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插线板卖了10亿的快手,是怎么做到的?

记录一切的快手,和连接一切的微信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有着相同的“梦想”,那就是最大化用户网络。

来源:法官老司机

一个插线板卖了10亿的快手,是怎么做到的?

“我今年才十七岁。”萧周一边熟练地操作轮胎刮板从轮毂上取下旧轮胎,一边和我谈笑风生,言语中透露出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和老练。他的手机开快手,某直播间的搞笑歌曲和主播的喋喋不休被他当做工作的背景音乐。

这是一家位于北京方庄地下停车场的小型汽车维修店。同日,北京在连续145天无降水后突然降下大雪,远超历史纪录。地下停车场又冷又湿,根本没有手机信号,只有蒸汽泵的噪音回荡。

小周的家乡是河北张家口。自 2015 年以来,他一直在汽车行业工作,也开始玩快手。“我喜欢制作老爷车的视频,我有600多名粉丝。”

萧周有些得意。我主动提出跟着他上快手,他很快调出快手个人二维码让我扫描二维码,就像我们调出微信二维码一样熟练。

萧周整天在地下停车场生活和工作,他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手机,快手对他来说远不止是一个娱乐应用。“今天下了很多雪!”他一边滚动浏览快手的“同一城市”专栏,一边对我说。

第二

。二、二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过去的2018年春节,微信和微信的月活跃账户合计突破10亿,从此微信成为中国首款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的产品, 用户遍布全球。

在2017年11月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宣布微信日登录用户达到9.02亿。考虑到这些数据的时间,以及微信的产品特性,我们不妨认为微信的日活跃数据和月活跃数据高度相似。

同样在2017年11月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快手首席执行官苏姿华丰表示,快手的注册用户数量已超过7亿,随后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都提到了这一数字。

据内部消息,2018年1月,快手日活跃用户达到1.5亿。

快手不同国家用户的操作是相互隔离的,甚至产品都是独立发布的(例如,快手的韩版与中国大陆的当前版本有很大不同)。

在 2017 快手的一次内部沟通会议上,一位员工问“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用户看不到彼此的内容”,联合创始人程一笑回答说,“因为我们不希望发布者和观众因为语言问题而无法互动”。

考虑到上述情况,加上快手海外地区的用户数量尚未形成规模,7亿用户基本是中国快手用户数量。

7亿中国用户是什么概念?

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每月活跃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数量为10.85亿台。考虑到一人多终端等特殊情况,移动互联网用户实际数量低于这个数字。

大多数普通用户在使用手机App产品上变得越来越集中,有理由相信,除了微信之外,快手已经是国内用户手机上最受欢迎的App了,而且无人能及。

快手的口号是“记录世界,记录你”。在早期,这个口号是“让世界看到你的世界”,甚至还制作了配套宣传片。但苏华自己更喜欢“录音”的定位,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版本。

在之前的创业项目被阿里巴巴收购后,苏华并不缺钱,只是做了一个具有非凡影响力的产品。快手对苏华来说意义非凡。他想做的远不止一个短视频平台。

记录一切的快手,和连接一切的微信,有着相同的“梦想”,那就是最大化用户网络。至于对待产品的克制和谨慎,以及操作的平等和分散,苏华向张小龙“致敬”。

微信的普及,让电信运营商沦为数据通道,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沟通和社交成本,但也给一二线用户,尤其是职场用户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随着微信社交圈的扩大和工作与生活的分不清,说多了就会丢掉,随便发一些内容,生怕听者有心。越来越多的用户打开朋友圈,让“半年可见”甚至“三天可见”,避免各种不请自来的。

也有人放弃让自己进入朋友圈,只是偶尔转发一些无伤大雅的公众号文章。甚至还有一些人已经停止更新好友圈了,比如前面提到的苏华和程一笑,上一次更新好友圈还是三四年前。

快手的典型用户面临另一种尴尬的情况。他们要么在三、四线熟人的社会里,要么在异国他乡努力工作,朋友数量有限,社交圈也缺乏拓展,但他们对社交和娱乐有强烈的需求。

此外,这个群体也很难创建和分享足够质量的图形内容供彼此消费。我曾经在快手评论说,短视频的标题有错别字,作者回复说:“我初中没毕业,写错了什么也做不了。”

短视频的拍摄和欣赏是一种门槛非常低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只要你知道如何使用你的手机,你就不需要制作一个短视频,你不需要构图,你只需要拍摄它。

而有声多彩视频的消费也非常符合大众内容消费的需求。更何况,很容易看到别人在评论区抖动斗智,挤压作者,或者和某人聊几句,甚至吵几句。

而这些需求在微信场景中是很难满足的。

如果将微信朋友圈视为独立产品,应该如何评价其数据?我咨询了几位业内人士,得出以下结论:

75%的用户将启用微信朋友圈功能。

50%的用户每天至少会看一眼朋友圈。

如果将Moments视为独立产品,则每日活跃数据大约是微信上每日活跃用户数的0.6倍。

这意味着,当快手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5亿时,微信朋友圈的日活跃用户约为6亿。

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似乎相当大,但别忘了,快手用户的数量正在迅速接近国内移动用户的数量,以及微信用户的数量。

说快手将挑战微信也太夸张了,但在特定的用户群体中,快手仍有望取代微信朋友圈。不知道是有意

还是无意,快手产品设计中的许多细节都在向微信靠拢。

除了前面提到的扫一扫关注及其指导文案外,快手的下拉刷新图标与微信朋友圈的图标样式一模一样,还有之前在微信上出现的“实验室”功能,从图标到文案,都完好无损地向快手致敬。

2017年初,我认识的一位早期加入微信的产品经理加入了拼多多。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十几位微信产品经理叛逃到拼多多。

这其中有很多因素,但他们做出决定的关键是看到拼多多在微信背景下的恐怖增长曲线。

坐拥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社交流量,对于腾讯来说,这不仅意味着直接变现能力,还意味着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感知用户偏好和潜在的新产品,从而辅助投资决策。

因此,虽然当时的内容快手让腾讯投资部门的大佬们颇为不舒服,但数据和增长曲线却是稳健的。一年过去了,快手的注册用户数量翻了一番,日活跃数据也比那时增加了两倍。

因此,在领跑快手轮D轮之后,腾讯将继续领跑即将到来的E轮。对于腾讯这样的巨头来说,投资标的无非是它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

前一种情况在电商领域非常典型:入股 JD.com,一手扶持拼多多,投资和微信流量;在后一种情况下,在投资了快手后,他不情愿地复活了自己的短视频产品微视。

虽然,在投资之后,除了推迟了半年多快手的“王牌套餐”外,腾讯目前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快手支持行动。

反正打不过你,你就做你爸爸,这也是一种非常理性的做法。哪怕微信有一天衰落,快手崛起,对于腾讯来说,也只是左右手的问题。

对于小周这样的用户来说,修车店,微博上的明星和新闻离他太远了,而微信除了IM和群,只是游戏的入口,是他嘴里的一个(第三方)登录工具。

微博的媒体特性为快手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对于任何公共紧急情况,您可以在快手上双击“同一城市”图标,并将位置拖动到地图上的位置,以查看各种现场用户发布的视频。

这种第一幕,跑得比任何记者都快,是普通人有价值的内容。 想起去年微博封快手微博账号,这样的委屈和仇恨,如今在微博上变成了一句话“我们一直和竞争关系快手和美拍保持着合作关系”。

去年,一位社交产品的高管和我聊天,透露了快手“网格社交”的担忧。快手的智能推荐算法根据用户的内容偏好和地域,将不同的内容分发给不同的用户群体,这些群体由于品味相似,更有可能互动并形成社交关系。

我安慰他,快手只是一个以内容为中心的社区产品,并没有过渡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平台。

半年过去了,快手的产品形态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从不断增长的数据来看,你很难认为用户在产品中,只是生产和消费内容。

一开始,人们在微信上制作和消费内容。后来,由于微信的“克制”,人们逐渐在快手等外部产品中生产和消费内容,并通过微信的关系链传播内容。

久而久之,微信将不再能够给用户足够的反馈,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所以微信会逐渐回归IM自己的工作,社交和内容娱乐的工作大概率会被放弃。

虽然微信臃肿陈旧,但在基础通信技术还没有更新的时候,我不相信哪个产品会取代微信。但快手,或者加上抖音、美拍等,来取代年轻人的微信朋友圈,我对此更有信心。

快手上的老姑娘,还有像小周这样的小弟弟,或者其他短视频平台上的光鲜亮丽的小弟弟妹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短视频娱乐社交时代的到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