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再说一下什么是“兴趣电商”
至于什么是“兴趣电商”,我们需要将其与其他电商进行对比。
我认为“兴趣电商”把抖音电商的认知路线抬高了,各个平台都在做直播电商,而抖音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可以打造出差异化的定位。
还有一种是“货架型电商”,是先有购物需求,然后主动寻找商品;还有一种是“兴趣型电商”,是“无中生有”。
回想一下你在抖音上买的第一件东西。它是你计划买的吗?很可能不是。你一开始并没有打算买它,但看了短视频后就买了。
我们认为兴趣电商是拦截用户事先没有意识到的购物需求的“拦截型电商”,是所有电商周期中的首位。你看了直播,买了一大堆衣服、化妆品之后,你打开淘宝、拼多多的概率会不会降低?
“兴趣电商”只是抖音电商的第一步,它还融合了社交电商、货架电商的属性。
在社交电商方面,短视频也能起到裂变的作用,抖音群是大家特别要关注的,支持好友一起看视频,还能领优惠券。
在最新版抖音App的搜索框中,搜索商品,比如“手机壳”,会发现抖音已经有了“货架类属性”,有“豆腐块”的商品展示区。我们认为,这种搜索界面的呈现方式,是在兴趣电商通用框架下快手买直播间人数,嵌入了货架类电商的搜索入口,并且与商品是否直播紧密相关,让用户对于特定商品的搜索需求,在抖音中也能得到满足。
今年4月,抖音提出规划,称2023年“兴趣电商”总份额将达9.5万亿。其实“兴趣电商”不能完全等同于抖音,因为不光抖音本身,其他平台也可以有这个属性,比如哔哩哔哩、快手。不过,看视频、找灵感等“兴趣电商”的主战场,还是在抖音上。
02
今年抖音直播销量趋势及变化
今年抖音直播最大的一个趋势就是“自播”,这个赛道又可以细分为品牌自播、供应链自播、门店自播。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主要变化如下:
1、直播长:大咖从一周一到两次直播,变成每天直播6到7个小时。
2、在线人数。一个自播直播间,几十个人在线可能成为常态。
就像开头提到的,我们有一个深度服务号,粉丝超过3万,单次活动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这个账号在线人数只有20人,通过一天的直播(10个小时)、8000元的广告投入,就能卖出20万到40万的商品。
抖音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账号了,我们也不是唯一有这样的数据的账号,关键是平均订单价值高。
我们可以算一下,20万元的商品,10个小时就能卖出去,相当于每小时2万元,客单价600-800元的化妆品,我们只需要30单就能达成目标。
抖音上高价产品的机会很多,因为“兴趣群体”很值钱。抖音的算法很精准,把精准客户推送到你的直播间,你还只卖9.9元的东西,这不是很傻吗?
为了更好地触达精准目标人群,高客单、高收益的直播间也必须有精准的标签,自然流量精准、付费流量精准、短视频也必须精准。
为了增加在线人数,很多人经常做一些“一元闪购”活动,直播间吸引两三千人,但5个小时卖出的商品不到万元。在线人数猛如虎,250元成交,客均价低,利润也低,算上退款和差评,不亏本就不错了。
在我看来,相比于相对稳定的品牌自播,聘请顶级主播带货就像买彩票一样,今年尤其是4月份以来,单场节目带货过千万的顶级主播占比相比去年下降了不少。
平台也希望商家复购,稳定运营,不希望头部主播一周只播一两场,一次卖几千万,回本千万。去年平台搭建直播生态,需要几个大主播帮它拉流量,今年盈利还是靠广大自播室。
今年值得关注的另一大趋势是本地化。
现在不管是抖音、快手还是视频号,同城流量都做的不错,据我了解抖音未来几年会大力扶持本地流量。
人们刷抖音时候,前十条帖子是不是一定要有本地内容,比如美食、娱乐、当地景点、当地主播?这是为了保护本地流量。
抖音在全国有大概十万员工,最大的团队以前是负责广告业务的庞大引擎,现在最大的团队是本地化团队。据说抖音的最终对手不会是快手或者淘宝,而是美团。
线下电商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美团、大众点评做了很多年,但渗透率还不到30%。近几年的“网红店”、“网红打卡点”都是先在抖音上出现的,所以抖音在线下电商上是有优势的。
如果在抖音内容创作时无法从全国获得大量流量,可以尝试以本地内容作为突破口。比如我们看美食短视频,最容易吸引人的是什么?根据大数据统计,第一是辣味,第二是酸味。因此,可以结合本地流量,拍一篇名为《盘点当地十大辣味餐厅》的内容,很容易爆红。
03
直播电商的六个维度及商家避免陷阱的指南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运营方法论,我们公司的方法论叫“六维一体化模型”,大家通常把直播电商分为人、货、场三个维度,我们进一步细分为六个维度。
我从这六个维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品牌商家在直播货的误区:
首先,“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文字,一个是表达,很多商家的问题是只重视文字,不重视表达。
我们的主播在介绍产品的时候,不仅要准备好台词快手买直播间人数,还要设定一定的动作,比如说“这个产品是我最爱的”的时候,需要把脸贴近产品,并且露出喜欢的表情。
在用词上也有一些讲究。抖音上,成交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5到3分钟,而观看直播的用户停留时间只有45秒。所以我们直播间的用词要以观众只停留45秒为标准来准备。
我们完善了两套演讲范文,一套为45秒,一套为2.5到3分钟。例如,这是一段38秒的演讲:
“这款机器很轻,可以随身携带到任何地方。如果孩子想吃水果,你可以帮他们榨汁,还能达到破壁机的效果。它很轻,只有450克。而且我们旗舰店售价219元,但今天你不必在直播间购买,可以立减120元,但需要关注主播。只要99元,还包邮到家。而且这是一款有安全认证的榨汁机。”我们的主播每天会为一款产品重复30遍这样的台词。
很多商家,尤其是新账号做直播的商家,都是直接把商品列表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是大忌,留不住用户。
直播是“爆款带动体系”,并不是说爆款产品会给你带来利润,而是要用爆款产品来引流。我们冷启动的时候,一开始只允许卖两件产品,如果连性价比最高的两件产品都卖不出去,再加量也是白费力气。
有人问,“45秒的推销语对产品介绍不够详细,如果用户问了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就改为3分钟的推销语,因为3分钟的产品介绍更加完整。
我们的主播都不是顶尖人才,都是业余培养出来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有3万粉丝、销售额300万的主播,三个月前还在路边卖炸鸡。我们公司的主播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转化率,是因为我们极其标准化。我们不禁止个性化,但在达到一定的数据之前,一定要按标准来。
直播电商是非稳态电商,不稳定。对于传统的货架电商来说,在详情页做完之后,转化率是固定的,如果1万流量转化率为5%,可以卖出500单。但如果主播现在卖的是爆款产品,然后换了一款产品,转化率肯定会有变化。
大部分盈利的直播间产品都不多,正是因为产品不多,才能够保证稳定的演出,稳定的转化率,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投放才能有稳定的效果。
大家要注意,如果广告没有效果,很可能是你的流程出了问题,当你花了钱,流量进来的时候,主播可能在推一些不容易卖出去的产品。
我们给客户做诊断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客户当天花了几十万做广告,但是突然大主播拉肚子了,换成了普通主播,而且这件事情也没有传达到广告部。广告部花了两万引流,最后用的是普通主播,而且没有用爆款产品,而是开始用过犹不及的产品,于是钱就全部打水漂了。
当你直播间人数突然增加,或者上线后流量暴增时,一定要用45秒内的小循环词来抓一波流量。直接展示爆款产品的卖点,不要加“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之类的话。45秒很宝贵,这些不能转化的客套话就是在浪费流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