播”,听听广东爱情故事,享受忙碌一天后片刻的闲暇。

有些人也在直播间寻找人生大事的答案,一位来自河北的女孩在“女神相亲团”的直播间里,等待着邂逅自己的心上人。

用户对“口味”的要求更高,意味着主播需要升级内容,进一步满足用户。

当下直播行业困境在于:需求端,用户求新求变,对直播内容多样化、细分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家都希望在互联网的平行世界里,找到一个能击中自己的“有趣的灵魂”;

供给侧,主播规模有所增加,但存在内容标准化、同质化程度高的问题,“人多力量大、稀缺性强”现象明显,实际上还不足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只有解决好这一供需矛盾,直播平台和行业才能实现突破增长,找到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主播为核心的内容生态构建

在直播行业,持续的消费动力来自于供给侧内容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野蛮生长的早期,还是在直播行业走向成熟的现在,这个逻辑都没有改变。

但随着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供给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抓好供给侧改革是解决供需矛盾的重中之重。

快手相关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趋势理念。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22快手光合作用创作者大会上,快手直播公会运营负责人顾蓓宣布“快手直播将致力于内容生态的建设,让更多主播成为直播内容时代的引领者。”

同时她向虎嗅透露,下一阶段,快手直播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帮助每个主播发挥出内容的独特性”。

“人”是直播业务发展的核心,好的内容来源于大众,来源于普通人的生活,有了人,才有好内容的基础,这也是直播的核心生命力。

在这方面,快手的生态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内容源头上快手买直播间人数,更多原生主播扎根生活,呈现现实生活的多元面貌。再加上平台长期以来秉持的平等包容的价值观和流量分配机制,粉丝规模不大但内容积极有趣的​​新主播也能脱颖而出,让每一篇独特的内容都有被看到的机会。

在快手直播广场,你可以看到很多百人以下的直播间可以分散开来,与喜欢的人进行对接,让丰富多彩的原创内容源源不断涌现。

梦想成为演员的“田斌老师”,在直播间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舞台,打造原创“斌式”直播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娱乐直播风格;

云南傈僳族小伙蔡金发,或许因为爆红的成名作品而被很多人记住。如今,他在快手平台上逐渐收获了170万粉丝。近日,他和弟弟在云南玉龙雪山脚下进行了直播。

在内容增长方面,快手注重主播个性化,通过构建精细化主播运营体系,帮助主播发挥内容的独特性,注重通过主播个体创新和内容升级实现整体内容的进化,构建百花齐放的内容生态。

在光合作用创作者大会上,快手直播宣布拿出2亿现金和10亿流量,除了原有的唱歌、舞蹈、脱口秀、户外活动等热门品类外,重点扶持民歌、戏曲、美声、传统乐器、古典舞等12个垂直内容品类,帮助主播“提升内容品质,拓展内容边界”。同时鼓励主播坚持长期正确投入,加大对优质垂直主播和新晋小主播的流量扶持,拿出3亿现金和20亿流量助力各级主播实现成长跨越。

一首《广东爱情故事》曾火遍全网,其作者广东雨神也迅速成名,如今他重回快手直播,带来全新优质音乐才艺内容。

专业的艺人团队、超清的直播效果,助力《广东雨神》首秀总观看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在线观看人数峰值达135万人次。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穷,从小就喜欢唱歌,最早站上舞台唱歌是为了赚钱养家。”汤唯16岁开始唱歌,2018年获得《星光大道》第三名。

同年,汤唯加入快手做主播,她说,以前同龄人都不支持她做音乐,都觉得女孩子就应该找个稳定的工作,嫁个好男人。

“只要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每天晚上都会在快手上直播,最开始的时候,我一天最长能直播六七个小时。”

此前,汤唯的直播主要以室内唱歌互动为主,在线人数维持在一两万,难以进一步增加。

今年3月,汤唯把直播间搬到户外,升级超高清直播硬件,组织团队彩排,邀请其他明星嘉宾同台表演,成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户外高清才艺直播风格。

汤唯曾在采访中表示:“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最感谢的就是快手平台,快手成就了现在的我。”随着此次内容升级,她的直播间人气飙升,在线人数峰值突破11万人。

“现在他们每天都看我的直播,”她谈到自己的家人时说道。

2017年凭借原创歌曲《9420》成名的麦小豆,也在7月14日开启了首场户外直播。在快手的策划和支持下,这场直播以户外演唱会的形式,将露营、音乐、乡村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共吸引1162万观众观看,在线人数峰值21万。这是一次成功的内容创新升级,让麦小豆的原创音乐人梦想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被誉为“网络喉舌”的主播“神秘何先生”曾是一名工厂工人,早期直播观看人数不足10人,后来他将短视频成功的吐槽风格带入直播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直播风格,幽默诙谐、意味深长,受到大批年轻用户的喜爱,上线一个月收获300万粉丝。

这些鲜活的主播故事,正如顾蓓在光合作用大会上所描述的平台价值:“快手直播看见每一个有趣的人”。快手直播正在形成以主播为核心,以“有趣”“多元化”为特色的生态,并在不断升级进化。可以预见,这种多元化的生态布局+个性化的内容扶持策略,是快手解决行业同质化供给痛点的一剂良药,也让行业看到了打破市场供需矛盾的更多可能。

扩大合作拓展直播模式

吸引并留住优质内容创作者,是内容平台在下半场的竞争守则。平台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作者所创作的内容和建立起来的链接。正如快手高级副总裁、主站业务负责人汪建伟所说,“在快手上,不只是用户是我们的朋友,创作者也是我们的朋友。”

主播端,顾贝表示,“今年我们会对主播进行更加细致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任务体系,让所有参与的主播都有所收获。”公会端,从本次光合作用大会公布的政策全景来看,快手正努力深化与公会的合作。

显然,快手在继续以平台服务为核心快手买直播间人数,帮助不同发展周期的主播、公会实现更稳定的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可持续的创作和管理能力。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它们将成为提升内容供给侧丰富度的有利工具,并在未来进一步反哺平台内容生态。

除了传统内容之外, 直播+”正初具规模,成为行业“新宠”。

从宏观看,我国很多行业的供需关系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一些需求已经无法通过传统模式完全满足,而直播这种互动性强、真实的工具,为解决传统实体经济的痛点提供了思路。

快手立足海量蓝领用户特征,在信任感极强的社区文化中发现机会,推出了快招工、快相亲两类直播+行业服务模式。经过市场验证,快招工月活超1亿,就业转化率超过8%;快相亲日消费用户增长近5倍,相亲主播增长近3倍。这种对直播内容新边界的探索路径和方式,对于直播行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快手天然的社区文化和多样化的用户构成意味着它还有不少机会,通过直播可以连接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行业,传统实体经济的拓展空间巨大。当然,招聘、相亲只是一个缩影,未来很多行业或许都值得一试。

程一笑对快手的最新定义是“高互动、强参与的一站式数字社区”,他认为短视频和直播具备承载和改变很多行业的能力和潜力。

快手直播如今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除了多元有趣的内容生态,我们现在看到的,或许只是快手直播生命力的冰山一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