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visualChina
文本 | 音乐先驱,作者 | 丁倩文编辑| 范智慧
韩流回归的第一枪,就是从高价的签名会打响的。
6月26日,LE SSERFIM在广州持续近半个月的线下粉丝签售会正式落下帷幕,28日也公布了中签名单,不少粉丝终于确信K-Pop真的回来了。
6月上旬,受到大陆演出限制的K-Pop艺人,在内地娱乐圈投下数颗重磅炸弹,除了LE SSERFIM,Stray Kids、SEVENTEEN、(G)I-DLE等均宣布将于7、8月在青岛、广州、长沙等地举办线下新专辑签售会。
这也是自“限韩令”以来,K-Pop艺人难得来大陆活动的机会。
不过,相较于以往依靠综艺、品牌站台等热门活动开拓内地市场的套路,这次K-Pop艺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有一定受众限制的签名会来试水。这不免让人好奇,为何签名会会成为K-Pop艺人“落地”的第一步呢?
难以拒绝的签名会
专辑签售会,顾名思义,是指以签售专辑的名义,为粉丝提供与艺人面对面交流机会的粉丝活动。但名额有限,需通过购买专辑的方式抽签确定中奖者。这种在K-Pop中风靡的宣传方式,近年来也被国内的娱乐限定团体、偶像等效仿。
从直观上看,签售会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刺激实体销售,这是To C模式下直接而快速的变现。一般来说,签售会一般在艺人发布新专辑的期间举办,通过与专辑销售平台合作,给粉丝提供通过特定平台购买专辑即可有机会参与有限场线下签售会的诱饵,从而达到短时间内发出大量实体专辑订单的目的。
艺人回归期间,为了取得高销量,每周平均举行七场左右的签售会很常见。例如,K-Pop男子组合ONEUS在2021年携第六张迷你专辑《BLOOD MOON》回归时,曾创下首周51场签售会的高压赛程。专辑首周销量成功突破17万张,不仅创下组合出道以来最高首发销量,还拿下ONEUS首秀音乐电台节目冠军。
此外,去海外开签名会也是K-Pop艺人不能放弃的另一个销售来源,也包含在损失的销售额中。
早在2010年代,音悦台、爱豆App、Owhat等平台就已经嗅到商机,在内地举办了多场K-Pop艺人签名会,也趁势拓展专辑购买渠道,打响自家海外购平台知名度,打破了粉丝网站垄断的海外团购专辑运输和签名专辑回流业务。
比如2014年音悦台就曾两度成为出道不到一年的防弹少年团中国粉丝签名会的主办方,对于尚处于新人阶段的K-Pop艺人来说,“出海”无疑是实体专辑实现有效销量增长的必要手段。
如今,亿亿娱乐、南艺音乐、银河集美、TOU等新兴平台已成为内地签名会市场的主导平台,由于内地市场对抽签有所限制,国内粉丝的中签概率大大提升。
当然,从粉丝角度来看,签名会最大的诱惑在于提供与偶像“正当”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满足粉丝的偷窥欲和好奇心。即便对偶像提出诸如戴头饰或贴纸、撒娇、TMI问答、模仿挑战等要求,如果工作人员确认合理或偶像主动配合,也能获得一定的理想反馈。
作为提供粉丝服务的一方,偶像通过签售会回应粉丝们的一切状况,也是加强粉丝黏性的常规手段,甚至可以破圈。比如将这一玩法有效带入内娱的选秀限定团R1SE、INTO1的签名会上,就出现了不少粉丝用各种头饰“装扮”偶像的名场面,而同样出身选秀艺人的古兰迪也因在签售会上为粉丝揭开面纱的梦幻场景而成为热议话题。
与此同时,一些频繁“刷脸”的粉丝也能被偶像记住,成为特别的存在闲鱼怎么粉丝多,甚至实现与偶像成为朋友的有限体验。比如被公认识别粉丝能力超强的LE SSERFIM成员宫脇咲良,在签售会上就能给粉丝提供深度沟通和双向追星体验,在业内频频露面。可以说,签名会也是粉丝渴望偶像回应的捷径。
即便因为疫情,近距离接触的线下签售会被迫暂停,但签售会的形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随着视频签售会的出现,这种打破地域限制、进一步刺激专辑销量的方式,更受歌迷尤其是非本土歌迷的青睐,也让内地专辑销售平台重拾商机,还开发了“视频签名会”抽奖方式,签售会再度分流。
比如SEVENTEEN小分队BSS在1月份举办的中国粉丝签售会,就是引导粉丝通过艺艺鱼平台下单购买专辑,然后随机抽取10封每个成员名字约15秒的视频信件,但这种新的“签售”形式,也让粉丝们觉得是在“圈钱”,并不愿意主动买单。
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签名会说到底还是以“偶像生意”为主,所产生的情感价值才是粉丝付费的重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粉丝们花费重金抢到抽签位,偶像们也并非能够随心所欲地“开门营业”。除了因工作人员介入而遭遇阻碍外,偶像们在线下拒绝粉丝的合理要求、在视频签名会上封杀粉丝等行为,画面中“剪小窗”的行为如今已被视为偶像们自己的黑历史,NMIXX、ENHYPEN、SEVENTEEN等人气偶像组合成员均曾在签名会上被指控有此行为。
此外,粉丝自身对某偶像组合成员的偏见而引发的“抢签霸凌”也是签名会上的一大争议现象。例如,ENHYPEN成员朴成勋在近期的视频签名会中被粉丝当面嘲讽,NCT DREAM成员罗在民也在2019年的一场线下签名会中遭遇粉丝抢签。
“因为签名会一般都是集体签售,难免会有一些专属粉丝或者CP粉遇到不喜欢的成员就会大发雷霆。”身为NCT DREAM粉丝的NANA解释道,在签名会上,偶像受到差别对待是常有的事。“但粉丝也是花钱的,所以即使偶像被言语或行为上针对性地欺凌,也不能定性。”基于跳槽这种不良行为,多家经纪公司也设立相关规定,取消中签人选全部应征资格,但仍无法阻止这种乱象蔓延。
可以说,签名会不断升级的形式,其实也在努力提升销量,实现粉丝经济的短期高效变现。
签名会是一门好生意
众所周知,只要有粉丝经济,就离不开灰色产业链的形成,签名会也不例外。
即便粉丝花钱买的只是和偶像面对面一两分钟的时间,但这几分钟的面对面也足以让粉丝愿意掏钱。这也是因为抽奖的难度很大,会随着偶像的人气越来越高而不断增加。
如上所述,签售会的中签依据需要以购买专辑数量来衡量,但并没有保证或购买梯度设置,粉丝们是靠购买专辑数量来祈求中签,因此不少粉丝为了增加中签几率,会大量购买专辑,以量取胜。
但NANA也表示,这种分钱行为并非万能公式,“买两张、十张专辑就中奖的人也不少,它的抽奖机制并不是谁买的多就一定中奖,如果投入超过五位数,也有可能输掉。比如SEVENTEEN、NCT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就算你找平台解释也没用,毕竟从一开始就说了是‘抽签’。”
因此这种懂粉丝心理,掌控粉丝经济命脉的生意,也催生了名为“Cutline”的保赢链的运作。
所谓额度,是指黄牛通过内部渠道或经验向粉丝兜售签约信息所提供的保证购买量。一般来说,信息会在截止时间前更新两次。这些信息的价格也会随着偶像人气而变化,而这些额度大部分也被视为黄牛对接平台对外销售所提供的内部额度。
有趣的是,这种暧昧的投机行为不仅没有被各大粉丝圈所排斥,反而颇受追捧,因为它能帮助粉丝及时止损,有效花掉合理的钱。
近期在南艺平台购买新人组合BOYNEXTDOOR签名会信息的Lulu表示,自己会从很多卖签名会信息的黄牛那里购买具体的Cut信息进行对比,“买信息也是花小钱办大事的一种心态,信息价格一般几百元,而如果按照黄牛提供的cut数量再加十来个左右,中签概率基本是100%,对减少误判浪费钱的次数非常有用。”
由于官方的抽签机制和签名会的开奖线都是保密的,即使是中签的粉丝,也不可以在公众平台上透露投入的金额,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这些都是需要守口如瓶的,因为不同的偶像人气不一样,所以很多价格也不同。平台要求粉丝多花钱,又不愿意公开,一旦有粉丝公开,就会被平台拉黑”,Lulu笑着说。
这对于粉丝来说也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举措。“粉丝之间也会互相监督,其实也是一种表面上的公平塑造。”比如小红书上有一位博主宣布自己花了4000元赢取ENHYPEN,在这位会员的视频签名帖下,不少粉丝劝这位博主删除具体价格,担心水涨船高;也有粉丝指出自己至少花了五位数却没能中奖,投入金额的巨大差异也让不少粉丝对平台产生不满情绪。
随着韩国艺人在内地推出线下签名会,除了中奖售卖门票,现场签名会的观众人数也成为热门项目。目前,TOU、一一娱乐等平台已将中奖者分为抽签者和围观者两类。
Lulu也指出,近距离围观对一些经纪公司的女孩来说极其友好,“比起中彩票,围观一场的投入相对较低,中奖概率更高。(G)I-DLE)长沙这次签名会的围观人数有100人,但只能签名50人。如果是为了发表或售卖照片,或是依据签名会拍摄的照片举办收费摄影展,很多职业站姐也很乐意参与。”
不过,想要抢到一个名额并非易事。比如SEVENTEEN在广州的签名会,就被传标价在10万元左右,远超大多数普通粉丝的消费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粉丝们会避而远之。总体来说,签名会对于平台、经纪公司、艺人来说,还是一门可以保证盈利又不亏钱的生意。
在渴望打破“荧幕追星”的粉丝眼中,签名会是与偶像快速联系的最佳方式。基于此,除了团体签名之外,以个人名义签名、艺人团体签名也迅速成为签名会的新制度,不仅增加了粉丝为某位成员抽签的概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投入更多的金钱。
比如SEVENTEEN7月即将举办的广州签售会,将13名成员分成A、B两组,以分组的方式抽取中奖号码。投入超过五位数的Lulu表示,两组也是按照成员人气来划分,“B组包括在内地非常人气尹静涵、文俊辉、权元佑、JOSHUA等,现在她们已经是生死边缘的状态了。据我所知,其中一位签售会小姐已经购买了3000多张专辑,投入了50多万元人民币。”
在各大社交平台,SEVENTEEN粉丝中也流传出公司开出A组17万、B组20万、围观费10万的传闻,甚至还有“31万不保价、100万不保价”的“袁保中”惊天信息,尽管娱乐圈迅速发声明称此为谣言,但仍有大批粉丝为此担忧,不得不继续加码投入,深陷“富婆游戏”。
当然,从粉丝角度来看,签售会前期的高额投入并没有完全收回,中签购买的专辑往往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线下发行,专辑店和普通粉丝是专辑回购的两个主要渠道。
不过因为签售会专辑的二次销售影响了偶像专辑实体销量再创高峰,签售会专辑也遭到了部分粉丝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中签的粉丝也会选择将专辑里的小卡当做回血工具,根据小卡的行情进行一定的炒卡、卖卡。
如今,随着平台上专辑的发货周期越来越长,手上没有实体专辑的“签约者”也发展出了提前预订的低价发行预约方案。低价吸引消费者提前确认专辑购货订单,保证自身短期回款,并将消费者拉入同一个购买群体共同等待专辑发货,但这种情况也伴随着一定的漏单风险。
比如在闲鱼上,搜索“tq(advance)”,就能看到大量艺人签售活动的预售专辑链接,价格也极其低廉,比如BOYNEXTDOOR的首张专辑售价高达145元一张,而补血版的预售订单价格仅为100元两张。从侧面来说,对于路人或者只想买专辑收藏的粉丝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划算的购买方式。
此外,售卖艺人TO签名照也是参加签名会的粉丝补血的好办法,根据成员人气和签名照内容,甚至有高价出售,例如NCT DREAM人气成员朴智星的TO签名照,是免费的,但市场上最高卖到1500元。
也就是说,即便前期成本较高,但靠后续出售TO签名照、专辑等方式回血,足以弥补一定的损失,甚至还能实现一定的盈利。
此外,部分粉丝依靠发布自己参与签售会的录制视频,实现流量变现,转型成为知名博主,甚至有机会通过在签售会上展示品牌配饰、服装或植入视频广告来创收。例如拥有2万粉丝的抖音博主“ONA”,就通过发布大量与ENHYPEN、TXT、TEAM等艺人的签售会视频记录,成功成名。
总体来看,自上而下的签名会内循环模式,对平台、经纪公司、粉丝甚至黄牛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偶像的人气,实现不同维度的变现。即便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实体专辑销量,但通过多渠道的介入,盈利模式也越来越多元,这真是“割韭菜”的另一种解读。
结论
回顾过去,K-Pop艺人大规模进入大陆举办签名会,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塑销量的上升。
疫情发生3年来,K-Pop专辑对华出口年年增加,仅去年一年,中国市场就是继日本之后K-Pop专辑第二大出口国,总额达5133万美元。据韩联社报道,仅今年4月,K-Pop专辑对华出口额就达525.8万美元闲鱼怎么粉丝多,同比增长98.2%。这还要归功于SEVENTEEN新专辑在内地销量突破200万张;截至今年4月,K-Pop专辑对华出口额也已超过1898.1万美元,同比增长195.7%。
这也说明K-Pop艺人若想提升实体销量,中国市场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引诱”中国消费者成为“韭菜”,成为K-Pop需要攻克的难题。因此,线下签名会的火爆,不言而喻。
“我们其实是在经纪公司和平台制定的一套游戏规则里面计算合理的差价,一方面为偶像的销量加分,另一方面也用签名会来满足自己想见到偶像,在粉丝圈拥有一定特殊地位的小小虚荣心。”
不过NANA并不认为这是利用粉丝经济“割韭菜”,“其实就是愿意拼,愿意吃苦,我们(粉丝)需要的是情感价值的反馈,选择我们认为需要的方式就好,粉丝被免费利用的也不在少数。”
换言之,签名会也算是盲盒经济的另类解读,即便粉丝抱有赌博心态,但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粉丝的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带来的惊喜感和满足感,是粉丝渴望的精神消费。
不可否认,这也激发了一定的市场活力,给实体专辑销售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促进了二手交易市场的繁荣。
但这也让签名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让粉丝因过度炒作而承担难以想象的泡沫风险,比如小卡卖不出去,专辑市场过度饱和而无法二次销售,在信息量上出现差异,价格有涨有跌。
签名会作为一门被赋予新生的生意,因粉丝经济的关联属性而产生巨大收益。但合理的抽奖机制很难建立,不掏空粉丝,也消耗了观众的热情。如何保证观众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价值的正向反馈,而不是助长形成长期灰色产业链,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毕竟,放眼被“围剿”的内地偶像市场中心,也是时候开创本土化签名会的新模式了。韭菜不是自己长出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