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他,你就必须给他最好的流量。
数据时代的追星真实故事
“流量”二字何时成为绑在明星头上的魔咒?已无从考证。它重新定义了娱乐圈的价值标准,创造了一种新的共生关系,粉丝开始占据主动。他们在互联网上创造了太多数据奇迹,但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似乎无人关心。
米娅和她的丈夫从不谈论她分娩的那一天。
“吵架很容易。”原因很简单,米娅羊水破的那一刻,她还拿着手机给自己的“偶像”投票。“不到顶峰,我们不会出来”,米娅说,“这符合我妈妈的心愿。”
这件事直接奠定了米娅在粉丝中的威望,但也成了她丈夫每次吵架必提的老问题,“他说我不顾家,还不如跟手机结婚。”
至今米娅依然是粉丝团里最知名的“守夜人”角色,在需要刷数据的时候,她总能坚守到最后。
今天也是一样,快到午夜了,米娅依然坐在电脑前,手机和平板在旁边运行。这个榜单已经没有希望登上榜首,米娅和群友们的目标是“保持现在的排名”,这个排名她们已经保持了好几个星期。“不要最后崩盘”,米娅在群里频繁刷新屏幕,为群友们加油打气。
睡在旁边的孩子突然哭了起来。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米娅的妈妈慢慢地走了进来,试图不发出任何声音地抱起孩子。门外漏进一点光亮,照亮了米娅半个身子,她正看着屏幕,眼睛反射着光亮。
作为粉丝,你还好意思去免费得到东西吗?
米娅并不是一名普通的粉丝,她是一名“数据粉”。
数据粉是随着“流量明星时代”而出现的一个名词,他们与“流量明星”和“流量花”相辅相成,负责为偶像刷数据。流量明星的一条随意的微博,就能被转发上百万次,甚至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这背后是数据粉们的严格分工、优化计算的时间段、以及人力资源的战略配置。
比如,对于普通粉丝来说,投票行为是随机的,为了方便粉丝投票,数据粉会随时聚合同一时间段内的投票环节。投票时,数据粉往往会创造“假想敌”作为激励。在进入排名的最后阶段时,部分粉丝会负责监控对手的投票动向,鼓励其坚持完成这场假想战。
简单来说,“数据粉”的任务就是“创造数据”,他们的目标是为自己的偶像创造更好的数据。这些数据会被谁看到呢?
“广告商和媒体很看重这些东西。什么是人气?是流量和购买力。”一位刚刚晋升为品牌代言人的女明星粉丝说。“只有有了这些,你才能有更好的资源,你的(偶像)地位才能上升。”
Amo 完全同意。
大二之前,她从来不追星,一直都是家教很严格的学生,每周一小时的上网时间对她来说“太多了”,她不知道该怎么打发。
她也曾跟随室友加入过社团和学生会,但一两个月后,她就渐渐和那些社团失去了联系。阿莫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待在宿舍里,静静地看小说、看电视剧。相比于每天上下课的日常,阿莫更沉迷于小说和电影世界的虚幻。
她最喜欢的小说里的男主角“手指修长,关节分明”。有一次看剧时,她看到一个配角的手,心想:“就是他!”看完剧后,阿莫看了好久他的新闻,还偷偷关注他的贴吧和微博。
但那时阿Mo还没把自己当成粉丝,“可能是觉得没为他做太多吧。”
下半年,明星的发展超出了阿莫的想象,粉丝一天天成倍增加,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他的个人网站和应援。她羡慕这些粉丝可以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加入粉丝俱乐部,跟着他参加活动,去机场接他,甚至暑假去另一个城市找实习,只为下班后能到他公司看望他。
但很快,见到偶像的喜悦和兴奋就被写病假条、逃课、请人代班、向父母找借口、自己订机票和酒店等琐碎事情所取代。此外还有缩水的钱包。虽然阿莫也找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兼职,但追星的行程总是让她想方设法调整班次。11月,她终于辞职,失去了收入来源。这些加上旅行的开销,让她经济拮据。
年底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连一张偶像生日演唱会的票都不够买,她开始绝望了,又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钱,最后挣扎了好久才把新买的相机挂到闲鱼上,赚回了一些钱。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真的很傻,关注他的一切活动,没有清晰的想法,也没有重点。”
她开始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粉丝。
在粉丝群里?当然是有不同层级的。
想要更接近你的偶像,你必须是一个优秀的顶级粉丝。
什么是顶级?
“粉丝也分等级,最底层是白粉,不花钱不费心,就看看就好;比他们高一点的是路人粉,有好感,偶尔关注一下,可能就变成纯粉;再上面是普通粉丝……最顶层是大粉丝,能和偶像、工作室对话。有时候我觉得这就像公司里的升职,一级一级往上。”阿莫描述道。
粉丝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很相似,选择从哪份职业开始、从哪里开始,都是至关重要的。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阿Mo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粉丝生涯。她的思路很清晰:
“做赞助人出头很容易,花大钱还有机会,但圈子里有钱人太多了,做剪辑师、摄影师很容易,但要有审美功底太难了。”
幸好,在粉丝圈取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对阿莫来说,“数据”是最适合她的,她有很强的统计分析能力,英语也不错,能很快看懂、流利翻译国外的图表。
2015年1月,阿Mo在微博上给好友发私信,称自己要开始大发牢骚,请大家取消关注他。
随后,阿陌开设了自己的第一个追星博客,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阿陌拥有了大大小小近三十个微博账号,并组建了自己的数字军团,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冲进网络虚拟战场。
阿茉的偶像还处于“上升期”,这也让阿茉在粉丝圈更加活跃。“我每天刷数据的时间最少有六七个小时”,阿茉算了算自己刷数据的时间,说,“有事做,就没有限制。”
这是一个职业
从事外卖配送员职业的5588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履行“粉丝责任”,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粉丝群体中地位的提升。
5588是他第一个手机号的后四位,他觉得好听又好记,就用这个号码作为自己网名的后缀,一直用到现在,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是这个号码。网上的人也都叫他“5588”,熟悉了之后,有人就叫他“五哥”。当然,他现在最自豪的,还是“五哥”这个头衔。
他是一位选秀出身的女歌手的粉丝。作为粉丝圈为数不多的男性粉丝,“5588”一进群就迅速得到了群里的热烈响应。群里有人催他发照片闲鱼刷粉有影响吗,他开心地发照片撒娇;大家催他进群发红包求好运,他也赶紧发了;要是有人有急事不能值班,他也会热情地举手帮忙。有时候群里有人熬夜轮班,他累了,他就在群里讲笑话、聊天,帮大家打气。
这也让5588收获了不少人的好感,他们喜欢5588的诚实,觉得他可靠,尤其是他处理数据的认真程度,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他们不知道,5588从高中毕业开始就一直在和数字打交道,从4S店打工到推销,再到创办滴滴快车,现在又做外卖,他和数据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如果你摆脱不了它,就要学会驾驭它,做它的主人!”
这是5588在一本成功学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他曾用它作为自己的QQ和贴吧签名,从争取滴滴订单量到在网络虚拟世界积累数据,他都感到很有成就感,相信自己未来的成功很有希望。
一年前,他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那时,5588还在全职开滴滴。开完车才几天,就遭遇了上海的新规,这个原本严肃的职业被划入了灰色地带。8月,他载客的车在地铁站被警察拦下。“违法运营,罚款1万元,或拘留5天”
5588选择了后者,对他来说,钱比自由更重要,5天可以赚1万,一天可以赚2000,5588甚至觉得自己赚到了。
出狱后,他从老乡手里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开始送外卖、上下班接送顾客,不忙的时候就在粉丝群里聊天。
粉丝团上一任团长因故退出,5588作为新成员成为团“第五任团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团名“我爱我自己,千秋万代”。改完团名,5588仿佛听到了铺天盖地的欢呼声,他坚信,成为第五任团长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新机遇。
他已经计划好,他正在开发的数据集永远不会与官方数据集合并。
“让别人为你工作比你为别人工作要好,”5588说。“如果有一天我们集团能做得比政府好,那么将来我们一定能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
如果你爱他,你就应该给他最好的流量
相比于5588的野心,米娅似乎要冷静很多,这或许与她曾经被“黑”过有关。
在进入现在的粉丝圈之前,Mia曾经是另一群小有名气的“视频达人”,不过在2015年年底,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身体上的反应,以及公司搬迁、人事变动,让她一度对拍视频失去了兴趣,一度不更新,帮偶像发微博、上榜,就被人鄙视为“偷懒”、“没用”、“不专心”,有人催她快点更新,语气尤其粗鲁。
这让米娅感到很生气,她向群里的朋友抱怨,但却有人截图发到网上,最终演变成一场大吵。
“我在粉丝圈混了这么多年,各种奇葩的打架方式都见过,就是没想到居然会发生在我身上,那时候我的孩子才三个多月,我跟他们说要客气点,我刚怀孕,胎儿还不稳定,结果他们还骂我的孩子,MMP,要是我,谁都想退圈啊,你觉得呢?当粉丝团长,有什么好处,不享受福分,还要吃苦头。后来他们跟我说,我明白了,有人揭发我,就是不想让我跟她混在一起,跟她在视频圈里争风吃醋,好啊,你是想让我退圈吧?那我就走了,省得自己找麻烦。”
离开视频圈后,米娅发现自己对“喜欢的偶像”的关注度一点都没减少,有空的时候就换了账号,又开始在圈内混了。不过,这次米娅改头换面,加入了一个欢迎新粉丝的“数据群”。她开始每天开心地为自己的偶像签到、送花、比拼榜单,和群里所有人说话聊天。她开始觉得这个群虽然不大,但还挺有人情味的。群里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氛围很轻松。这个群里和她们相处不错的五个人也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每天聊得不亦乐乎。
一开始都是关于偶像的话题,后来话题转到了自己身上,大家开始分享自己的生活,互相给对方建议。
“当我的女儿出生时,我发的第一条信息没有发给任何人,而是发给了他们。”
“我们几个人虽然只见过一两次面,但彼此的ID都那么熟悉闲鱼刷粉有影响吗,有时候在群里聊天的时间比和老公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女儿出生的时候,群里的姐妹们第一个来看我,还给我女儿拍了个短视频、一个小相册,拍的非常漂亮。还有妈妈们给我寄书、小衣服,收到的时候真的很感动。”
相比于工作中的同事之间的友情,Mia觉得粉丝圈子里的成员之间的友情让她感受到更加温暖,也只有在圈子里她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因为我们都是熟朋友,所以我们的组长也很好,不会像有些团队那样层层下放,会给你安排一个日程表,让你完成,不完成就被踢出去。在我们团队,一切都是按照大家自己的意愿来,大家都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所以这个群体永远不会变得无聊。有时候做数据工作真的很无聊,大家就会一起开玩笑聊天。如果有机会在演唱会上见面,我们会订相邻的房间,有一次我们坐在那里聊了一晚上。”
“说实话,这是纯手工活,其实很累,而且不能停,做完也不是结束,结果眼睛酸痛,肩膀酸痛,脖子酸痛,全身酸痛,读多了会感觉字忽大忽小,最后都模糊了,只能看着单子顶端的金色,在向你招手,加油,加油。”
这么累啊,为什么还要做呢?
“我已经习惯了,既然还是喜欢,现在想想也没那么累。”米娅说道。
阿沫的回答比较平静,她分析了各位演员的商业资源、影视资源、流量,做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如果爱他,就给他最好的流量,自己的累,只是必要的小小牺牲。
在群里,她负责控评,凡是针对偶像的负面评论,或者偶像微博、超级话题下的评论,她都要回复,把控舆论方向。
有时候,深夜回复手机信息时,我会感到烦躁和绝望。我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在电线杆上刮掉小广告的人。我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做总比不做好。”
由 ELLEMEN Digital 策划
采访及撰文:古古晓阳
摄影:Nia_Goh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