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卧底网络直播乱象:1万次视频播放量仅需0.5元

然而,在流量狂欢的背后,南都记者近日调查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周边的涨量业务发现,涨粉、涨量、互动、点赞业务依然火爆,1万次视频播放仅需0.5元,还有卖家售卖黑科技“控场机器人”软件,号称“30天打造数万流量的直播间”。

热门刷量业务:5分钱可以买1万次视频播放

“各大直播平台的人气商家,各大粉丝,全网最低的一手价格。”

南都记者卧底网络直播乱象:1万次视频播放量仅需0.5元

南都记者近期卧底多个直播业务QQ群,发现市面上各大网络直播围绕带量业务,存在各种猫腻。以上述周杰伦参加直播的短视频平台为例,某诈骗机构向南都记者展示的业务范围包括平台真人套餐、直播人气、真实粉丝、作品播放量、作品双击点赞等播放量双击平台,其中,热门业务报价包括万次播放0.5元、百位真实粉丝7.97元、百次点赞0.84元、百条评论1.73元等。

“全互联网最便宜、最稳定的电商代理网站,有需要的话,打开链接自己就可以下单。”南都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自助订餐平台并不少见。

如果你在浏览器里以“溅射网站”为关键词直播直播直播人气,百人全天直播仅需8.7元。

调查中,多名假订单者告诉南都记者,在直播带货热潮的带动下,急需大量流量的主播不再是简单的“小号粉丝”和“机器刷粉”,还需要“真粉丝”。据商家向南都记者提供的一份“热门流量包”,“30元=288个点赞+50条转发+20条真人评论+2万播放量。”

“我们去年也干不出什么稀奇事,都是健康粉丝,100%真实流量。”据一位卖家给南都记者开出的电商直播平台拉货报价,“1万个粉丝850元。”他向南都记者保证,“不会掉粉,掉粉也会有补偿。”最高能到5万粉丝。“今晚之前,我可以帮你刷。”该卖家还称,买粉,看直播还能额外获得粉丝。

另一名卖家向南都记者提供了上述电商平台上的“98元热门套餐”直播,内容包括“1000普通+1000高级+5人互动+20个在线UV+2万个点赞”。据其介绍,“高级观看”可“展示访问量、购买量、关注量、点赞等数据”、“100%真人流量”、“直播间互动,15元/人,10分钟”。

场控机器人每月收费135元,可分批登录账号进行评论点赞

除了人工操作为直播增加流量、营造虚假活跃氛围外,一些人还在贩卖能“模拟真人”自动增加流量的“场控机器人”。

“黑科技加码提升流量,30天打造流量上万的直播间。”南都直播在一个直播QQ群里发现,有数名卖家在售卖“控场机器人”。

据他向南都记者介绍,“控场机器人”相当于管理员,可以模拟真人身份,与直播间用户实时互动。“智能迎宾,语音可自定义100条随机信息,可以发小点赞,可以给主播点赞,智能控场,滚动内容自定义,能帮助直播间活跃起来,拒绝沉寂。”一位卖家告诉南都记者,这款软件的销售价格为158元/月。

根据向南都记者展示的操作流程,该软件针对多个视频直播平台进行了功能分类,“支持多个直播间”播放量双击平台,并具备“24小时刷屏”功能,根据不同的直播平台规则,你可以对评论、点赞、互动等功能在软件上进行相应操作。

卖家向南都记者介绍,通过软件后台,可以设置“视频观看时长”、“发送信息随机间隔”、“操作总次数”、“每批次操作次数”、“每批次结束休息时间”等参数,实现直播间的“人性化管理”,而用户进入直播间时的“打招呼”内容也可以自定义、设置“一百个随机”。

另一名直播间介绍了一款名为“云账号”直播互动软件,可以评论、点赞等,并声称能帮助客户“打造完美的直播间数据”。

业内人士:“网红只有拥有漂亮的数据才有商业价值。”

今年6月,周杰伦在短视频平台上线首个中文社交媒体账号“周同学”,官方数据显示,上线仅70小时粉丝就突破1000万。7月26日晚,周杰伦首场直播引得无数人感叹“少爷回来了”,周杰伦在该平台的粉丝从直播前的2200万突破3000万。

据平台官方数据显示,开播10分钟,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4260万,半小时直播礼物人数突破2000万。最终,整场直播总在线观看人数突破6800万,总互动次数3.8亿,再次证明了明星引流能力的强大。

明星的个人影响力为平台带来了流量资源,相较于周杰伦庞大的粉丝号召力,官方战报称,动辄千万粉丝、千万播放量的网红流量真实性有待考证。

“外面有很多专门的公司在做这种流量造假,就是利用一些平台的漏洞,直接上传数据,可以批量点赞、评论,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曝光度。”广东一家直播基地负责人冯哥向南都记者透露了行业内的“常规操作”——通过协议粉丝(从第三方机构买粉流量)激活直播间,这是中小主播的常用套路。“网红只有数据好看,才有商业价值。”

“这就是快速创建账号,快速涨粉,被平台封禁,然后重新拨号,最后就能赚快钱。”峰哥告诉南都记者,依靠爆红的“网红”的目的,就是制造虚假的人气数据,吸引商家进行流量变现。“现在有很多网红接广告、直播带货,就是纯粹的诈骗,确实有一些预算不多的商家愿意付费尝试一下。”

针对网络直播混乱的问题,监管部门多次约谈、责令整改。

目前,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直播赛道,直播功能已成为社交、电商等移动应用的标配功能。7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第11期(2020年)》显示,直播、短视频仍处于黄金发展赛道。“直播+”打造了万物皆可直播场景,直播、短视频赛道红利显著。

网络直播内容和数据乱象早已被诟病,监管部门也多次在该领域约谈、责令整改。今年6月,国家网信办通报称,国内31家主要网络直播平台普遍存在不良内容生态。指出部分直播平台“疏于管理消息互动、弹幕、用户账号注册等,违法违规信息层出不穷”。就传播低俗低俗内容等问题约谈了“哔哩哔哩”、“映直播”等10家网络直播平台。

7月23日,国家网信办针对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再次采取行动,重点整改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和违法账号,其中提到“加强网络名人参与网络活动管理,规范相关活动网络直播”内容。

其实,早在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就明确提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利用人工或者技术手段进行流量造假、流量劫持、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