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短视频流行“信息茧房”乱象低俗流量多

“我老婆又上班了,每个月给她5万元。” “你没有钱,这就证明你无能。”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低质量的短视频,但点赞评论却不少。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或夸张、或恶搞、或边缘化的短视频,从找素材到拍摄,再到流量推广,都有一个产业链。 专家认为,低质量短视频的流行不仅带来“信息茧”,还会导致人们陷入质量较差且有害的“感官茧”和“情感茧”。

混乱

低俗边线流量大

劣质短视频流行“信息茧房”乱象低俗流量多

“吹牛大赛开始了!” 他话音一落,视频中几个衣着朴素、表情略显内敛的人开始一句一句唱了起来。 “我有几家银行”、“我能吃一斤砒霜”、“我能救武大郎”……伴随着大家夸张的歌声,屏幕的背景音偶尔发出尖锐的笑声。 这段搞笑短视频的标题是“你这么会吹牛吗?” 已获得超过8万个点赞和超过5万次转发。

有的短视频甚至以儿童为“道具”来增色。 在一个点赞超过10万的短视频中,一位母亲问小女孩:“如果我要跟你爸爸离婚,你会和谁离婚?” 没想到小女孩却回答道:“男人就像一只袜子,带在身上闻起来都是一样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在视频的评论中,不少网友表示“小男人”“太有才了”。 对此,有网友略显怀疑,表示“这是模仿,根本不是小女孩的声音,她这么年轻。”

除了夸张的恶搞之外,还有一些近乎色情的短视频。 点击一个账号,就会出现一系列色情、低俗的短视频标题,令人不忍直视。 这些内容大多围绕男女关系或生理特征展开。 单个短视频点赞数上千次,少则几十次,多则数百次。 截至目前如何快速获得100赞,该账号已发布387条内容,但已获得近176万个点赞和96万粉丝。 记者注意到,该平台上内容和风格类似的账号不止一个,标题文案中也一遍又一遍地出现这些关键词。

与夸张恶搞、边缘色情不同,一些短视频账号利用“理性”或“理性”制造焦虑,煽动社会情绪。 这种类型的短视频也有很大的流量。

在另一个平台上,打着“人性”旗号的博主发布了多条短视频,引发焦虑和争议。 在一个点赞超过7万的短视频中,博主说:“你没有钱,证明你无能”。 “如果你无能,就应该被淘汰,你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 在另一个视频中,该博主称,视频的标题是“如何与父母和解,谁有钱就听谁的”; 并在一条被转发近2万次的短视频中,直接斥责“世界上所有的伎俩都是针对善良的穷人‘定制’的”。

“当前受众接受的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数量大幅增加,但质量却有所下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曹培新表示,与色情短视频相比,一些价值观扭曲的短视频危害更大。 各种内容、形式的低质量短视频的流行本质上仍然是“一时”的趋势,没有太多的价值增量。 它还带来了“信息茧”的升级版——“情感茧”或“感官茧”。 “茧房”是一种质量较差、有害的信息服务。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在某平台“代投”流量商家的产品评论区,有人发布了广告。

刷量

10000个赞,100多元

为什么那些近乎色情、低俗、让人焦虑的短视频往往会获得大量流量? 调查发现,用户需求是有原因的。 不过,不少商家也透露,可以依靠数据流量来赌平台推荐。

“给我发一个链接,我看看。” 一位提供助推服务的商家收到链接后表示,可以助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的作品热度。 “1万个赞,150元到250元不等; 评论10条3.5元。 需求量很大,大家也可以转发。” 该商家表示,他使用的所有流量数据均由真人完成,1万个点赞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

“我们是真人操作,用机器加量比较便宜,但对账户来说意义不大。” 见记者有些犹豫,他表示这个价格是一级资源的价格,同样需求的二级代理商价格会更高。 当被问到数万点赞能否帮助他达到“10万+”的热门时,他坦言没问题,但如果全靠点赞数,成本就太高了。

另一位提供短视频引流服务的工作人员表示,工作室目前主要服务市场上的几个主流平台。 “播放、点赞、分享转发、粉丝一应俱全。” 不仅可以点击某个项目刷价格,还有更实惠的套餐价格。 以促销流量套餐价格为例。 只需500元,你就可以在短视频平台获得10000个点赞、100万次观看、600次分享、90条真人评论等。

事实上,除了点赞、评论、转发等直接产生流量外,一些平台还推出了增加流量或作品升温的项目。 但此类项目也被一些商家盯上,产生了所谓的“代投”业务。 在电商网站上,有不少商家提供“代投”服务。 其中一位声称,“如果它热门起来,如果它不起作用,你将获得全额退款。” “本店承诺覆盖点赞数和浏览量,粉丝或热门以官方数据为准。” 实际联系时,商家表示10元可以保证至少15000次浏览和150个点赞。 “只保证最小的效果,其他的都忽略不计。”

花钱买流量会有助于视频热门并获得更多推荐流量吗? 在采访中,不同商家给出的说法不一致。 有的表示,要一步一步来,“作品纵向聚焦,流量、点赞每天增加一点,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一些商家也表示,在自己的生意中,经常在增加量后得到平台的推荐。 “我们的投放,是为了带动自然流量,将作品推入流量池,获得主动推荐。”

对于流量产业,曹培新表示,短视频产业背后有着庞大的产业链,而且产业链的分工越来越细。 “如果你想红,前端就会有人负责推广;如果你已经红了,还想保持高流量,也会有中间环节,保证你不断被推。” 他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短视频的制作者,平台也在追求利润。 这就是短视频背后产业链的运行逻辑。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大量生产

最短间隔为一分钟

一些低质量的短视频是如何快速制作出来的? 调查发现,一些低质量短视频的背后,既有产业链前端风起云涌的“造人”业务,也有后端快速交通的“量产”技术。 这就放大了短视频的同质化和劣质性。

“打造独特个性,展现差异化风格,根据反馈不断优化。”一家短视频推广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 背后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可以根据人的情况量身定制方案,提前确定剧本。 ,固定射击。 12800元套餐包含角色创作、10万粉丝、150个视频策划片段、1000万次曝光等。

调查发现,如此多的低质量短视频背后还有一个因素——为了增加流量,一些热门短视频可以通过技术“搬运”或以低成本“量产”。

一位自媒体刘老师表示,只要支付399元,就可以学习其所有技术如何快速获得100赞,并赚取多个平台的流量费。 其中包括短视频平台,甚至可以审核并首发。 “简单来说,就是去其他平台,复制别人的热门视频,利用技术二次剪辑,达到原创效果。” 他说,这种方法不需要拍摄视频或写文案,三到五分钟就可以完成。 视频,“整个网络都在动。”

以前面提到的涉黄短视频博主为例。 他的第一条视频于今年2月发布,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通过并排视频吸引了96万粉丝。 总共近400条短视频中,相当一部分视频带有“炒剩菜”关键词,而且更新频率极快。 过去一天,发布了25个短视频,不同视频之间的间隔最短仅1分钟。 另一位同类型的短视频博主使用了很多相似的关键词,粉丝也过百万。

“搬家”或“量产”的目的正是因为有流量可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很多低质量的短视频之所以有流量,是因为有争议。 之所以出现很多同类型的视频,甚至文案被抄袭,是因为一旦某种类型的视频获得流量,就会有一些人或者MCN经纪机构的关联账号纷纷效仿。 我发现符合算法推荐的同质化、低质量的短视频将会被发布。”

曹培新表示,目前短视频平台的内部风险管控仍然是“底线风控”。 比如主播的衣着是否过于暴露、内容是否含有脏话等。“从技术上来说,他们可以做到,但主观上他们可能不想严格执行;同时,平台也希望受欢迎短视频将带来丰富的流量。” 因此,对于低质量短视频的泛滥,仅靠平台自律并不够。 他呼吁国家公共政策介入管理,对传统媒体给予更多帮助,督促短视频平台实施更细化的管理规定。 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如何仔细筛选算法和推流,未来需要更细致的内部控制。

编辑:盛惠美

发表评论