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种了一大盆火龙果,不是一颗,是一盆小仙人掌

这次回家,爸爸一进门就给了我一个惊喜,他在我的书桌上种了一大盆火龙果。不只是一盆,而是一整盆绿色的火龙果苗。乍一看,我还以为是一盆小仙人掌:

火龙果苗旁边,还有一盆正在发芽的芒果籽,一颗固定在鱼缸里正在生根发芽的菠萝头,还有一盆晚上可以做成凉菜的豆芽,角落里还放着一盘拇指粗细的蒜苗。

看着被改造成温室的卧室,我很难猜测父亲是在欢迎我回家,还是在暗示我不再属于这个家庭(颤抖)

我爸种了一大盆火龙果,不是一颗,是一盆小仙人掌

我问他:“爸,你跟谁学的?种菜我能懂,种果树的道理是什么?”我爸一边剔牙,一边给我发快手视频,“上次我家的火龙果坏了,吃不下,但又舍不得扔掉,正好在快手上看到有人教种火龙果,就试了一下”:

我点进去一看,快手上这个90后小伙子,简直像是神农传人,在家里的小花盆里种出了火龙果、芒果、西瓜、草莓,甚至还有个头很大的榴莲,教程简直是万无一失,不用施肥、不用微量元素,三四步一盆水就能收割:

快手ID:558787

我大吃一惊,立即从垃圾桶里拿出哈密瓜子,瞬间明白了爸爸在我卧室里作案的动机,面对触手可及的胜利果实,我无论如何都跃跃欲试。

直到我开始开心地拍照发朋友圈,期待瓜子发芽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有点失控:我怎么突然从一个酷酷的都市女孩变成了农业专家???

点开@天宇种植盆栽的主页,我发现,有240万快手用户和我一样,不小心掉进了这个水果互联网兔子洞。在刚刚发布的《2019快手内容报告》中,兴趣部落的关键词之一就是“种植火龙果”:

我有点好奇,快手有什么样的魔力,可以让这么多平时不屑于农学的年轻人投身到种植领域?

我从快手上更多野老师那里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宅家的日子里,沉迷快手野网课是我生活唯一的乐趣

2020年初,快手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快手App内视频数量近200亿条。2019年,有2.5亿人在快手平台发布作品,平台累计获得超过3500亿个点赞……

这意味着快手上的内容主力军不再是那些位高权重、在高端社区拥有话语权的大V,而是像你我一样活灵活现的普通人。很少有人会去想“如何把视频包装得精致”,而是把快手当成朋友圈,想到什么就发什么。

在3亿用户面前,拥有百万粉丝的主播也不过是“人气高一点的普通人”。即便是拥有500万粉丝的@陕西老乔小乔,每次美食教程都没有滤镜、没有背景音乐,拍摄角度全程固定在一侧。从视频制作的角度看,这很接地气:

快手账号:山西老桥

从食物上看,老乔的做菜教程还是比较“粗糙”的。别人做凉面,要先揉面,再洗面筋,一大桶面粉液要放半天才能动手。最后累得肩膀都快被压垮了,还不一定能成功。最后只能抱着没成型的面团大喊:“我怎么这么郁闷,还想做面条???”

但老乔很简单,“普通人不用像饭店里那样做,我教你一个100%成功的方法”:不用揉面团,只要在面糊里加一勺碱面,就能做出“一样有嚼劲”的面团:

快手账号:山西老桥

除了不含麸质之外,这个食谱几乎是完美的。

在以普通人为主的快手上,很多人都在分享狂野、粗犷,却又朴实浪漫的“兴趣教程”,这是一场属于现实世界的狂欢。

人们不会犹豫自己能否完成某件事,大多数人只研究“如何完成某件事”——

比如做蛋糕,标准教程告诉你需要打蛋器、泡打粉、烤箱,但快手大咖们会直接拿出电钻,给打蛋器来一场机械革命,用蒸馒头用的酵母代替泡打粉,放进祖传的蒸锅里,做出一个全新的“中式传统面包”:

快手ID:844336130

美食领域之外,快手老铁在音乐圈也有着属于普通人的哲学。

快手上有很多简单的吉他教程,不需要你懂五线谱、懂乐理,老铁会“拆开五线谱”,告诉你第一格、第二格该弹哪里,教你通过肌肉记忆弹一首《斑马,斑马》:

快手账号悦酷-亲航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傻快手上如何买播放量,在有些人眼里这意味着“这不就是学基础吗?”,但说这话的一般都是已经可以弹奏666和弦并且正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进的演奏者。

他们向上看,却忘记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难的不是进阶,而是跨过兴趣的门槛。而快手上那些发布简单乐器教程的老朋友,正是突破了这些兴趣领域的人。

我妈今年48岁,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快手上如何买播放量,为了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她提前买了一台电子琴,开始练习。她骄傲地告诉我:“范阿姨和她的朋友都喜欢打麻将,但我觉得打麻将有点低俗,我想找个文化爱好提高一下自己。”

一开始,她对学习乐理、乐谱没什么信心,总觉得“我这个年纪再学新东西会很难”,当时她靠背琴键、跟快手上的朋友学弹钢琴为生:

快手账号:yueer0462

后来她发现弹钢琴其实没那么难,为了节省脑力,她主动学了五线谱。我们镇上没有高级钢琴班,她就带着七八岁的孩子报了少儿钢琴班。刚开始老师还很不喜欢她,说“教你比教小孩子累多了”,但现在她在十四五岁的少年班成绩不错。

对于更多年轻人来说,即使一些感兴趣的领域很潮很酷,就在眼前,入门依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如街球,如果你想快速入门,就必须有一个快手野老师教你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盲区。

在学校里,体育老师只会教你如何运球和运球。如果你有天赋,他们可能会教你如何在胯下运球。当你毕业后走上街头,想要炫耀自己的球技时,你发现你除了重复同样的祈祷、假运球和死亡撤退外,什么也做不了:

快手账号CC661366

但在快手上,你可以通过野老师@天极街球口罩哥的视频,学到街球的精髓——

头盔哥虽然从未接受过专业球队的正式训练,但他却在虎扑“街球之王”大赛中斩获了48个冠军,每天都会录制自己街球战术教学的视频,教你如何假动作、过掉对手成功得分:

快手账号 haotianji

头盔男拥有420万粉丝,但这并没有干扰他的生活,他依然会出现在深夜棒球场上,向其他路人学习。

去年在东单附近,他遇到了一个防守很厉害的家伙,每次这个头盔男准备在投篮前封堵球的时候,对手都会抢走他的球:

经过一整晚的奋战,头盔男终于摸索出一套应对策略。“这时候我们要后撤,创造空间,用三重威胁、重心转移等手段来迷惑他的判断。”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

如果不是看到@王歪歪beatbox在快手上的“20秒教你一个音符”的教程,我大概永远不会想到,我的嘴巴天生就是一把合成器。

用上牙咬住下唇,将气息聚集在鼻腔中,提高声音并发出“愤怒”的声音。然后想象你看到一只蟑螂,吸一口气并发出“嗯”的声音。你可以发出与尖叫的鸡相同的玩具声音。

怎么?你还没学会?哦,别怀疑我,相信我,你已经学会了,回去慢慢练就行了。(笑)

直接、粗犷,只是快手野趣教程的表象。兴趣是生活的导火索,如果不是这些成为快手野趣老师的普通人吹捧,或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生活可以如此精彩。

在四川凉山,有一位十三四岁的精神抖擞的小伙子,代号热人,每天在快手上教大家鬼步舞。

虽然只是入门级,而且经常被人指出“需要注意手部动作,不然就算你踩准了节奏也没用”,但他只发了40个视频,就收获了1.5万粉丝:

快手账号rere2580

或许粉丝数量只是网络上一个冰冷的数字,但现实中,同村的孩子因为热人的快手而“出名”了、“爱看”,还跟他学起了鬼步舞。热人也从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晋升为地下“心灵舞团”的团长:

快手账号rere2580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兴趣一步步传播,最终跨越千里改变另一个人人生的故事。在快手的兴趣领域,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第一次看@戴博士的实验室的时候,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试剂溶解的视频能在快手上获得57万的观看量:

后来当我看到下面评论区有很多小朋友留言:“一定要好好学化学,亲自见见戴博士”、“这就是老师上课讲的扩散运动吗”时,我才知道,戴博士的粉丝大多是用妈妈手机玩快手的小朋友。

镜头里这位身穿白大褂的老人不是《快乐星球》的演员,而是牛津大学化学博士、上世纪 80 年代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他在中国已经 20 多年,常年拖着装满化学工具的行李箱下乡,只为在中国基层中小学开展化学科普教育:

在成人的世界里,戴博士的视频不过是一些“化学反应”,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点燃他们对化学兴趣的魔力:

普通人的兴趣爱好能对世界产生多大影响?快手给我的答案是,只要你不断分享、不断学习,至少在快手上,你一定会有价值收获。

在不少快手主播的个人简介中,第一句话都是“感谢快手官方平台”或“感谢快手提供这么好的平台”:

这句话并不是快手自我介绍的默认模板,而是账号持有者自己添加的认证。我曾经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在感谢快手这个平台?

看了不少快手野老师的教程,我想是因为快手让有相同兴趣的普通人,在这个流量主导的互联网世界,能够逆流而上,互相看到,让志同道合的人相遇。

这里有更多有趣又真实的生活,快来结识和你志趣相投的人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